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简直放肆。”
刘墉:“皇上,此事牵扯太大,若是不好好处理定然是后患无穷。”
此时的刘墉哪里还有加班的怨恨,摆在他面前的是这样多人的惨案和可能动摇朝纲的药物。心怀百姓的刘大宰相心早就揪了起来。
小燕子见状乾隆一点也没怀疑信的真实性,心里为乾隆对自己一行人的信任而感动。
“皇阿玛,如今最要紧的是派人去查清所有真相,派兵去捉拿这些胆大妄为之人。不要让情况继续严重下去。”
乾隆站起来在殿中走了一个来回,说道:“刘墉,你带人去查。叫上傅恒,这件事就交给你们。”
“皇阿玛,我们也想去,知道这件事后若是不能亲眼看到坏人伏法,我们都难以安心。”
乾隆看着眼前的三个姑娘,非常不愿意她们出去,万一遇到危险伤到那可就不好了。
“你们就在京城等消息吧,那个地方太危险了。我怕...”
乾隆话里的未尽之言三个姑娘都十分清楚。她们对着乾隆跪下。
紫薇:“皇阿玛,我知道您对我们的心疼和爱护,我们也深深的感激着,但是我们不仅是您的女儿,我们还是女子。和那些被关起来生孩子的女子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深深的感受着那些女子的痛苦和绝望。我无法想象若是那些苦难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该多痛,而您又该多心痛。
皇阿玛,她们又都是谁的女儿呢?她们的父亲又该去哪里找她们?
皇阿玛,紫薇接下来说的话或许冒犯,但是紫薇憋在心里许久了,不说不快。
皇阿玛,男与女为何有如此大的区别?女子不能读书,不能科举,要三从四德,谨守女德女戒。要接受自己的丈夫纳妾,还有青楼这样的地方,让男子可以纵情声色。
男子花心就是风流,女子却稍不注意就要被休弃,被人唾骂。古有下堂妻,为何没有下堂夫?
儿子和女儿到底有何不同?那都是父母的骨肉,为何一个要继承家业,一个就要被算计婚姻去联姻?
皇阿玛,您对我们是慈父心肠。能不能对天下女子也多一分怜悯。
紫薇求您。”
紫薇说完就深深对着乾隆拜下,小燕子和晴儿也紧随其后拜下,齐声说道。
“求皇阿玛给天下女子多一份怜悯。”
乾隆一直听完了紫薇的话,他沉默了。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这是自古来的道理。他早就已经习惯了凌驾所有人之上。如今让他去思考女子的地位,属实有点难为他了。
“紫薇,这事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朕也没办法。”
“皇上,自古来的就是对的吗?自古以来还有巾帼英雄。焦国夫人,花木兰,穆桂英。这些女子证明了女子根本不是不如男子。只是她们没有和男子平等的机会。
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都有女性能冲出来,还不足以证明女性的优秀吗?
只要能为国家带来力量,为家族带来支持,那是男是女又有何不同呢?”
晴儿见乾隆犹豫,也是就接着说道。小燕子看着紫薇和晴儿,觉得真的是好高兴。女性的先驱自古有之,而自己有幸周围得了那么多。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皇阿玛,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三人对着乾隆长拜不起,乾隆也只有无奈的看着几人。自己的女儿,还能怎么办呢?
“你们都先起来,这件事容我再想想。你们先去长竹县吧,但是记得,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可莽撞,不可冒前,特别是紫薇和晴儿。你们不会武功,一定要要紧跟部队。”
小燕子知道这件事急不得,这样的想法和做法,站在了所有男性的对立面,自己的敌人不只是那些迂腐的男子,还有被教条束缚住的,以男子为天的女子。
于是也就没有深抓着这件事和乾隆争辩,只是和旁边站了许久的刘墉一起退出了养心殿。
“刘大人,此事刻不容缓,这一路你需要的所有东西我都出钱给你添置,我们这就出发吧。”
小燕子并不想给刘墉收拾的时间,那些女子没有时间去等,她只想快速出发。
“格格,这没问题,富察将军收到传信领了兵在城门处等候,我们即刻出发,只容许我给家里夫人带个信。”
刘墉在养心殿无数次的见识到几位格格的受宠,且这件事确实迫在眉睫,于情于理都该立即出发。只是他家里确实有个河东狮,自己出远门再怎么也要知会一声。
在小燕子表示理当如此后刘墉当即召来一个小太监,让他带话给自家夫人,自己被派了急差事要出京,让她不必担心。随后拿出一锭银子给小太监打赏。
安顿好事情,小燕子一行人和刘墉当即出发去找傅恒汇合。
他们快马加鞭的走路,乾隆则是一直思考小燕子三人的话,思考着思考着就走进了坤宁宫。
“皇上来了,容嬷嬷,快将我们刚炖的燕窝端上来。”
皇后娘娘见乾隆过来,放下手里的书就迎了上来。乾隆牵着皇后的手坐回去,看着皇后娘娘放在书案上的《孟子》心里思绪万千。
乾隆:“皇后以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如何?”
皇后微微一愣,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乾隆,对乾隆的话有些摸不着头脑。
皇后:“皇上为何会这样问?”
乾隆:“刚才小燕子她们给朕说,女子和男子别无二致,应当有同样读书做官的机会。皇后以为如何?”
皇后闻言心头一震,又是几个孩子搞出来的事,她仔细的观察着乾隆的表情,见他只有思索的神色,并无生气发怒的迹象,心里微微松了口气,同时心里也升起了些期盼,这,能让她们成功吗?想到这里,她斟酌着开口了。
“皇上,臣妾读书不多,只是这句的前一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臣妾以为只有德行不代表有才干,没有才干不能证明他没有德行。
所以臣妾以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不论男女都要德才兼备才好。并不是现下人们以为的女子只要没有才华就是美好的德行。”
乾隆听了皇后的话,也认为是非常有道理。不说其他的,就是自己也是喜欢德才兼备的女子啊。
皇后见乾隆继续深思,再接再厉的说道。
“女子若是也有自己安身立命的本事,那男子和女子结合撑起来的家不是会更好吗?
就像臣妾,作为你的妻子,大清的皇后,要管理着后宫这样多的事,嫔妃,宫女,太监,吃穿用度,接待来使,筹备各式庆典。若是臣妾没有这样的能力,怎么能安排下来呢?若是臣妾没有读书学习,那皇上还有安稳的后宫吗?”
“可若是让女子为官...”
“皇上,史书上的女官并不在少数。商朝的妇好,南北朝的焦国夫人,北齐的陆令宣。这些女子都在政治舞台上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他们的国家带来恐怖的活力。
皇上,臣妾以为选官是选贤与能,和男子女子有何区别呢?”
“嗯!”
乾隆一边听一边点头,归根结底,他要的只是能为他效力的官员,至于这个官员是男是女,也是可以忽视的小事吧?
容嬷嬷端来燕窝放在桌上,根本不敢发出任何一点声音,两位主子如今讨论的话题听得她心头都砰砰直跳。这不是她该听的不是她该听的。
“皇上,来吃燕窝。”
皇后娘娘端着燕窝就要递给乾隆。乾隆抬起手臂伸出两个手指阻止表示了拒绝。
“朕去令妃那儿坐坐。”
“恭送皇上。”
看着乾隆走出门,皇后娘娘扒着门框看了许久。
“容嬷嬷,你说这大清的天,会变吗?”
“奴才不懂这些,奴才只会做点吃食,有副强健的身体,万事奴婢只护着娘娘和格格,阿哥就是。”
“嬷嬷,多亏了有你,不然我独自在这宫中,不知该如何撑下去。”
“能一直陪着娘娘是奴婢的福气,奴婢扶您回去,那燕窝是用上好的血燕炖了两个时辰,娘娘快喝些。”
主仆两人相依相偎的回了房间,这边乾隆一进延禧宫,就看见永琰在满宫的跑,穿着粉红色宫装的令妃满脸疲惫和担心的跟在后面。
乾隆一把抄起小永琰,一下子就抛了老高。永琰小小的惊呼一声,随后就是咯咯咯的笑声,引得乾隆也放松了许多。
“皇上,您怎么来了,永琰太皮了,臣妾都快看不住了。”
“令妃啊,有这么多宫女太监,你何必事事都亲力亲为呢,这样太过劳累对身体不好。”
“多谢皇上关心,臣妾也不是事事都亲力亲为,平日里都是含月他们看着的,只是做娘的总是时时想看着自己的孩子,不然这心里总是担心。”
“你呀,就是操心的命,若是让你做了官,还不知你会劳累到什么程度。”
“做官?那臣妾可是不敢想。”
乾隆随口抛出话题,令妃只当他是开玩笑,自然不会在意。
“哈哈,为何不敢想,你倒是说说,若真是让你去做官你可愿意?”
令妃见乾隆高兴,又是追问,索性也就直说了。
“要是皇上以前问我,我定然会告诉皇上,臣妾不敢,臣妾绝没有半分惑乱朝纲的意思。
只是如今前有小燕子,后有若兰杜玲,还有清风学院里的女官。臣妾夜深人静时确实想过若是自己去当了官,自己会如何做。
无非就是一些肝脑涂地,呕心沥血的幻想,倒是给自己想得挺激动。”
“哈哈,看来朕的令妃心里也有一团火焰啊。”
“皇上惯会取笑臣妾。只是臣妾想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有自己不同的精彩人生。臣妾也很满足现在的生活,有了皇上这样英明神武的夫君,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生活无忧。臣妾是当知足的。”
“哈哈,令妃啊,你永远是这样温柔体贴,阳光明媚。朕与你相处是最自如的。
好了,朕先去慈宁宫坐坐,你带着永琰继续玩吧。”
乾隆说着将怀里的永琰放下,转身大步离开。令妃看着离开的乾隆也是一阵好奇。今儿是怎么了?怎么感觉皇上怪怪的。
刚进慈宁宫,乾隆转身就想走,原来是已经几月不见的愉妃正在陪着老佛爷。
“皇帝,怎么有空来我这里?”
“儿子多久没来给老佛爷请安了,特地来看看老佛爷。”
乾隆随意的坐下,看着老佛爷手中的战国策,心里又是一阵感慨。
“老佛爷总是在看书,儿子多数时候见您都有书在一旁。”
“这日子久了总是没有事做,多看看书倒是可以打发些时间。”
“老佛爷认为女子读书如何?”
老佛爷奇怪的看了乾隆一眼,说道。
“女子读书自然是好的,你看看你朝堂上的大臣,哪家的女儿是目不识丁的?那都是读书明礼。你再看看你满宫的嫔妃,若是没有什么特点,没什么才华,能得到你的喜欢吗?”
乾隆:“那女子做官呢?”
乾隆这话一出,老佛爷还未答话,坐着当了许久背景板的愉妃直接惊呼出声,抢在老佛爷之前说道:“什么?女子做官!”
听得她的声音,老佛爷不悦的皱了皱眉头。
“乱喊些什么,作为高位嫔妃,如此不稳重。你的礼仪学到哪里去了。”
愉妃见老佛爷生气,急忙跪下认罪。
“老佛爷恕罪,臣妾只是一时太过震惊,女子本就该在闺阁之上,谨守女德女戒,怎么可以做官呢?这抛头...”
“好了,你闭嘴吧,你自己也是女子,女子到底怎么你了?你要这样严苛的去要求她们?
皇帝,哀家觉得,若是女子做官,那必不会比男子差。”
“老佛爷...”
“老佛爷让你闭嘴,你听不懂吗?”
愉妃满心满腹的话,有一千句一万句于礼不合,违背古训。直接被乾隆这一句不耐烦的怒吼给卡在了喉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