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瑶摇了摇头把心思甩飞,低头看向手里崭新的暑假作业,有些微微头疼。
一本十六开的暑假作业书,正面是语文,反面是数学,这种作业书一年发两次,暑假生活和寒假生活。
对比后世孩子们的作业,其实这些一点都不多,但她也是一点儿都没写。
还记得以前每到开学的前两天,就急了,开始疯狂的补作业,白天补到晚上,晚上补到白天的,就算不睡觉也得补,就怕老师检查。
实在写不完的,就会在上面乱写一通,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有字就行,那样倒是快。
也是抱着侥幸心理,祈祷老师不会查到她,一般作业交上去老师都是抽查,抽不到就暗自欣喜,一旦抽到就完了,一准挨罚。
云瑶就被抓过一次,那次所有数学题她都写······然后就被老师逮到了,罚她顶着作业本站教室外整整一节课,当时她都丢死人了。
云瑶视线又回到手里的暑假作业上,叹了口气,这回她可得好好的写,小学作业对她来说,一点都不难,特别是数学,好歹自己也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了,这点题不是毛毛雨的事嘛!
云瑶的床头柜也是一张八仙桌,上面摆满了她的东西,凌乱不堪,云瑶用了点功夫才整理出来,翻开作业书开始写,她打算语文就先写会的,不会的先空着,数学太简单了,语文上涉及课本知识的,最后只能照搬语文书了。
一本书下来云瑶用了将近三个小时,才将将要写完,还有最后几页就完成了,云瑶坐的屁股都麻木了,站起来稍微活动了一下。
扫了一眼挂在墙上泛黄的钟表,11点了。
该做午饭了呢,早上吃的太容易消化了,她饿了。
徐老太还没回来,估计是在外面跟别人聊天呢!村里老头老太太都是这样的,他们的娱乐项目拢共就那几个。
老头凑一起吹牛皮,下棋,老太太们就八卦,东家长李家短的,有时候还凑一起听戏,什么大鼓,扬琴的云瑶也不懂,不喜欢听,徐老太倒是时常听的忘记了时间。
眼看奶奶没回家,云瑶就打算自己先做饭了,早上奶奶做的疙瘩汤还有点,可以热热,家里还有煎饼,再炒个菜,就行了。
云瑶在家里四处寻摸,看有什么菜可以吃的,鸡蛋倒是有,徐老太喂了几只下蛋的母鸡,土豆也有,自家种的,都有些发芽了,不知道还能不能吃了。
不知道菜园还有什么菜,但是菜园在村外面,一来一回得十多分钟,又不值当的。
云瑶拿着土豆看了看,抠了抠,应该能吃吧!有芽的地方多切一点去,应该没什么事,就这样吧!
中午的菜就炒个土豆丝好了,云瑶会做饭,从小奶奶就教她,而且她也自己生活了很久,对做饭早就驾轻就熟了。
火房在大门边上,云瑶拿着切好的土豆丝去了火房,一间熏的黑乎乎的耳房,还没有门,里面用水泥砌的灶台,一大一小,上面都有锅,小的平时就用来做饭炒菜,大的是个六印的大锅,平时蒸个包子馒头,糊个鸡食的。
没有凳子,云瑶也不嫌脏了,入乡随俗嘛。直接坐在草堆上,开始点火炒菜,这时候还是用的火柴,那种一按就着的打火机还没有兴起来。
有钱的用煤油的打火机,还带响,云瑶从来都打不着那种煤油的打火机,手指头都滑疼了也滑不着。
土豆丝最容易熟了,油热倒上葱花,再倒入土豆丝,几把草下去就熟了。
全部做好也才11点半多点,徐老太依旧没回来,云瑶等不及就出去找人了。
一出大门口就看到奶奶在邻居家门口跟几个老太太聊天。
云瑶好些年没见过那些人了,还有些怯场,就没过去,仰着脖子冲徐老太喊:“奶奶,吃饭啦,快回来吃饭!”
徐老太抬头就看到云瑶张着个大嘴在那喊她,遂跟老姊妹说:“依依喊我回家吃饭了,我先走了。”
几个老太太催促:“行,行,都中午了,快回家吃饭吧,下午再聊,我们也得回家了。”
徐老太又提着自己的马扎子回家了,问云瑶:“几点了?光聊天了,都忘时间了,饿了吧,想吃什么奶奶给你做!”
云瑶接过奶奶手里的马扎,说:“1点半了,我都做完了,这不是叫你回来吃的嘛!”
徐老太微惊:“做完了??这么勤快?我还想着时间还早,就没急着回来。”
云瑶点点头:“嗯,做完了,也没事,我就做了,就简单炒了个土豆丝,家里也没有什么菜。”
徐老太笑眯眯道:“那我可得多吃点,依依也会做饭了。”
云瑶笑笑不说话。
两人坐到八仙桌开始吃饭。
对了还没说,为什么徐老太叫自己依依呢?
云瑶其实改过名字的,她最开始出生也不是依依这个名字,她爸爸说要给她起一个简单又好写的名字。
因为她是11月份生的,所以干脆就给她起名叫“一一”。
后来被徐老太训斥了,说不行,也太糊弄人了,“一一”不行,给换了“依依”这两个字,也就是她的乳名,也上了户口。
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又换了名字,改为“云瑶”了,她的户口那页纸上还显示曾用名为云依依呢!
在老家大家都是喊小名的,显得更亲近。
你要是在村里打听云瑶人家不一定知道是谁?要是说小名,那就都知道是找谁了。
不管谁,叫别人都是叫小名字的,大名只有在学校里才会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