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天还只是蒙蒙亮的时候,母女俩便已经收拾妥当,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前往镇上的路途。
一路上,微风轻拂着她们的脸庞,带来丝丝凉意。
当她们到达镇上时,发现今天正巧赶上了热闹非凡的大集。
集市里人头攒动,到处都是质朴的农村人。
大家或是相互交流着家长里短,或是忙着交换手中的物品。
在这里,人们可以用自家生产的东西彼此交易,而有些不需要票据的商品更是私底下被默许买卖。
这种独特的交易方式让整个集市充满了生活气息。
季婉和赵菊花首先来到了镇上规模最大的供销社。
一走进店里,便能看到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但大多数都是实用的生活用品。两人径直走向布料区,准备精心挑选几块心仪的布料。
然而,这个年头可供选择的花色实在有限,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小镇的供销社里,能入眼的款式更是少之又少。
季婉站在柜台前,仔细地审视着那些摆放着的布料。
她翻来覆去地看了半天,脑海中不断构思着用这些布料做成衣物后的样子。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她终于选定了一块蓝色碎花布,打算用来给自己做一件新衣裳。接着,她又挑中了一块质地厚实的藏青色布料,想着要给丈夫顾平做一件帅气的衬衫。
一直在旁边默默观察的赵菊花见季婉选好了布料,忍不住开口称赞道:“婉儿啊,你选的这块布可真是不错呢!顾平要是穿上这件衬衫,肯定显得特别精神!”
听到自己的娘夸奖,季婉脸上露出了羞涩的笑容。
随后,她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又伸手从货架上扯下了两块同样颜色的蓝布。
赵菊花虽然心疼钱和票,但是一想这是女婿专门给自己闺女做衣服的,也就按耐住心疼,爽利的付钱给了票。
想到家里没有盐巴了,赵菊花又买了点调料。
赵菊花看着柜台里各式各样的点心,有心给自己闺女称点,可是手里没有票,啥也干不成。
季婉看出了赵菊花的局促,笑着拉着她出了供销社。
“娘,点心我想吃自己琢磨吧,咱不花那个钱啊!再说我也不馋!”
季婉其实是在安慰赵菊花,虽然她心里想吃的要命,可是看着身上补丁落补丁的赵菊花,还是按耐住了自己。
她是从末世穿过来的,经历了末世十年,说不好听的,至今看到家里的老母鸡还恨不得抱住啃两口呢。
只是她在克制自己,现在的生活比末世已经好了太多,她要学会知足。
之后两人带着布料去找裁缝师傅量体裁衣。
当知道季婉是要随军后,裁缝师傅一边量尺寸一边打趣道:“这姑娘马上要随军了,看来小两口感情不错啊!”
季婉羞红了脸,赵菊花却笑得开怀。
给季婉量好尺寸后,裁缝又看着手里的两块布,不知道这些是要做什么。
季婉把顾平的布放到了背篓里,她压根儿没见过顾平,原身的印象也淡了许多,还真不知道这人的尺寸。
这年头布多稀罕啊,也不敢乱做,还是等他回来再做吧。
然后季婉看向季母赵菊花,询问她自己大哥的尺寸。
“娘,大哥的尺寸你知道吧?和师傅说一下,给我大哥做个汗衫。”
赵菊花一听连忙按住了季婉的手说:“你哥他们厂里有工作服,不用做!”
季婉想起在家那破了洞的衣服,悄声的在赵菊花耳边说:“做一件吧,布我都扯了,我结婚的时候我哥得送我,也得有件儿像样的衣服吧?”
赵菊花一听这话,连忙把尺寸给了师傅。
自己闺女说的对,不能给娃丢人,得做一件撑门面。
天知道季婉只是为了给季卫国做件衣服还得煞费苦心的编谎,这不就让赵菊花误会了。
“这布做完还剩好多,还能做一件呢!”裁缝师傅剪裁出了尺寸,看着还有一大块布料说。
季婉立马说出了季保山的身高体重,意思让师傅也给她爹做一件汗衫。
“婉婉,咋也给你爹做呢!”赵菊花心疼那布料,花了好多布票呢。
她以为婉婉要自己做衣服,谁知道是给她爹和她哥做的。
“不止我爹我哥,娘你也得做!”
赵菊花还想说些什么,可是当着外人的面她也不想落了闺女的面,于是就稀里糊涂的让裁缝量了尺寸。
走出裁缝店,她还有些不太真实。
“这,婉丫头,那么多布料就都做衣服了?还给咱家一人做了一件?”
天知道赵菊花上次做衣服的时候还是她结婚的时候。
这十多年了,衣服就那么几件缝缝补补的,没想到闺女结婚跟着沾光了。
季婉看着明明才不到四十岁却苍老的如同五十多的岁的赵菊花,略带哽咽的说:“娘,你闺女结婚,喜庆的得穿个新的。”
赵菊花想着自家人那缝缝补补的衣服,狠狠地点了点头说:“该做,不能给我闺女落面子。布票娘到时候拿粮食换,总能补上。”
这女人要强了大半辈子,这会儿即使有布票可以用,也想着要给闺女贴补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