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在兵部值守的是主簿卫稔青,当他接到第一封战报的时候,既惶恐,又欣喜。
让他惶恐,是因为本朝已经和平百年,久疏战备,无论是边城兵备还是边关修缮,都非常滞后,一旦有战事,一定经不起大的冲击。当年他也曾在北疆守边,担任一名校尉。正是看到和平时期行伍没有出路,才凭借自己的这些见解,而逐步升任兵部主簿。
所以,这一份战报恰恰是他曾经最担心的,如今北疆全线告急,大部分边城失守,难道又要重蹈前朝北夷南侵的覆辙。
他知道上次北夷南侵,北夷五千铁骑南下300里,距京城不足百里,北夷一咱攻城掠地,烧杀抢掠,掳走人财物无数,但也正是那场南侵,动摇了前朝的根基。
幸好本朝祖皇帝带领一支奇兵,挡住了北夷南下,让前朝又续命十几年,但前朝终究积弊已深,后来终于人心向背,推举祖皇帝继承帝统,才开创本朝。
祖皇帝立朝之初,曾做过一次棋盘推演,如果当年北夷派兵驻守所掠之地,至少将北疆一线重兵把守,那么中原之地就有可能是北夷的牧场。而中原百姓不有可能是北夷圈养的肥羊。随时都有可能来劫掠一番。
正是因为基于这种考虑,祖皇帝才对北夷制订两大国策,一是防守,坚筑北疆防线,实施庶子守边。二是开放边城,大力与北夷通商,从经济上提升北夷的生活水平。祖皇帝深谙人心只要大家过上好日子,谁都不想再生事端。
这两项国策也奠定了本朝与北夷诸族的和平相处百年的大好局面。但也正是如此,他们这个兵部在朝中成为鸡肋,大受其它朝臣的排挤。大量的军备机构被裁撤,大量的人员被裁撤。成为本朝对外最大的隐患。
所以,整 各兵部都期盼能来一场战争,以此提高他们的地位。因为战事一出,所有的朝事,都要以兵部为中心运转,什么户部、吏部、工部,全都是他兵部的附属部门,可以说他们兵部要什么,他们都得乖乖听话照做。
所以这次战事来了,他们兵部扬眉吐气的时候到了。他立刻让人忙去尚书府,侍郎府报信; 一边准备奏折,等候大人一起进宫面圣。
然而,没过一会儿,还没等他挥毫写作,又一封战报传来:庆王大捷,全歼胡羌汗十万大军。
这让他刚刚兴奋的情绪又瞬间冷了下来。“怎么还没开始就结束了。”他悻悻然地放下笔,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往下写。
正在这时,九皇子已经赶到兵部。卫稔青慌忙起座。来迎。“参见九殿下,不知殿下深夜前来,请恕下官失礼之过。”
九皇子摆了摆手,道:“卫主簿不用多礼,我听东城守备说,今晚有两封北疆战报,十万火急。所以特来看看,有什么需要我禁卫署配合的,我朝久无战事,一旦有战事,唯恐战备不足,好在我禁卫战备从无松懈,可以暂时顶上来。”
卫稔青拿过两封战报递给九皇子,说道:“这两封战报,先忧后喜,竟然不知道北疆战况究竟如何?所以下官确难以下笔了。”
九皇子看罢,眉头紧锁,说道:“卫主簿,通报尚书和侍郎诸位大人了吗?北疆之事可能非常危机,我曾派庄副统领与十二皇弟去北疆解送军饷,按时日也早该回来了,正常情况下,每隔两日就应该有信息传来,这最近已经好几日没了消息,想必是出了大事。而这两封战报恰恰说明,北疆战事之惨烈。”
随着两位信使的一声声高喊,京城原本灭灯的百姓,渐渐都点亮了灯。更有人的开窗观瞧。胆子大一些的则走出家门,来到了大街上。
原本宵禁无人的大街,不一会儿,竟然热闹起来。只是这热闹之中更多的是夹杂着恐慌。
这难道是要亡国吗?北夷又打进来了!真是多事之秋,内忧外患不断呢!一些年纪大的人,开始絮絮叨叨,从记忆深入,回想老辈子们给他们讲述前朝北夷南侵的惨烈情形。和平的百年的百姓,骨子里对于战争有着发自内心的恐惧,即使有一个歼敌十万的好消息,也无法遏制大多数人的畏战情绪。
而这种情绪开始在人群人蔓延,这句话竟然开始被人口口相传,传到最后,竟然是“天降不祥,国家要亡。”加上这两天的官币兑换,闹的是满城闭市,人心惶惶。一肚子的怨气,在这一刻突然迸发出来。
北夷要打进来了!国家要亡了!
兵部,九皇子和卫稔青二人正在商谈,九皇子的部下来报,京城出现乱象,已有暴乱之象。可能有人从中煽动。请九殿下早做决断。
九皇子听罢,更是紧张,下令道:“赶快去禁卫署调南北禁卫严必保卫宫城,以免有人趁越作乱。
另外派一支禁卫协同京兆尹维护京城秩序,切记,夜晚太黑,不要使用武力以免激起更大的暴乱。一切等一白天再说。”
说罢,自己只身进宫面圣,亲自指挥禁卫保护宫城安危。
三人尚且成虎,何况是满城百姓的悠悠众口。还躲在家里的百姓也都走到了街头。全城很快就陷入的混乱之中,满街的店铺被砸开,全城都在打砸抢。
九皇子派出的禁卫,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满城满街都是人,到处都是惊恐的百姓,无论是暴徒还是百姓都在参与打砸抢。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驱赶。而且禁卫队时不时被冲散。由于没有得到可以动用武力驱赶,所以禁卫只能手执盾牌,一味躲避。不敢还手。
而这种被动的防守,加上这夜色掩护,给了这些疯狂的暴徒更加疯狂的胆量。很快,从打砸店铺到与禁卫对抗,真正的演变成一次暴动。
此夜,京城危矣!
陆云轩的马车此时正走回府的路上,看到这越来越多群情激愤的人群,正想下车,却被禁卫阻挡。“大人,夜黑风高,谨防有变,还是不要露面的为好。我们速速离开,尽快回府。”
禁卫指挥在前面带路,分开人群,引领马车在人群人缓缓前行。但是,越往前走,人群越多,最后竟然被堵在一处繁华的街头。再也动弹不得。禁卫赶紧收缩队形,将马队围绕在马车周围,不让别人靠近。
陆云轩的马车就像一叶孤独的扁舟,他的禁卫不多,而对汹涌的人潮,已经紧张到了极点,死死地贴住马车,不让人靠近。
这时,人群中有人高喊,这是户部代尚书陆云轩的车驾,就是他让的京城家家闭户,人人自危。如今,北夷犯境,国家败亡,全因此人所起。我们要除此国贼,以安社稷!
除国贼,安社稷!除国贼,安社稷!
在一些人的煽动之下,不明真相的人,已经失去理智。开始围攻陆云轩的车驾。陆云轩此刻在车里,也是进退两难,他不知道,这一夜究竟为什么会一下子群情激愤。整个京城像已经点燃的火药桶,似乎随时都有要爆炸的可能。
而他,如果不能小心应对,也极有可能会在这深夜之中,被人乱棍打死,丝毫不给他辩解的机会。当务之急只有尽快脱身!
楚宰辅府内,楚宰辅的人正在大厅聚集。一名护院说道:“宰辅大人,我们已经全部就位,确保府邸无虞。另外,我们发现陆大人好像被堵在大街上,动弹不得。唯恐有人对大人不利。”
楚宰辅道:“国家有难,民心思变,再所难免。历朝历代皆不如此。而我身为宰辅,理应站出来,力挽狂澜。众位皆随我出府,救陆大人。”
没过多久,陆府也接到了陆云轩被堵在大街的消息,容平顾不上身体不便,连忙吩咐护院禁卫,带人去大街务必安全接大人回府。
京兆府内,何守道已经将人尽数派出。以维持秩序,只是在这深夜之中。他的那一衙役犹如一条小蛇,在纷乱的人群之中,起不起任何作用。还没走出两条街,便被冲散了。而被冲散的衙役,只好再小心迂回,回到京兆府。而且也带来了陆云轩被围困的消息。
何守道听罢,心下大惊,如果陆云轩在今晚出了事,那么围困京城的货币之祸将真正无法解决,外有强敌,内有忧患。国家危亡,就在顷刻。
他命令衙役重新组织队伍,不惜一切代价,去保护和接应陆云轩。在这个夜晚,同时有四支队队伍向陆云轩靠拢,但是人群如同一堵堵墙,激愤的人们,看到全副武装的官兵,更是愤怒不已。
正是这些官官相护,才没给我们老百姓的活路,国家才要亡,我们冲进官邸,杀了贪官!
在人群之中,杀贪官的呼声,开始响起,围在陆云轩的禁卫也在被人冲散,陆云轩的车驾不要遭到抢掠,正在这时,一个禁卫,用刀背猛地砍向马背,只见那马痛的跳起,然后一声嘶鸣,踏上人群,而这些围攻的人们,被这马蹄踏翻在地,纷纷避让。
马车被惊马带着,向前飞奔。禁卫一见陆云轩脱险,也赶紧翻身上马,追赶马车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