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帐内,曹操来回踱步,沉重的脚步声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像擂鼓般敲击着众人的神经。
帐内的谋士们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怒他。
昏暗的烛光摇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更显得气氛压抑。
“那个该死的刘协!”曹操终于忍不住,一拳狠狠地砸在桌案上,桌上的竹简和笔墨顿时散落一地,“他以为带着个玉玺就能翻天不成?简直痴心妄想!”
他猛地停下脚步,目光如鹰隼般扫向自己的谋士,“给我派出最精锐的刺客,今晚,我要让那个小皇帝,和他的玉玺,一起消失!”
夜色如墨,笼罩着整个许昌城。
几道黑影如同鬼魅一般,在房屋的阴影中快速穿梭。
他们身穿黑色劲装,面戴黑巾,脚步轻盈无声,仿佛与黑夜融为一体。
他们目光锐利,在黑暗中搜寻着刘协的所在,手中握着锋利的匕首,泛着冰冷的寒光。
突然,一道身影停了下来。
那人身形魁梧,如同山岳一般矗立在夜色中。
他正是典韦。
他紧紧地皱着眉头,浓密的胡须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他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一种令人不安的杀意。
他双目如同鹰隼一般,环顾四周,敏锐的耳朵捕捉着周围的细微动静。
刘协的寝宫外,重重叠叠的士兵将此处围了个水泄不通。
他们盔甲在月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手中长枪竖立,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防线。
刘协知道,曹操绝不会轻易罢休,他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他望着窗外闪烁的星光,眼神深邃,仿佛看穿了一切。
“来者何人!”一声断喝,打破了夜的寂静。
典韦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他大手一挥,便将潜伏在暗处的刺客揪了出来。
刺客黑衣蒙面,身形矫健,然而在典韦的铁爪下,却如同孩童般无力,惊恐的双眼瞪得老大,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月光下,他颤抖的身躯和苍白的脸色,与典韦的威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刘协稳坐高台,俯视着被五花大绑的刺客。
他目光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心。
“汝是何人派来的?”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刺客眼神闪烁,不敢直视刘协的眼睛,支支吾吾,不肯吐露实情。
“陛下,”典韦抱拳道,“此等宵小之辈,不必多言,交给末将处置便是。”
刘协微微一笑,拍了拍典韦的肩膀,“恶来,你立了大功。不过,朕想知道幕后之人究竟是谁。”
刺客见刘协态度平和,典韦在一旁虎视眈眈,知道难以脱身,最终咬牙说道:“既然落在陛下手里,小人也不隐瞒。确实是曹...曹操大人派我等前来。”
话音刚落,刘协的眼神陡然变得凌厉,但很快又恢复平静。
他缓缓站起身来,踱步到刺客面前,语气平静地说:“曹操这是在逼朕啊。”
典韦怒目圆睁,握紧拳头:“陛下,这曹贼如此大胆,竟敢派人行刺圣驾!末将愿率兵讨伐,为陛下除后患!”
刘协摆了摆手,示意典韦冷静:“恶来且慢。曹操此举虽鲁莽,但也正说明他内心恐慌。一个自信的人,是不会用这种手段的。”
说到这里,刘协转身面对群臣:“传旨下去,此事暂且按下不表。加强城防,保护好百姓。”
说罢,刘协目光如炬,望向远方:“让这些刺客先关押起来。朕倒要看看,曹操接下来还会有什么动作。”
另外,部分大臣对刘协带回玉玺一事心存疑虑。
他们聚集在府邸内,脸色凝重,低声议论着。
“陛下此举,是否太过冒险?曹操岂会善罢甘休?”一位老臣捋着胡须,忧心忡忡地说道。
“是啊,若是激怒了曹操,恐怕会招来更大的祸患。”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他们担忧的神色,在摇曳的烛光下显得格外不安。
这些消息传到刘协耳中后,他神色如常,没有丝毫慌乱。
他转头看向典韦,“恶来,明日召集众臣,朕要宣布一件重要的事情。”
金銮殿上,气氛凝重。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鸦雀无声,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期盼和疑惑。
大殿中央,龙椅上,刘协身着龙袍,神情庄重,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众人。
他深知,今日之事,关乎大汉的未来,也关乎他能否真正掌控这岌岌可危的江山。
殿外,典韦手持双戟,如同一尊铁塔般矗立着,锐利的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他明白,今日的朝会非比寻常,陛下的安危重于泰山。
刘协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朕知道,诸位卿家对朕寻回传国玉玺一事心存疑虑。今日,朕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告知诸位。”
他一挥手,侍从便将一个个木箱抬了上来。
刘协当众打开,里面赫然是袁术的亲笔书信,详细记载了玉玺流落民间的线索,甚至还有袁术私下派人寻找玉玺的记录。
大臣们一片哗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这竟然是袁术的笔迹!”一位老臣颤抖着双手,接过书信仔细端详,不禁惊叹道。
“陛下竟然早就开始布局,我等真是有眼无珠啊!”另一位大臣感叹道,语气中充满了敬佩。
刘协继续展示其他的证据,包括古墓中的残破地图、刻有线索的石碑碎片,以及他与盗墓贼交涉的记录。
每一件证据都环环相扣,逻辑严密,不容置疑。
大臣们原本怀疑的目光逐渐变得坚定,他们开始相信,眼前的这位年轻皇帝,并非他们想象中的傀儡,而是一位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的雄主。
刘协环视群臣,嘴角微微上扬他沉声道:“朕知道,曹操不会善罢甘休,但他休想再次染指我大汉的江山!”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跪倒在刘协面前,高呼道:“陛下,大事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