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瑾与摄政王并肩离开了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边境地区,缓缓地踏入了那片令人心驰神往的江南大地。这里不愧是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富饶之地,放眼望去,只见阡陌纵横,稻田金黄如浪,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欢快游弋;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叫卖声此起彼伏,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然而,就在这看似繁荣昌盛的景象背后,近来却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悄然传出。据说,当地的官场之中贪腐之风逐渐兴起,那些原本应该为民做主的官员们如今却被金钱和权力蒙蔽了双眼,开始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使得百姓们的生活苦不堪言,怨声载道。昔日宁静祥和的江南水乡,如今也因为这些贪婪之徒而蒙上了一层阴影。
二人一到,便觉此地奢靡之气过重。细查之下,发现诸多河道疏浚工程耗费甚巨,可成效却微乎其微。苏瑾雇了小船,沿着河道查看,只见许多地方淤泥依旧堆积,而工程款项却早已拨出。船夫叹道:“这疏浚之事,官老爷们只做表面文章,钱却不知去向。”
摄政王则深入官府账房,那些账目混乱繁杂,诸多开支不明不白。经一番梳理,竟发现不少官员虚报工程用料,将差价收入囊中。更有甚者,与当地富商勾结,故意拖延工程进度,以便持续套取朝廷拨款。
在调查田赋税收时,又现猫腻。一些大地主与收税官吏串通,隐瞒田产数量,少缴赋税。而这些少缴的赋税,却被分摊到普通百姓头上,致使民怨沸腾。苏瑾走访农户,听着百姓们的诉苦,心中满是愤懑。
随着深入探寻,他们发现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在此地盘根错节。这集团以几位朝中官员为靠山,在江南肆意妄为。当苏瑾与摄政王欲对其核心人物展开行动时,却遭遇重重阻碍。
先是有地痞流氓在街头寻衅滋事,干扰调查。后又有一些文人墨客受雇,撰写文章诋毁他们,称其破坏江南繁荣,惊扰百姓安宁。
苏瑾与摄政王不为所动。摄政王调遣当地驻军,维持秩序,保护调查人员安全。苏瑾则组织当地德高望重之人,向百姓解释调查真相,揭露贪污集团恶行,赢得了民众的支持。
他们将收集到的证据一一整理,呈递给萧景逸。萧景逸大怒,下令严惩江南贪污集团。苏瑾与摄政王据此展开收网行动,将涉事官员、富商、地痞等一干人等全部缉拿归案。
而后,他们着手改革江南政务。建立公开透明的工程招标制度,让有能力、有信誉的商户参与工程建设。重新丈量土地,清查田赋,减轻百姓负担。并在江南开设学堂,教授廉政知识,培养民众监督意识。
但苏瑾与摄政王不敢停歇,因为他们知晓,在大梁国的其他角落,贪污的暗影或许正悄然蔓延。他们再次踏上征程,奔赴未知的挑战,只为那大梁国的朗朗乾坤,清正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