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年长的姐姐这么一提醒,吴歧才恍然意识到,他说的这些节目类型,现在在华国应该还没有。他前世第一次对娱乐节目,尤其是选秀节目有概念,还是05年的某女生选秀(实际这个节目04年就有了第一届)。
于是他讪讪闭了嘴。但为了不露端倪,他还是对许清如和慕雩风解释一句:“哦,我以前在国外念书时,在国外电视上看到过。咱们国内是不是还没有这些类型的节目?”
果然这话一出,许清如就不再怀疑。她就说,弟弟怎么平白无故说胡话,原来是在国外看到的,那就不奇怪。
反倒是慕雩风,并不关心吴歧是怎么接触到这些节目类型的。
作为媒体人,也是余杭省省台的金牌策划人、制作人,他很敏锐地感觉到,吴歧说的这些国内还未兴起,或者说闻所未闻的节目类型,如果真能搞起来,绝对是开创了华国电视节目的先河。
不仅他能在台内拥有更多、更重的话语权,连他们省电视台也能把现在可以和他们匹敌,甚至略胜一筹的柠檬台远远甩在后面,成为地方台的No.1。
他试图让吴歧继续说下去,于是他道:“是还没有,不过没有可以搞嘛。”
“稚兰,你再和我说说你看过的那些节目,大概都是怎样的?我也想看看,对我们国内目前的节目,有没有什么可操作、可借鉴的地方。”
这倒没什么不能说的,只是领导姐姐都不叫他说了……吴歧的小眼神儿飘到许清如身上。
慕台长看到年轻人的眼神,立马明白了。
他对许清如说:“清如,清如,你让稚兰再和我说说,他看过那些东西。我真觉得大有可为啊。这顿饭算我的,我请你和稚兰。”
看师兄一脸兴冲冲模样,许清如不禁一笑:“你要真信这孩子的话,觉得有可为,那你就问他呗。不过他要说不出什么门道儿,你可不许怪他。”
“另外,这顿饭说好是我请你,就绝不变卦。你要听稚兰说完,觉得事情可行,你之后就再请他呗。也免得你吃亏。”
许清如这话是在维护吴歧,避免慕雩风感觉在吴歧这儿“买了吃亏,买了上当”,让慕雩风对吴歧有意见。
慕雩风“先买后付”,先听听吴歧说什么,再决定要不要“付款”(后面请吴歧吃饭),慕雩风就不亏了。
慕雩风也“闻弦歌而知雅意”,心道小师妹真是把小谢当自己亲弟弟了,连这种细节,也为小谢考虑到了。
不过他也不反对,很干脆地同意了许清如意见。反正事情要真有可为,以后还少不得要和小谢打交道,让人家帮着参谋。多请一顿饭,甚至几顿饭都是应该的。
听许清如同意,吴歧就在脑海中整了整思路,大大方方对慕雩风说:“这些节目我都知道大概思路,但是就目前国内情况而言,我就先挑个感觉能在国内爆火的节目,和慕台说说。说得不好,您别见怪。”
慕雩风自是满口答应。只要吴歧能告诉他大概思路,他就能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把它变成现实。
“唔……那我们就先说说,我最先提到的全民可参与的选秀节目吧。”吴歧说。
“咱们国内的娱乐节目,我也知道几个。目前比较火的,应该是《综艺观》,包含唱歌、跳舞、相声、小品、魔术等多元表演模式,有“小除夕晚会”之称;”
“其次就是《大赢家》,主要以当红明星打歌、推出新偶像、明星与观众互动等为“卖点”,很受现在年轻观众喜欢;”
“还有《幸运每一天》,节目主要在问答和挑战环节,有比较强的竞争性和趣味性,能增强观众参与度。这个节目,是目前我所知的节目中,观众参与感最强的。”
“但这些节目,无论以何种形式,让观众有一定参与性,主要还是靠主持人,或专业艺人作为节目主体,而不是让观众,或者说普通老百姓成为节目“内容”。所以我说的这个“全民参与”概念,其实就是指,我们可不可以换一种思路,打造一款,以普通大众为主体的节目呢?”
“就比如唱歌比赛。门槛低,基本能张嘴唱两句,就可以参与。”
“我们可以对外宣称,只要你敢来,就有机会登上电视荧幕,成为大明星?这种噱头,至少对像我这么大的年轻人,应该是很有吸引力的吧?”
“我们可以在全国各地的省会城市,或一些人口数量多的城市,设立海选地点:就是让报名的人进入摄影棚,对评委清唱自己选定的歌曲,由评委评价,得出分数。”
“分数比较高的前五十名,或一百名,可以进入复赛,再到晋级赛。晋级赛的前3名或前5名,可以进入最终总决赛。”
“当然,这个总决赛的地点,当然要设置在余杭。”
“其次,在评委的选择上,我们除了专业评委,还应该设置比重稍大的大众评委。”
“因为来参加唱歌比赛的人,到底是少数。设置大众评委,可以让更多没有参加比赛的人,也关注这个比赛,既能引发全民讨论,制造热点话题,也能让大家对这个比赛有参与感;同时可以避免,只由专业评委打分,因为评委的好恶或其他因素,让大众觉得节目有“黑幕”,能最大程度保证节目结果公平、公开、公正。”
说到这,吴歧有些口渴,想端起桌上还没喝完的橙汁,补充一点水分。谁知杯子还没端起来,他的手就被“噌”一下,从自己椅子上站起来的慕台长紧紧攥住了。
“可行啊,太可行了!这个模式好!”慕雩风一脸激动,非常欣喜地看着吴歧,眼神儿都变了——要不是知道慕台长已经结婚,有了孩子,吴歧简直都以为他是不是对自己有“想法”。
慕雩风倏然转头,看向坐在位置上的许清如:“师妹,开价吧。你要怎么样才肯割爱,叫弟弟来我们台里工作?”
“你放心,我肯定不会亏待弟弟,只要他能帮我把这节目搞起来,再过几年,我现在的位置就是他的。”
瞧慕台长一口一个“弟弟”,谁能想到他和吴歧今天才刚认识,是头一次见面?从小谢,到稚兰,再到弟弟,对吴歧称呼的变化速度,真是比翻书都快。
许清如先是惊讶,之后又抿嘴一笑,“哎呀师兄,你先冷静冷静。怎么就突然叫稚兰跟着你?就算我同意,上面的领导也不会同意。”
“不过,你要真觉得稚兰说的模式可行,不是他小孩子玩闹,信口胡诌,我可以安排稚兰,帮你把这个节目搞起来。”
“但事先说好,既然是稚兰的主意,你可不能亏待他。节目主办方除了你们省卫视,还要写余杭市委,和弟弟现在所在部门的名字,不然我不同意。”
“那肯定的,那肯定的。”对慕台长来说,这些都是小事。
虽然这件事,还需要和上面的领导沟通,才能最终拍板,但慕雩风和许清如两个有一定决定权的人,也都不是墨叽寡断之辈,既然事情可为,便趁热打铁,初步商量起这件事,经费应该从哪里搞;事成之后的收益,应如何划分等问题。
当然,其中也包括慕台长又问了吴歧一些,节目流程上比较重要的问题。他希望吴歧能帮忙出一份详细的节目策划书。
吴歧想了想,没拒绝。毕竟这也算一种“成绩”。
从全国范围内海选的歌唱比赛,华国之前是没有先例的。这很考验组织者组织、协调、策划等各方面能力。一般人想都不敢想,更别说干。
不过,要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并且还成功把螃蟹吃到肚子里的人,好处也是大大的,至少绝对能“留名”。
不管实际节目效果如何,以后其他人再做同类节目,就只能叫“跟风”甚至“抄袭”。要是抄都抄不好,更要被人笑“东施效颦”,叫人贻笑大方了。
而且对吴歧来说,事成之后,他也能让更多上面的领导,看到他,并认可他的能力。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自然要抓住。
但吴歧对慕雩风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节目收益,他至少得占40%。其中15%是他留给市委、市政府的;剩下25%,他要作为他现在所在扶贫办公室的扶贫经费。
别的不提,就说他目前主要经手的那个,有关红凤沟村的“帮扶”计划。他想用物流、电商方法,帮村民把山货卖出去,前期就需要不少投入。靠现有扶贫款,那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最起码得和人家当地政府商量,把路帮着修缮修缮、拓宽一下,再建个储存货物的大型仓库吧?
要是能实现,让村民把山货精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搞不好还能把简单的仓库,升级成产业园。
所以这个全民选秀节目的收益,25%落他自己这儿,是吴歧的底线。至于给书记姐姐那15%,姐姐这么疼他,多多少少会从中再拨一点扶贫份额给他,专款专用吧?
两项相加,最后到他手里的,搞不好能有30%或35%。
欸嘿,他真是个天才~~
想到这,吴歧再看慕雩风的眼神,意味就很明显:慕台长,你也不想让别人说你,不顾广大穷苦百姓的生计,只顾自己升官发财吧?
真要把这帽子往你脑袋上一扣,就说你还能“进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