既然借用了雍正的秘密立储,那干脆将原先的“灯笼求幸法”改成翻牌子,不用他去东西六宫瞎晃悠了。
虽然朱由校自从搬来南台后,就已经了废除了这种实地“乱入”的法子,改为随意选定某位妃子。
但这种方式只是临时的,倒是可以用翻牌子来固定下来!
王承恩愣了一下,低声答道:“是,皇爷,只是皇后娘娘的名字是否也要出现在牌子上?”
朱由校犹豫片刻后,还是给张嫣留了体面,“不用,每月三六九是皇后固定的日子!”
“是,皇爷!”
“虽然侍寝妃子的牌子由你筛选,但要是让朕知晓因此索取妃子贿赂,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拉出去杖毙!”
王承恩吓得一哆嗦,跪倒在地道:“皇爷放心,奴婢谨遵皇爷之前交给奴婢的筛选之法认真挑选牌子,不敢有任何的谕矩!”
“嗯,退下吧!”
“是,皇爷,奴婢告退!”
其实现在的翻牌子跟朱由校搬来南台居住后的方法大同小异,只不过由之前看册子换成了翻牌子。
虽然借鉴了满清的翻牌子侍寝制度,但朱由校没有借鉴妃子不能留宿的规定。
而且,他也不用去妃子寝宫,而是被翻牌子的妃子来他的寝宫侍寝。
至于朱由校为何会知道满清的秘密立储与翻牌子,实在是辫子戏太多,想不了解都难。
班师回朝十日后,登州府城登莱巡抚衙门内。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卢象升,因在广宁之战立下卓绝军功,特加封兵部右侍郎巡抚登莱,并令其新增登莱右协与天雄军右营......
经与百官商议,决定响应朝鲜驻军要求,加杨国栋为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令其带领所属标营与临时新建一营前往朝鲜平壤驻扎,以阻挡建奴再次入寇朝鲜......
登莱左协副将杨御藩,因在辽南多次立下战功,特令其接任登莱总兵,下辖登莱左右协......
天雄军参将卢象晋,因练兵有功,且在攻克金州和骚扰三岔河得力,特令其出任登莱副将兼天雄军主将,下辖天雄军左右两营......
登州水师提督沈寿岳,因在多次兵马与粮草调运中,皆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加封其为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仍管登州水师......
......
望登莱文武诸臣,皆能恪尽职守,继续剿杀建奴,钦此!”
“臣等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圣旨念完,登莱的主要文官武将皆纷纷升了官,心中自然十分高兴。
而其中不高兴的,就属杨国栋了。
虽然给他加到了都督同知,但却要带领军队前往朝鲜平壤,远离中原大地。
卢象升接过圣旨后,从宣旨的行人司手上接过了袁可立亲笔手写的兵部行文。
在让卢象晋去安顿宣旨的一众官员之后,卢象升这才快速拆开了书信。
在众人期盼的眼神中,卢象升笑着说道:“袁阁老书信上的内容除了圣旨所述,还说了杨总兵去朝鲜之后,军饷粮草将由朝鲜承担!”
听到跟自己有关,杨国栋拱手道:“敢问卢中丞,要是朝鲜无法及时提供军饷粮草,末将该去哪要?”
卢象升笑道:“杨将军,你可是有两营兵马,将他们训练好后,还怕要不来军饷粮草吗?”
杨国栋疑惑道:“卢中丞,末将训练好标下军队,乃是本分,但找朝鲜强要军饷粮草,末将担心朝廷会惩治我等平壤驻军!”
卢象升扬了扬手中的书信道:“袁阁老来信中有相关保证,杨将军不必担忧,但你也要克制好下属,不可轻易扰民!”
有袁可立保证就行,杨国栋笑道:“卢中丞放心,末将绝对会约束好军队,不让他们到处招惹是非!”
“为了以防万一,在登州水师送你们去平壤的时候,还会同时带上你们一个月的粮草,同时,朝鲜左议政金鎏现在就在登州,到时候跟你们一起前往平壤!”
“好,谢卢中丞!”
卢象升继续说道:“因要新招募一营兵马,一个月后,我再让登州水师送你去平壤,在此期间,希望杨总兵能够认真筛选兵将,从而能挡住建奴入寇朝鲜的军队。
与此同时,袁阁老还在书信中提醒我们,因广宁之战破坏了建奴的春耕,他们很可能会在秋冬季入寇朝鲜,抢夺粮草,杨总兵不可大意!”
“是,卢中丞,若末将无法出城力敌,该如何应对?”
“事先做好义州至平壤的哨探之事,并加强军队操练,既然无法与建奴野战,那就想办法破坏他们的运粮队,不可让他们轻易从朝鲜带走大量的粮草。
与此同时,要坚守好平壤坚城,谨防混在城中的建奴细作,与可能出现的朝鲜守军开门投降!”
“是,卢中丞!”
卢象升看向杨御藩道:“小杨将军,你马上在登莱招募登莱右协的一营兵马,半月之后带去旅顺操练,并继续加固旅顺防线。
与此同时,也要谨防建奴的可能突袭金州旅顺,要做好哨探之事!
秋收之时,同辽西的兵马一道,继续骚扰盖州和三岔河一带的建奴秋收之事!”
“好,卢中丞,末将遵令!”
“辽南就交给你了,明年开春,我再去给你们运送粮草,顺便听取你们的捷报!”
“好!”杨御藩一脸严肃地拱手回道。
半个月之后,在登莱招满两营新兵的杨御藩和卢象晋,登上登州水师的舰船,朝海对面的旅顺城赶去。
登州水师返回登州水城后,再次给旅顺送了两趟粮草,足够大军食用到明年开春。
之后,在登莱已经对一营新兵进行了粗浅操练的杨国栋大军,不得不辞别家人,登上登州水师的舰船,一路向东朝海对面的大同江口驶去。
因登州到平壤的距离四倍于旅顺,当杨国栋大军来到平壤城外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七月。
与他们一同到来的,还有随登州水师返回朝鲜的金鎏使团。
金鎏从皇帝口中得知大明将会从登州派出大军后,便马不停蹄地离开京城,在天津登上他们来时的船只,急忙朝登州赶去。
他的船队规模很小,只有三艘船,跟在登州水师后面,除了有个照应,还能躲避海盗的抢掠。
虽然被派去平壤的军队中有一半是新兵,但好在另一半是登莱标兵营,算是精锐,金鎏这才好受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