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荷做的事儿,老太太很长一段时间都没理他们,连杨卫西这个儿子她都不要了。
张老头独自回家后,张氏担心他的身体,还特地回去一趟,看到她爹身体还不错,她也就放心了,赶回家就跟她娘说了这事儿,这下,王氏也能安心养伤了。
张铁根与王氏的儿子——张宝柱,也算是个孝顺之人。他为人忠厚老实、本本分分,向来都是循规蹈矩地过着日子。
他娶的妻子却是有些厉害的。对外,性格有点泼辣,行事果决,家中大小事务皆由她做主。虽说如此,但在对待公婆方面倒也过得去,不会苛待老人,还是孝顺的,只是有时候做事比较强硬。
其实,张老头跟王氏对这个儿媳妇还是比较满意的,儿子已经是个老实的了,儿媳妇还是稍微强硬点比较好,太软弱了担不起一个家,有儿媳妇当家做主,他们夫妻两以后才能过得好点。她跟张老头日后的日子也能过得轻松些,舒坦一些。
娶妻当娶贤,这话一点也没说错。
如今最闹心的就是杨卫西小家了,娶了这么一个搅家精,闹的家里鸡犬不宁的。
“宝莲啊,如今咱家的生活还算过得去,你以后往家里也多走动走动,你弟弟那里,能帮的就帮,你弟弟好了,你爹跟娘才能过的好点。”老太太对着张氏叮嘱了一番。
“嗯,我知道的,有娘你这句话,以后我会多回去看看的,娘,谢谢你,能嫁给杨卫东,有你这么一个好婆婆,是我积了大德了,”张氏对婆婆的话感动不已。
“你也是个好的,娘就知道当初没选错,咱们一家人齐心协力,日子会越过越好的,”老太太笑呵呵的说道。
张氏还记得她娘之前跟她说的,说她是嫁进福窝窝了,有这么一对好公婆,疼她的丈夫。
春耕春种,是乡亲们最忙碌的季节。
休息了一个冬天了,老杨家的人个个都干劲十足,村里分的任务田,每次都能快速的完成,都成村里的劳动模范了。
杨玲儿以前就是老太太的小尾巴,如今杨玲儿也有一个小尾巴了,杨锦华自从回到老杨家后,不是跟着哥哥们玩儿,就是一直粘着杨玲儿。
老太太每天下地干活,杨玲儿跟杨锦华就一直跟在后面一起下地,坐在田埂上等着。
杨卫西现在已经无比后悔当初救了沈秋荷,出于心软,把她带回了家。
分家的这一个多月,两人的日子过得是一地鸡毛,没有了杨锦华,沈秋荷越发的懒了,有时连饭都不做,自己不吃,就躺着睡觉。
杨卫西拿她也是没办法,打伤了她还得照顾她,更不用干活了。
但是春种可是村子里的大事!尽管沈秋荷内心对下地充满了抵触和不情愿,但她终究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前往田地。
平日里,沈秋荷懒散成性,根本就不愿意花费心思去准备食物。她自己就是随意糊弄一下自己的肚子,导致整个人脸色蜡黄,瘦骨嶙峋,显得无精打采。
她每天能够挣到的工分仅仅只有五个而已,连老太太都比不上。
忙完春种,杨老头,老太太又要开始收拾自家的自留地了,去年的收获地窖里还有呢,一个冬天都消耗不完,如今地里蔬菜还没开始长,还得接的上才行。
杨卫西回了老杨家,来拿蔬菜种子。之前的事儿,过了个把月了,老太太对自己儿子倒是已经原谅了,但是也不会给好脸色。
“每样给你拿了一点,够种了,拿了就赶紧走吧,这里可没你的饭吃,”老太太没好气的说。
老太太对这个儿子是又心疼又恨,都是自找的,得让他受点苦才行。
杨卫西看着家里的一切,想想如今他跟沈秋荷的日子,心酸不已。要是没有沈秋荷,他也是这个家的一份子,吃的好,住的好,有孩子在身边,幸福无以言表。
“娘,那我走了,家里有啥事儿需要做的,尽管找我,”杨卫西说完,突然自嘲一笑,这个家好像已经不需要他了。
转身就离开了老杨家,老太太看着他的背影,泪水湿了眼眶,想叫回这个儿子,又想想不能心软,只能转过头不去看他。
杨老头带着杨卫东把自留地都翻了一边,挖好地,又给重新种上了红薯,今年自留地种了一半的红薯地。
后院也给收拾出来了,也种上了红薯,今天老太太想继续养八头猪,红薯藤喂猪,年底又能宰大肥猪。
后院的猪圈又给扩大了一圈,去年小猪崽长的太肥了,都挤在了一起。鸡棚也给扩大了,今年自家孵了不少小鸡仔。
杨玲儿看着那些小鸡仔,毛绒绒的,很喜欢,每天都会给他们喂水喝,掺了灵泉的,小鸡仔太脆弱了,喝灵泉水保证一只不死。
小鸡们也很喜欢杨玲儿,叽叽喳喳的围着她转,杨锦华看着姐姐跟小鸡玩,不带着他,瞬间不开心了。
后来还是杨玲儿哄好的,用一颗大白兔奶糖哄好的,他又开心起来,开始整天黏着杨玲儿。
家里那群小鸡因为一直以来都用灵泉水喂养它们,这些小家伙们的成长速度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短短十来天的时间里,小鸡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些柔软的绒毛逐渐脱落,长成了短短的羽毛,翅膀也是坚硬起来。
沈美丽来老杨家拿小鸡仔,看着那群已经长大不少的小鸡:“这都长这么大啦,我岂不是见便宜了,这不大好吧,”沈美丽看着老太太说道。
“有啥不好的,拿着吧,这些鸡崽子你不用再担心会死了,都这么大了,肯定能养活,”老太太满不在乎的说道。
“怎么感觉你家的牲畜都特别好养活呢,还见天的长大,真是羡慕。”
“那是,谁让咱老杨家位置好,风水好呢,”老太太打着哈哈,笑着说道。
“行了,别客套了,咱姊妹两不说这些虚的,这些小鸡你赶紧拿走的,”老太太对她摆了摆手。
“成,那我拿回去了,你说得对,不说虚的,以后有事儿,开口就是,”沈婆子装了小鸡就往回走,一路上乐呵呵的。
家里孵的小鸡,送了一半还剩一半,养到过年就可以吃了,那时候的鸡吃着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