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多少起了点石破惊天的效果。
傅含璎惊得从椅子上‘腾’的声站起身,快步走到桑宝妞身前,妩媚眸儿惊得睁圆,她急声,“宝妞,你什么意思?”
“什么叫‘长孙国舅’是被李湘贤害的?”
“他,他不是被李粗押送回乡了吗?”
满京城的人都知道,宫里嫔妃们还很是八卦了些日子呢。
傅含璎眼睛发亮,拉着桑宝妞进了内寝,又把宫人都打发走,只剩下个如意,“你,你展开讲讲!!”
桑宝妞坐下,眉眼慎重,狠灌了口茶,她道:“娘娘,事情是这么回事儿……”
却原来,桑宝妞一直没放下对李湘贤的恨意。
欺她身子,囚她养母,把个孤苦无依的半瞎老太太,饿得跟鱼鹰般,差点没命,又逼她做妾,这样的深仇大恨,她怎么可能忘却?
尤其端宁长公主把她认回,她都成郡主了,李湘贤依然对她纠缠不休!!
桑宝妞恨不得他去死。
“……我一直派人跟着他。”
所以,不止是李湘贤追踪她,纠缠她,她也有暗中反监视的人。
“我的人发现,李湘贤回乡后,根本没老实待着读书反省,他就在乡下住了两天,就偷偷摸摸跑了,我接到的信儿,那个王八羔子是一路往京城回的,我以为,他还是不放过我,结果……”
“呵呵!”
桑宝妞冷笑两声。
傅含璎和如意都探了探身子,眼睛睁得滚圆。
内里……
一个眼睛惊讶,一个眼睛好奇。
万没想到,都被家族放弃,赶去乡下了,李湘贤还是不悔改?
“这,这也太深情了!!”如意抽气,她有点觉得,这姓李是被狐狸给迷了。
傅含璎冷笑小声,“什么深情?不过是自傲而已,得到却没珍惜的‘宝藏’,突然没了,不再属于他,傲慢不愿,偏执想夺回来……”
他就没把宝妞当成平等对待的人。
桑宝妞扬眉,“……娘娘说得没错,李湘贤的确把我当成‘胜利品’,‘物件’似的玩意儿,我拒了长孙家的婚事,没传出去呢,他不知道,所以,就弃了我,直接跟踪长孙乐韵去了。”
“我的人,一直偷偷坠在他身后,看着他收买了王知府的管家,幕燎和下人。”
王知府,就是那个献妾的官儿。
“初时,我的人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后来,闹出王知府之妻的事儿,他们心中怀疑,便分了队,一队跟着长孙乐韵进京,一队继续监视李湘贤~”
“他们发现,李湘贤在‘收尾’,他偷偷地把收买的那个幕燎给灭口了,但,我的人救了他。”
“从乱葬岗里挖出来的。”
桑宝妞沉声。
她一个无权郡主,所谓‘手下人’,自然不是什么精英侍卫,武林高手,而是,她从市井里认识的那些个流侠氓流。
这种人打仗不成,英勇也没多少,但打探消息,蛇虾鼠道,他们是最擅长的。
官员们老爷们审问不出的消息,他们从王知府家的低等仆妇、洒扫小厮,厨房切菜的……嘴里,全都问出来了。
他们许之重利。
“娘娘,长孙国舅‘逼奸致死’的事儿,全都是李湘贤陷害的,当日,该进长孙国舅房的,应该是王知府的小妾,一个瘦马出身的美人儿,结果,李湘贤里外勾结,把王知府之妻骗了进去,扒光衣裳,昏迷放到榻里……”
“其实,她和长孙国舅没成事,但是。”
人也死了。
桑宝妞咬牙切齿,恨不得活扒了李湘贤的皮,但,恨到这个地平,她却依然把目光递向傅含璎,问她,“娘娘,这个事儿,可以捅出来吗?”
她的娘娘是妃子,长孙氏是皇后。
所谓妻妾之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若是长孙国舅定罪,能帮娘娘在后宫里多占上风,对她有益的话。
桑宝妞可以忍。
放过李湘贤一回,以后在处置,毕竟,就看他那个精神病的样子,机会肯定大大的有。
“您是什么想法?我听你的。”
桑宝妞愿意顾及大局。
“这……”傅含璎目光闪烁,犹豫了很久,她看着桑宝妞的脸,最终道:“说吧。”
“宝妞。”
“李湘贤是你的心结,你的魔障,除了他,你才能真正抛下过去,迎接未来的好日子。”
“那个脏烂的东西,就让他死在午门口,遗臭万年好了。”
她断然。
桑宝妞心里,不知道哪个角蒺,某些沉重的东西,突然松解了些,她的嘴唇,也不由自主的微微翘起来,声音轻悦,她问,“娘娘,真的可以吗?”
“不为难吗?”
“当然不~”傅含璎浅笑,伸手轻轻抚摸了下桑宝妞的额头,旋即就道:“不过,咱们捅出来归捅出来,却不能白白帮了长孙家!”
“好处,是得要的。”
“这回,宝妞,我要助你成凤。”
——
傅含璎和桑宝妞定下计谋,开始行动起来。
两人有心算无心,里应外合,先把李湘贤犯错的证据,握得死死的。
旋即,傅含璎又试探了元昭帝以李家的态度……
眼下国情,讲究个:子不孝,父之过,李湘贤犯下大错,李相,不对,已经是李阁臣了,他罪不能饶。
必然是要受牵连的。
李阁臣做了二十年的首辅,麾下门生不知多少,先前他从首辅位退下来,成了阁臣时,百官们多少有些异样,幸而上位的是洪次辅。
人家也有党派。
勉强算平稳过度了,如今再闹风波,万一引发朝廷动荡,两党相争就不好了。
对朝政之事,元昭帝是有布局的,傅含璎和桑宝妞不懂,自然要问。
元昭帝‘爱则欲其生、恨则欲其死’那脾性,太后、皇后向他询问政事,那是‘后宫不得干政’,是‘野心勃勃’,但宝贝含璎问……
不用怀疑,妥妥的就是关心他。
含璎太好了,呜呜呜。
他没有隐瞒的意思,说了打算。
于是,傅含璎明白了,元昭帝没有宽容李阁臣,继续用他的意思,他对李家的打算是‘告老归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