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结果,却是一边倒,英格兰取得了胜利】
晋朝
司马衷小心翼翼地环顾四周,发现只剩下自己孤零零地站在这里。
不由得感慨道,“居然还有这么废的王朝,连几千人都打不过”。
然而,对现在的他来说,天幕的话题并不重要,感慨过了就过了,真正让他忧心忡忡的是贾南风。
经过短暂的接触,他已经知道了大概情况。
贾南风心怀叵测,她的险恶用心几乎都写在了脸上。
贾南风这个人好杀,关键是背后的势力怎么办?
回忆起刚醒来时的情景,司马衷仍心有余悸。
当他第一眼睁开眼睛,竟发现自己躺在棺材里,几乎就要被下葬了。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惊出一身冷汗。
难道又要死一次吗?他不禁问自己。
没错,眼前的这个人并不是真正的司马衷,而是司马懿。
当他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子孙后代的身体里后,第一反应就是苟。
对他来说,只要忍,就有机会。
想到这里,司马衷,不对,是司马懿眼中闪过一道利光。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其实相当简单】
【尽管清朝拥有庞大的军队数量,但这些军队分散在全国各地】
【当英格兰发动进攻时,清朝需要层层上报、传达信息,最终由皇帝召集大臣们商议决策,并下达指令】
【这样一来,宝贵的时间已经过去数月,而战场上的机会往往稍纵即逝】
秦朝
秦始皇一脸震惊地说道:“什么?四千人竟然都打不过,这也太废物了吧!”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和失望。
接着,他转头看向天幕,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似乎在思考着清朝的实力和规模。
一旁的扶苏听到秦始皇的话后,小心翼翼地开口道:“父皇,这天幕所说的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啊……”
他的声音有些犹豫,但还是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然而,李斯却不这么认为,他连忙说道:“太子所言不妥,这四千人顶多只能在边境上小打小闹一番,对于整个大局而言,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毕竟清朝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这点兵力能造成多大的损失。”
秦始皇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赞同李斯的观点。
他语气坚定地说道:“通古说得不错,这只能说明清朝太过无能。”
秦始皇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屑和轻蔑。
扶苏见状,也只能无奈地说道:“好吧。”
而李斯则恭敬地回应道:“陛下英明。”
【当然,以上只是导致失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还有众多其他原因共同作用】
【总之,清朝最终战败,被迫签署不平等条约,开放通商口岸】
【但是清朝也没有服气,朕大清骑射天下第一,野外咱们打一场试一下,这只不过攻其不备而已,没什么了不起的】
【可惜的是,经过这场战斗,清朝的弱点暴露在了世界面前】
【列强一看,还是清朝好玩,于是纷纷来清朝签订和约】
【清政府感到压力巨大,无法拒绝这些要求】
【最终,各国纷纷效仿英国,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
【这些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清朝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让清朝陷入了半殖民地化的困境】
清朝
康熙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他原本以为清朝会输,但没想到会输得如此惨烈!这个结果让他感到十分震惊。
“朕知道会输,可没想到竟然输得这么惨啊……”
康熙喃喃自语道,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和忧虑。
康熙意识到形势已经变得非常严峻,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于是,他决定立刻采取行动,赶忙说:“现在,必须尽快探查清楚情况,刻不容缓!你们要亲自去部署,弄清楚外面的情况。”
听到康熙的命令,底下的阿哥们齐声回答:“是,皇阿玛!”
他们深知事态紧急,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即起身离开。
随着阿哥们离去的背影,康熙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心中暗自祈祷着希望一切还来得及挽回。
【面对这场困境,无数爱国人士痛心疾首,纷纷提出自己的救国之策】
【然而,当时的清政府已经腐朽不堪,难以实施有效的改革措施】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做出了一些尝试】
【例如,有人认为西方的内阁制度非常好,于是清朝便搞出了一个所谓的“皇族内阁”,试图模仿西方的政治体制】
【但这显然只是表面功夫,无法真正改变国家的命运】
【同时,还有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
【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既然无法通过改良来挽救国家,那么有些人开始想到——推翻现有的政权,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国家】
清朝
众人走出大殿后,二阿哥突然停下脚步,一脸阴沉地开口说道:“不用再装了,我们联手吧!”
他的语气充满了决绝和决心,仿佛已经下定了某种决定。
八阿哥听后有些惊讶,但还是镇定自若地问道:“为什么?”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和警惕。
旁边的十四阿哥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调侃道:“若是这大清都没了,那我们还争个什么劲儿呢?”
这句话犹如一盆冷水浇在了众人头上,让他们不禁陷入沉思。
就在此时,大阿哥突然回过神来,疑惑地问道:“咦,老四呢?怎么不见他的身影?”
众人闻言纷纷左顾右盼,试图寻找四阿哥的踪迹。然而,四周一片寂静,并没有发现他的存在。
一旁的三阿哥小心翼翼地开口说道:“似乎刚才被皇阿玛叫走了……”
听到这个消息,二阿哥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他咬着牙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原本商议好的联手之事也因此不了了之,只留下其他几位阿哥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揣测着。
与此同时,大殿内的气氛异常紧张。
康熙皇帝坐在龙椅上,目光锐利如鹰,紧紧盯着眼前的天幕。
他的脸上写满了愤怒和威严,仿佛随时都会爆发出来。
而四阿哥则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额头上冷汗直流,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