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张榜单,则宛如商户们的荣誉簿。当白洛颜从市井的传闻中获知了这个消息,步履匆匆地赶到城门口时,她的目光急切地在榜单上搜寻着。当看到“白家商号”四个字醒目地位列第十一位时,她那原本略显匆忙而慌乱的脚步戛然而止,脸上绽放出又惊又喜的神情。只见上面工工整整地记录着:白家捐粮五百担,那五百担粮食仿若能堆砌成一座巍峨的小山,承载着白家对灾民的深切关怀;棉衣棉被共计八百件,每一件都饱含着白家商号的温暖与爱心;药材数量若干,皆是精心拣选的救命之物。并且详细地列出了白家商号共救援了周边的十几个个村子,受惠百姓的总数目多达三千余人。
白洛颜微微仰起头,聚精会神地审视着这些数据,心中犹如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她不禁暗自思忖,这个国家纵然在经济层面上稍显困窘,百姓的生活也并非十分富足,但是底层那些负责统计、核实、公示的办事人员却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能力与高度的责任心。这榜单上所记录的数据,竟然与王管事此前呈交给她的几乎毫无差异,这精准与严谨,让白洛颜对这个国家的行政运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南边的两个城门口均张贴了此榜单,白洛颜怀着复杂的心情逐一前往查看。只见每个城门口都聚集了众多的百姓,他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将榜单围得密不透风,眼神中满是好奇与关注。这些百姓们对这些信息表现出了极为浓厚的兴趣,仿佛这榜单上的每一个字都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官府似乎也预料到了百姓们的热情,甚至还专门安排了几位声音洪亮、口齿清晰的人员在旁为那些不识字的百姓宣读讲解。那宣读声在城门口悠扬回荡着,伴随着百姓们时不时发出的惊叹声与议论声,交织成一片独具特色的乐章。
至于别家商户在这次捐赠之后的状况,白洛颜由于一心专注于自家商号的事务,实在是知之甚少。但白家商号却无疑像是一颗璀璨的新星,因这次善举而声名远扬,如同和煦的春风吹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旗下各铺子的生意瞬间如同被点燃的烈焰一般,熊熊燃烧起来,呈现出一片前所未有的红火景象。尤其是豆制品铺子,那简直成了京城百姓们竞相追捧的热门之所。每日清晨,铺子尚未开门营业,门口便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百姓们翘首以待,只为能购得一份白家商号出品的豆制品。铺子里的伙计们从早忙到晚,一刻也不得空闲,却依旧无法满足那源源不断的顾客需求。众多酒楼和商户们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商机,纷纷派遣专人前来订购,一时间,白家商号的豆制品成了京城餐饮界与商业界的抢手货。
直至此刻,白洛颜才深刻领会到,做生意并非一定要依赖那些华而不实的营销手段,诸如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或是刻意制造的噱头来招揽顾客。真正能够让一个商号长久立足、蓬勃发展的秘诀,在于有舍有得,在于秉持一颗真诚的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当你真心实意地为百姓付出,为社会贡献力量时,百姓们自然会用他们的信任与支持来回报你。
此外,对于这些积极参与救灾的商户,官府并非仅仅给予红榜公示的荣誉这般简单。在那榜单张贴之后不久,便有官府的差役前来各商户传递喜讯,赐予了相应的奖赏。虽说赏赐之物多为一些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用途的物件,比如精美的牌匾,上面镌刻着对商户义举的赞誉之词;或是一些特制的锦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商户的功绩。但在白洛颜眼中,这无疑是对商户们善举的高度认可与肯定,这份荣誉的分量,远远超过了那些实物的价值。
欧阳逸辰在听闻白家商号的事迹以及官府的表彰之后,内心对白洛颜的钦佩与好奇愈发强烈。他特意差人送来了精致的请柬,邀约白洛颜在城中一处雅致的茶楼见面。白洛颜接到请柬之时,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别样的涟漪。她端详着请柬上那飘逸的字迹,脑海中浮现出欧阳逸辰那英俊潇洒的面容。欧阳逸辰年轻且充满活力,他相貌堂堂,家世更是极为显赫,白洛颜心中萌生出更深一层的想法,她暗自思量,若是能与他孕育子嗣,那岂不是美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