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0年11月,在清兵的入侵下广州沦陷,军民被屠杀者有几十万之众。】
【桂林的永历朝廷也很快就步了后尘,永历帝等人仓皇逃到了南宁。】
【正好碰上了上次假传圣旨的大聪明陈邦傅,人家直接投降清朝了!】
【不仅如此,还直接架起大炮对着永历帝的御船:开轰!】
【终于,走到今天,在无数忠心臣子的努力下,大明只剩下了桂西地区的领土了。】
永乐年间,朱棣气笑了,真的是还得多亏这些人,不然大明都不会死的这么惨!
朱棣(咬牙切齿):谢谢你们,真的谢谢你们!
朱高煦一脸惊恐的看着自家老爹满是褶子的,在这种情况下居然笑了。
看起来更吓人了好吧!
朱棣也算是领会到了什么叫折磨,一次次的希望,又一次次被内斗所破灭。
怎么会有人,每一步走的都是错的,条条大路通地狱啊!
孙可望目光深沉,远远望着天幕,心中又是不屑,又是隐藏不住的雀跃。
不是他说,永历朝廷的那些人都是些迂腐文人,鼠目寸光之辈罢了。
说是大明的忠臣,真要论起抗清的贡献,还不一定比得过他们这些所谓流寇呢。
如今,这主次顺序也该换一换了!
【经过连番的打击,永历朝廷终于清醒了,再不联合大西军,就永远都不用去了!】
【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以为他们终于认清现实了?】
叶楚面露无语:【就这时候,还在纠结应该给孙可望封什么王的问题呢!】
【秦王最初是朱元璋次子朱樉的封号,那可是所有王爵里顶顶尊贵的。】
【就算要拉拢孙可望,那也是万万不能轻易的给出啊!】
【于是他们就商量说,要不孙可望你让让步,封个冀王怎么样?】
孙可望:笑了,真的笑了。
还以为现在是开国那时候的大明呢?
就只剩下桂西这一个穷乡僻壤了,还端着架子呢?
洪武年间,突然被点到明的朱樉露出了尴尬的微笑,心里mmp。
老子都死了多少年了,自己脑子进水别拿本王当借口啊!
【这当然不符合孙可望的心理预期,人家直接摊牌不装了,懒得扯皮互撕。】
【既然给脸你不要,非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我直接强行把人请回来不就得了!】
【做秦王比起做挟天子以令诸侯来说,那都算小事了。】
【孙可望直接派部将贺九仪等人率领五千精兵前往南宁,用拳头好好讲讲道理。】
【内阁首辅严起恒等人坚决反对封秦王,认为应该以迎主上为重,而不是趁机要挟封王。】
【贺九仪听后大怒,直接挥拳殴打严起恒,万般无奈之下严起恒投水而亡。】
【与此同时,给事中刘尧珍、吴霖、张载述等反对孙可望掌权的官员也尽数被杀。】
李定国不由得握紧了拳,看向上首嘴角含笑的孙可望。
大哥啊大哥,未来的你,当真只想做一个秦王吗?
中原的局势已经再也经不起新一轮激烈的内斗了。
正在此时,站在他身侧的刘文秀轻轻扯了下他的袖子,幅度极小的摇了摇头,示意他注意自己的情绪。
二人对视一眼,心中对彼此的想法都有了个数。
【在武力镇压下,磨磨唧唧的封秦王之事终于解决了。】
【随之而来的,却是永历朝廷和孙可望之间的不断深化的矛盾。】
【与其说是孙可望迎救永历帝,不如说是借此掌控更大的权势。】
【因为他直接在贵阳自称 “国主”,又是重新纪年,又是铸钱,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政权体系。】
【明面上虽然还没有称帝,实际上已经是和永历形成了两个朝廷。】
听到此处的永历帝:......
他恼恨至极,又是对孙可望的愤怒,又是对时局的无力。
他皮笑肉不笑看着下面的大臣:“怎么,这时候哑巴了?”
“刚刚各位大人不是一个个都是巧舌如簧,口口声声全都是为我大明着想吗?”
心虚的某些大臣开始装死:谁知道孙可望直接就另起炉灶了?
而且他确实狼子野心啊!
秦朝,嬴政淡淡的开口:“原来是大西将自己的位置摆的低,算是有求于大明。”
“可如今的永历朝廷不过是败家之犬,身份转换也就意味着野心的膨胀。”
“扶苏,永远不要把自己推到不利的位置上,做事需得多思多谋。”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一时的忍让和屈辱,根本算不上什么。”
一旁的扶苏点了点头:“扶苏明白,谨遵父皇教诲。”
【名义上孙可望还是大明的臣子,云贵川也是大明的领土。】
【可自从大西以联盟的名义接手云南之后,已经将此地经营成了自己的地盘。】
【而此时的南明朝廷正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时候,孙可望的小心思也不由得开始浮动了。】
【只需要再往前走一步,他就是能成为下一个称帝的诸侯!】
【不过孙可望虽然是首领,却并不意味着大西军是他的一言堂。】
众人:好熟悉的开头,内斗他虽迟但到!
原本以为就不争气的大明窝里斗,没想到内斗它是个传染病啊!
唐朝,李世民无奈叹气,他算是知道为什么天幕会说清朝得国太易了。
纵观这段历史,灭大明,灭大顺,灭大西,一路走来顺利的简直不可思议!
甚至没有遭遇到什么像样的大战,就美美拿下了中原的大片土地。
大辽和金朝听了都要流泪!
【张献忠的四个养子,分别是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
【艾能奇在云南攻打东川讨伐叛乱土司卢万忠时,不慎中箭身亡。】
【李定国则是作战勇猛,冠绝三军的大将,有着 “万人敌”的外号,在大西军中声望不小。】
【最主要的是,李定国认为他们本就是大明的子民,如今中原竟然因为内斗沦落于外寇。】
【当务之急应该是联合明朝抗清,先把外敌驱逐出华夏,而不是称帝。】
【刘文秀也是这么想的,因此他坚定地站在李定国一边,力保永历皇帝。】
【可孙可望乃是和他们二十多年来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们究竟该如何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