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一晃五年就过去了。村里的桃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不知不觉间,岁月已悄然流转。
大虎和二虎早已习惯了田间劳作,成了干农活的一把好手。每日天还没亮,他们就扛着农具出门,在田地里辛勤耕耘,熟练地翻土、播种、施肥、收割,烈日晒黑了他们的脸庞,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却也磨炼出他们坚韧的性格。
三虎和四虎在学堂度过了五年充实的时光。李夫子的教导如春雨润物,滋养着他们。如今的他们,褪去了曾经的稚嫩,不仅能熟背经典,还能提笔写出通顺的文章,言行举止间满是读书人特有的气质。
柳云舒也长大了不少,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变成了懂事伶俐的少年。
而柳二柱,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更深的皱纹,可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他的眼中满是欣慰与满足,觉得日子虽平淡,却充满希望。
村里的日子如流水般缓缓淌过。大虎的个头愈发壮实,古铜色的肌肤透着常年劳作的坚毅,不知不觉,已到了相看的年纪。
柳二柱坐在院子里,和老伴商量着给大虎找门亲事。“隔壁村的王媒婆,前两天说有个好姑娘,模样周正,性子也勤快,我瞧着挺合适。”老伴边纳鞋底边说道。柳二柱抽了口旱烟,点点头:“行,你约个时间,咱去相看相看。”
大虎在一旁听着,有些害羞,挠挠头:“爷,奶,我都听你们的。”二虎在边上偷笑:“哥,你马上就要娶媳妇啦!”一家人欢声笑语,温馨的氛围弥漫在小院里。而二虎,瞧着也没比大虎小多少,这亲事,也快提上日程了 。
柳云舒听到哥哥要结婚的消息,眼睛瞬间亮得像两颗星星,撒欢似的跑到柳赵氏和六喜跟前,拉住她们的胳膊,左右摇晃着撒娇:“爹娘快和我讲讲,我未来嫂子是啥样的人呀?”
六喜被他晃得直笑:“瞧把你急的,那姑娘可贤惠了,在家能帮着父母操持家务,针线活也做得漂亮。”
柳云舒歪着头,眼睛滴溜溜转,煞有介事地说:“就这些呀?我得好好给哥哥把把关,嫂子得心地善良,对哥哥好才行。”柳赵氏看着可爱的儿子,笑得合不拢嘴:“好好好,都依你,等相看那天,让你也跟着长长眼。”
五岁的柳云舒到了该去学堂念书的年纪。他满心期待,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柳三虎和柳四虎,经过几年的学堂熏陶,举止间透着读书人的儒雅。然而,科考之路艰难,他们虽能识字作文,下场应试却困难重重。两人无奈放弃,回归平常生活。
闲暇时,三虎和四虎会给云舒讲学堂趣事,分享读书心得,鼓励他好好学习。云舒认真听着,暗暗发誓要在学业上有所成就。看着云舒坚定的模样,三虎和四虎仿佛看到曾经怀揣梦想的自己,眼中满是期许 。
柳云舒穿越到这个时代,满心都是忐忑与新奇。回想起曾经在985高校的日子,那些熬夜做项目、写论文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可如今,一切都截然不同。
站在自家小院里,望着远处的学堂,他深知科举是改变命运的关键。古代科举,从县试、府试到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层层选拔,艰难程度超乎想象。多少学子苦读数十载,依旧名落孙山。
他虽是高学历人才,可不敢有丝毫懈怠。现代知识在这儿用处有限,还得重新学习四书五经、诗词歌赋。
家里人决定等大虎结婚后就送他去开蒙
这五年经历了很多事情,因为减免赋税的三年已经过去,而每户每年都要出一个人去服徭役,所以现在人们的压力都很大
不过好在家里现在只有柳五虎一个人读书,五虎今年也九岁了,成绩也不咋地,也就会认识字而已,科举更是不敢想,柳二柱打算让他读到十岁就不读了,打算让他随着三虎和四虎去镇上找个差事
这个年代读书人还是很抢手的,会认识字的人也是,做个帐房先生或掌柜也是极好的,收入也比地里刨食强的多
日子如白驹过隙,转瞬就到了柳大虎相看的日子。一大早,柳家就热闹起来。柳二柱和老伴忙前忙后,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特意杀了只鸡,准备招待客人。
大虎有些紧张,站在房里,不停地整理着自己的衣衫。二虎在一旁打趣:“哥,你别紧张,听说那姑娘可好了。”大虎红着脸,瞪了他一眼:“就你话多。”
柳云舒也兴奋得不行,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嘴里念叨着:“我马上要有嫂子啦!”一家人都沉浸在这即将到来的喜悦里,满心期待着这场相看,憧憬着大虎的美好未来 。
日上三竿,一阵清脆的敲门声打破了柳家的热闹。柳二柱赶忙迎上去开门,只见王媒婆带着一位姑娘走进来。
这姑娘穿着朴素干净的衣裳,长相虽不算出众,但眉眼间透着股质朴劲儿。身形偏胖,整个人看着圆润富态。柳二柱和老伴对视一眼,心中暗自点头,在这靠劳动力的农家,这样的姑娘确实好生养,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
大虎有些害羞,微微低着头,偷偷抬眼打量姑娘。柳云舒则好奇地绕着姑娘转了一圈,随后跑到大虎身边,悄声说:“哥,看着挺踏实的。”屋内的气氛渐渐热络起来,众人寒暄着,这场相看也在这般平和的氛围里正式开始 。
周花被媒婆领进柳家院子,模样虽说不上惊艳,却自有一番憨厚朴实的韵味。她脸颊微微泛红,嘴角带着腼腆笑意,身上的粗布衣衫洗得发白,却整洁妥帖。
柳二柱夫妇满脸热情,忙不迭地招呼周花坐下,端上热气腾腾的茶水。大虎站在一旁,手足无措,耳根泛红,偶尔抬眼,目光与周花交汇,又慌忙躲开。
柳云舒像个小大人,仰着脑袋,把周花从上到下瞧了个遍,心里默默想着:“名字好听,人看着也和善,和哥哥挺般配。”周花留意到云舒的目光,轻轻摸了摸他的头,笑容愈发温柔。一时间,院子里满是亲切交谈声,相看一事也在这融洽氛围中逐步推进 。
在一番交谈后,柳家人对周花的勤劳质朴十分满意,周花一家也觉得大虎踏实可靠,是个能托付终身的人。
媒婆看着两家人的反应,脸上笑开了花,眼睛眯成了缝,拍着大腿说道:“我就说嘛,这门亲事准成!两家都是实在人,凑到一块儿,以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
柳二柱笑得合不拢嘴,赶忙往媒婆手里塞了个红包,“多亏您牵线搭桥,这事儿成了,我们全家都得好好感谢您!” 媒婆接过红包,笑得愈发灿烂,“客气啥,能促成这桩好事,我也高兴!”众人又寒暄了几句,亲事的初步意向就这么定下了,柳家上下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
亲事说定后,柳家洋溢着喜庆氛围。柳大喜瞅见大虎红着脸,手足无措的模样,忍不住打趣:“大虎,瞧你这害羞样儿,以后咋和媳妇过日子?”大虎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支支吾吾道:“爹,您就别打趣我了。”
一旁的柳王氏立马护起短来,佯装嗔怒地拍了下柳大喜的胳膊,笑骂道:“你就别为难孩子了,哪个小伙子头回碰上这事儿不害羞?你当年还不是一样!”柳大喜被说得哈哈大笑,“行嘞,我不说了,你们娘俩一个鼻孔出气。”大虎悄悄松了口气,感激地看了眼母亲。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憧憬着大虎的新婚生活。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柳大虎成亲的日子。天还没亮,柳家就忙开了。柳大喜和柳王氏在院子里指挥着,把桌椅板凳摆放得整整齐齐,用新洗的布擦得锃亮。二虎和几个帮忙的乡亲在灶房进进出出,烟火升腾,饭菜香气四溢。
大虎穿上一身洗得发白但干净整洁的粗布新衣,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紧张又期待地在院子里踱步。迎亲的队伍很快出发,不一会儿,就把新娘接了回来。柳周氏穿着一身朴素的碎花布衫,头上盖着一块红布,由喜娘搀扶着走进家门。她步子迈得小心翼翼,纤细的手指微微攥紧衣角。
乡亲们围在四周,纷纷送上祝福。“大虎啊,以后可得好好过日子!”“周氏,有啥难处就和大伙说!”柳云舒兴奋地在人群里钻来钻去,仰着脑袋瞧热闹。简单的仪式过后,众人围坐一桌,热热闹闹地吃起喜宴,欢声笑语在小院里回荡,柳大虎和柳周氏的新生活,就此拉开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