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姐妹,我家团宝不嫁人,到时候给她招赘,下次别再说嫁人的话,我们家不爱听”,老太太听了沈婆子的话脱口而出提出反对。
“对,我妹妹长大了不嫁人的,我不要妹妹嫁人,”杨子航也反驳道。
“阿奶,我不要妹妹嫁人,妹妹不嫁人好不好?”杨锦睿哭着求阿奶不要把妹妹嫁出去。
杨玲儿此时真的很无语,她两周岁还没到呢,怎么就讨论嫁人的事情了。
老太太看了看团宝,她觉得还没人能配得上她的团宝,想团宝长的这么好看,恐怕还真找不出第二个。
“好好,下次不说这个了,咱团宝还小呢,而且团宝长的这么标致,不知道谁能配得上。”沈婆子看着老太太不说话了,立刻附和道。
“哎呦,哈哈~~你们这几个小家伙这么爱妹妹啊,那妹妹长大了你们养她吗,”沈婆子跟几个臭小子开起玩笑了。
“嗯嗯,我养妹妹,我是她亲哥哥。”杨锦衡点点头回答。
“我们也养妹妹。”另外几个也立刻说道。
老太太看着这一幕笑了笑,对这几个孩子越发喜爱了。
看着杨玲儿正瞪着无辜的眼神看着你,真是萌化了!一点都看不出乡下孩子,比城里孩子养的还精致。
“对,你说的对,咱团宝长的这么标致,不是谁都能配得上的,团宝就是我家的宝贝,老天爷赐的”,老太太此刻骄傲极了。
杨玲儿对老太太夸她已经麻木了,听的太多了,在老太太眼里她就是最好的。
“老姐妹,你家明年准备养几头猪啊,看你家喂养的这么好,我家都羡慕了,”沈婆子终于想起自己来老杨家的目的了。
“也没怎么伺候,就是割点红薯藤喂喂,到时候你家养猪了,跟我家一样喂红薯藤好了”。
“不过你少领几头,养猪很费粮食的,别到时候弄的自家不够吃了,我家养的肥,那是吃了不少粮食的”,老太太不由的嘱咐道。
老姐妹家可没有团宝这个福娃娃,养的多了粮食肯定不够吃的,她家可没有吃完一茬接一茬的红薯藤。
养的少了粮食不够到时候山上的猪草还可以喂养,到过年总能养的不差的。
交了任务猪后自家留一头杀了,不仅过年能吃肉到时候兴许还能卖点钱。
“老姐妹,我听你的,你说怎么弄我就怎么弄,我待会儿回去就让老头子先把猪圈修一修,地坪铲铲,还整理的整理了,等明年领个四头吧,你说呢?”沈婆子想领四头,先问问老太太意见。
老太太想了一会儿,觉得她家养四头应该也是可以的,真到时候忙不过来的时候可以让家里几个小子帮忙割点猪草也不打紧,顺手的事儿。
“行啊,到时候养四头好了,忙不过来让我家小子帮忙割个猪草还是可以的”,老太太点点头回答道。
“好,老姐妹,我先谢谢你家这几个小子,哈哈~~”
“老姐妹,为啥你家的鸡也长的比我家的肥那么多呢,同时抱养的,长的相差有点大啊,有啥秘诀不?”
“养鸡能有啥秘诀,你又不是不会养鸡,也许是我家的小子馋鸡肉,所以喂的勤了点。”老太太笑了笑说道。
“到时候我家的小鸡送你几只,你拿回去养好了”,老太太不在意的说道。
谁家的鸡大冬天还能生蛋呢,嘿嘿……老杨家的鸡冬天还能生蛋呢,不过这可不能说,怕吓到她的老姐妹。
几天后,又下大雪了。
冬天了家里的鸡也没停止生蛋,瓦罐里的蛋都快放不下了,都存了几百个了。
老太太决定还是让老头子拿去镇上给老二一家送点,剩下的再卖掉,补贴家用。
杨老头顶着大风雪背着背篓上镇上了。
杨老头没有直接去老二媳妇家,而是先去了供销社,老二媳妇在供销社上班呢,找她问问鸡蛋怎么卖。
到了供销社,只见谢萍正跟同事聊天呢,大冬天的也没什么人买东西,供销社还是比较清闲的。
“老二媳妇儿,”杨老头朝里头喊了一声。
谢萍冷不丁听到有人喊她,朝外头看去,自家公公冒着风雪此刻正站在门外呢。
“爹,你怎么来了,快进来,雪这么大,你直接进来就好,”谢萍赶紧把公公迎了进去。
供销社另外的同事都朝着杨老头看过去,杨老头还有点不自在,不过儿媳妇在呢,不能丢脸了。
“家里鸡蛋存的有点多了,吃不完,所以给你们送点来,多的卖掉。”杨老头笑呵呵的说着。
说着,杨老头直接把背篓给放下来。
“这么多鸡蛋啊,”谢萍惊呼道。
同事们都纷纷站起来,朝着他们走过去。
“哇哦~~,叔,这么多鸡蛋呢,都是你家的吗?这些都要卖掉吗?”同事一连几个问题表现出对鸡蛋极大的热情。
“叔,你把鸡蛋卖给供销社吧,我们五分钱一个收,省的你自己去卖了,还得找客户呢”,另一个女同事也对着杨老头说道。
供销社里闹哄哄的,说话声传进了办公室严主任的耳朵里。
他隐隐约约听见谢萍的声音,还叫着爹,带着好奇心走出了办公室。
“你们干什么呢,这么吵像什么样子,”严主任板着脸说了一句。
后又走到谢萍旁:“谢同志,这是你公公吧,你公公带来的鸡蛋我们供销社都收了,按六分钱一个收,怎么样?家里有吃不完的蔬菜也可以拿来,价格绝对让你满意,”严主任对着杨老头笑呵呵的说道。
“爹,这是我们主任,姓严”,谢萍对着公公说道。
严主任可是买了不少家里的蔬菜,他家的女儿就喜欢老杨家的蔬菜。
“哎,严主任好,主任,谢谢您喜欢我家的鸡蛋,多少钱一个你说了算”,杨老头有点拘谨的回答。
“杨老爹是爽快人,六分钱一个鸡蛋其实真不多,你们家不觉得是被我们供销社占便宜就行。”老杨家的蔬菜都要抢的,鸡蛋肯定差不了,到时候再贵也有人要的。
最后数了一下,总共拿了三百个鸡蛋,谢萍自己留了六十个,剩下全卖了。
杨老头揣着十四块四毛钱,轻飘飘的走回家了。鸡蛋都能卖这么老些钱,这是杨老头没想到的。
比镇上有些人的工资还高咧,他们家母鸡每天都在下蛋,一天两个,一个月六百个,光卖鸡蛋也能卖不少钱,这下子蛋是真金贵了。卖的钱都存着,以后都给团宝。
杨老头光想想就开始傻乎乎的发笑,不清楚的人看着杨老头还有点渗人呢。
不过鸡蛋还得给孩子们补充营养,还得给老二家一部分,剩下的才能卖钱,那也不少了。
杨老头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卖鸡蛋的钱交给老太太,还跟她说了下把鸡蛋卖给供销社的事情。
顺便供销社主任想收购他们家蔬菜的事儿也说了下,这是大事儿,得跟老婆子商量下。
老太太其实是知道这事儿的,老二媳妇儿跟她说过,不过当时老太太没在意。
她也不觉得卖蔬菜能卖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