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的那个春天,机械厂的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还是一如既往地响着,可贾东旭的心里却像揣了只小兔子,怎么都安定不下来。
一大早,他就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这办公室他待了好些年了,墙上挂着的那些奖状、照片,都是他这些年在机械厂奋斗的见证。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眼睛望着窗外,思绪飘得老远老远。
四十年前,他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呢,啥都不懂,就进了这机械厂当学徒工。那时候,跟着师傅后面,天天摆弄那些铁疙瘩,手上没少磨出水泡,可心里头热乎着呢。就盼着能快点学会本事,成为厂里的一把好手。
慢慢地,他从学徒工变成了高级钳工,再后来又成了技术员。那些年,他天天泡在车间里,研究各种技术难题。有时候为了改进一个零件的设计,他能在车间里待上一整天,饭都顾不上吃。家里人没少抱怨,可他就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
后来,他又当上了工程师、总工程师,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可他一点都没怕过,反而觉得更有干劲了。他带着厂里的技术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再后来,他当上了机械厂厂长,这下子责任更大了。
贾东旭还记得,那时候国家在光刻机方面被国外卡脖子,好多技术都掌握在别人手里。他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带着团队研发出国产光刻机。那几年,他们没日没夜地干,查资料、做实验、反复调试。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可他从来没放弃过。终于,他们成功了!研发出了国产光刻机,那一刻,他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都值了。
除了光刻机,他还帮忙解决了粮食危机、外汇、芯片难题。这些年,他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厂里的领导和同事们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可最近,贾东旭却有了不一样的想法。他觉得自己这些年为了工作,亏欠家人太多了。孩子小时候,他没怎么管过,都是贾张氏和淮如拉扯大的。现在孩子也成家立业了,他也该多陪陪家人了。
这几天,部里的领导找他谈话,说想让他再干几年。领导说:“老贾啊,你可不能走啊,厂里还离不开你呢。你看看现在厂里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好多项目还得靠你把关呢。”
贾东旭听了,心里挺感动的。他知道领导是看重他,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啊。晚上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秦淮如在旁边问他:“咋了,东旭,是不是有啥心事啊?”
贾东旭叹了口气,把领导找他谈话的事儿跟老伴说了。秦淮如听了,沉默了一会儿说:“东旭,这么多年你为了工作,不是加班就出差,身体也越来越差,是时候退出来,现在孩子也大了,咱们也该过过自己的日子了。你要是想退休,就退吧,我支持你。”
听了秦淮如的话,贾东旭心里踏实多了。他想了一整晚,终于下定决心退休。
第二天一大早,贾东旭就来到了部里领导的办公室。领导看到他,笑着说:“老贾,想好了没?”
贾东旭点了点头说:“领导,我想好了,我决定退休。”
领导听了,有点惊讶地说:“老贾,你再考虑考虑吧。厂里真的离不开你啊。”
贾东旭笑了笑说:“领导,我知道您看重我,这些年在厂里,我也收获了很多。可我也想多陪陪家人了。这四十年,我把青春都献给了机械厂,我不后悔。现在我觉得是时候回归家庭,回归自己的生活了。”
领导听了,沉默了一会儿说:“好吧,老贾,既然你已经决定了,我也不好再说啥了。不过你放心,你要是以后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从领导办公室出来,贾东旭感觉心里一下子轻松了好多。他来到车间,看着那些熟悉的机器,还有忙碌的工人们,心里有些不舍。这些年,这里就是他的第二个家啊。
工人们看到他,都纷纷过来打招呼。“贾厂长,听说您要退休了?”“是啊,贾厂长,您这一走,我们可舍不得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贾东旭的眼眶都有点湿润了。
他对大家说:“谢谢大家这些年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虽然我退休了,可我还是会关心厂里的发展的。大家要好好干,让咱们厂越来越好。”
接下来的日子,贾东旭就忙着交接工作。他把自己这些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资料,都整理好交给了接任的厂长。他还特意给技术团队开了个会,把一些重要的技术问题和注意事项都跟大家交代清楚。
退休那天,厂里为他举办了一场隆重的欢送会。部里领导们都来了,工人们也都来了。大家纷纷上台发言,感谢贾东旭这些年为厂里作出的贡献。
贾东旭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的领导和同事们,心里感慨万千。他说:“四十年前,我来到这个厂,那时候我还是个啥都不懂的小伙子。是这个厂培养了我,让我从一个学徒工一步步走到今天。这四十年,我经历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在这里,我要感谢领导们的信任和支持,感谢同事们的帮助和配合。虽然我退休了,可我永远都是机械厂的一员。”
说完,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一刻,贾东旭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遗憾了。
贾东旭知道,自己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虽然不再是那个忙碌的机械厂厂长,可他还是需要寻找新的生活,他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好好享受这属于自己的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