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初秋,王晓燕结束了支教工作。
总算把她盼回来了,陈桂英脸上的笑容都多了。
王晓燕带了一堆当地特产,全家人一块吃过饭,她便将礼物一一摆放在桌上,大家一块拆包装。
王先鹏接过王晓燕递来的奶皮,咬上一口,浓郁的奶香瞬间在口中散开,醇厚的味道弥漫至整个口腔。
他不禁连连点头,赞不绝口:“就是这个味道!还有这馕饼和大枣,一看就特别地道。”
说着,他又拿起一块馕饼,端详上面独特的纹理,将饼面展示给大家看。
王勇军拿起一袋葡萄干,饶有兴致地看着包装上的说明,逐字念道:“绿香妃葡萄干。”
陈桂英听闻,脸上笑意盈盈,目光柔和地看向王先鹏:“我到现在都记得,先鹏你之前寄回来的东西里,也有葡萄干,不过不是这个品种,叫玫瑰香,对吧?”
王先鹏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感慨道:“妈,您这记性真好!”
陈桂英一脸得意,笑容愈发灿烂。
她轻轻摸了摸王晓燕刚给她披上的手工羊毛披肩,披肩质地柔软,触感细腻。
陈桂英摸得十分小心,生怕自己手指上粗糙的老茧,会剐蹭到上面的细丝。
闲聊间,王晓燕透露了自己的定居计划——打算在省会城市扎根。
只是这买房的难题摆在眼前,王晓燕手头的积蓄,全部凑起来,也仅够一套小户型的首付,她犹豫要不要借一些,买个稍微大一点的房子。
王先鹏皱了皱眉,认真地分析道:“大一点的房子住着确实舒服,但贷款压力也大,你得考虑清楚。”
陈桂英心疼地说:“别太勉强自己,房子大小不重要,关键是自己住着舒心,再说了,你现在还没结婚,一个人住也不需要考虑太大的,要不就再缓一缓,等到结婚的时候再买。”
王晓燕听着家人的建议,一一点头。
不过,到底买什么样的,还是得现场去看过之后再决定。
王先骏跟王晓燕一块去看房,一天看了四个楼盘。
售楼处里人来人往,各式各样的户型图和沙盘令人眼花缭乱。
王晓燕还没选好中意的,王先骏却一眼瞧中了一套宽敞明亮的三居室。
王先骏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机,拨通了张丹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王先骏跟张丹聊了聊房子的户型、周边环境和配套设施。
两人商议一番后,王先骏雷厉风行,当场敲定了购房合同。
王晓燕则花了大半月时间,频繁往返于家里和市区。
最终,她选定了一套离自己即将任职学校很近的房子,上下班十分便捷。
而王先骏购置的房子,位于另一片区域,那里环境优美,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王先骏做事一贯雷厉风行,买房后没过半个月,便联系好了装修团队。
装修团队进场那天,阳光洒满屋子,王先骏站在空荡荡的房间里,脑海中已勾勒出未来温馨家园的模样。
与此同时,王晓燕也在为自己的新房做着规划。
装修新房,没人盯着不行。
好在王晓燕的新房格局不错,不需要大的改动。
那段时间,王晓燕刚好在市区参加一个培训,有时间就抽空去帮王先骏盯装修进度。
历经一个月,二人的房子几乎先后完工。
走进焕然一新的房子,崭新的墙面、明亮的窗户。
购置新房家具,自然得一家人一起过来挑选。
出发去市区新房那天,张丹早早起床,站在镜子前,挑选着衣服。
她在衣柜前反复比划,拿出一件又一件,最终,她选定了一条红色碎花裙。
穿上裙子,张丹在镜子前转了一圈,看着镜子里精神焕发的自己,满意地点点头,嘴角扬起一抹微笑。
这是张丹第一次来到市区的新房。
当钥匙转动门锁,“咔嗒”一声,门缓缓推开,宽敞的空间、明亮的光线瞬间映入眼帘,实际观感比她想象中还要好。
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进来,将每个角落都照得透亮。
王先骏站在一旁,脸上是自豪的笑容:“怎么样,我就说我选的位置不错吧!我一眼就看中了这里的采光,到时候,在这个房间里摆一套红木家具,肯定气派。”
张丹的目光在房间里缓缓游走,随后围着房子转了一圈,越看越满意。
她一边观察各个房间的布局,一边问道:“那我们以后就住在市区了?家里那边的事,都不管了吗?”
“放心,我已经请人帮忙处理家里的事了,咱们也该给自己放个假,享享清福了。”王先骏指着其中一间房,兴致勃勃地介绍,“这间是留给苗苗的,等她有空过来,看看想怎么装修。”
王苗还在县城一中读书,成绩还算不错。
要是转学过来,学籍和户籍都是棘手的问题,而且还得考虑她能否适应新环境。
张丹明白王先骏的意思,他们肯定不会长期住在市区,便说道:“也行,到时候再看情况,买这个位置确实挺好,以后自己过来住,或者出租,都很方便。”
正说着,王晓燕赶了过来,她一进门,就笑着赞叹:“这房子真不错,宽敞又明亮!”
三人一番交谈后,决定找一家餐厅吃饭,点了几道菜,边聊边吃。
他们选定在国庆节搬家。
国庆清晨,路上往来的车辆川流不息,大多都朝着老家的方向驶去,趁着国庆假期回家探亲。
前往市区的道路格外通畅,不见堵车的迹象,王先骏一家的搬家车一路畅行。
买新房这件事,王先骏为人低调,并未大肆宣扬。
除了周边一些关系亲近的人,许多关系一般的人对此都一无所知。
筹备乔迁宴时,王先骏也只邀请了部分亲戚,以及周老板。
王先骏与周老板相识已久,从一开始他用脚蹬三轮车去街上摆摊时,两人就认识了,如今算起来,已有十多年。
周老板如今想将辣酱厂转手出去,他找王先骏,也问了王先骏有没有想接手的意向。
王先骏心里,其实不想接手。
周老板厂里的设备老化严重,生产效率低下,此外,还有一些零碎的事情,接下厂子后,以后也是一个麻烦。
几年前,厂里前面的主路修了水泥路。
周老板为了方便货物运输,联系厂门口的两户人家,希望大家共同出资,将水泥路修到厂门口,却遭到了拒绝。
周老板只能自掏腰包,将路一直修到他们的厂子门口。
可后来,那两户人家竟担心来回的货车会压坏水泥路,有一次还在路上设置了拦路杆,严重影响了工厂的货物运输。
那个厂的位置和设备,王先骏都不中意。
况且买下工厂需要一大笔资金,势必要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