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渐地暗沉下来,仿佛一块巨大的黑幕缓缓地笼罩住整个世界。屋内那微弱的烛火在微风的吹拂下左右摇晃,忽明忽暗,好似风中残烛一般,随时都有可能被吹灭,使得原本就压抑无比的氛围愈发显得沉重起来。
杨氏面容憔悴,泪水早已爬满她那张饱经风霜的脸颊。她的声音颤抖得厉害,每说出一个字,都好像要耗尽全身所有的力气,那些话语仿佛是从她内心最深处硬生生挤出来的一样,饱含着无穷无尽的痛苦和深深的悔恨。
“庄儿啊……当年你毅然决然地离开家后,便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再也没有了任何音讯。后来,村子里突然传来消息,说是有人看见你已经战死沙场了!而且还是跟你一起前去从军的同乡亲眼目睹的啊!那一刻,为娘感觉自己头顶的天空瞬间崩塌,整个世界变得一片漆黑,我完全不知所措,整个人都像丢了魂似的。”杨氏一边说着,一边已是泣不成声,她慌忙抬起衣袖遮住脸庞,但仍能看到她的肩膀在剧烈地颤抖着。
李庄静静地坐在一旁,脸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他那双宽大的手掌此刻正紧紧地攥着衣角,由于太过用力,手指关节处都已因为缺血而泛起白色。当他听到母亲这番撕心裂肺的哭诉时,眼中猛地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痛苦之色,他的嘴唇微微颤动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来安慰母亲,可最终却还是没能发出一点声音。
杨氏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但眼泪依旧止不住地流淌着,她颤抖着声音继续说道:“你那弟弟李青,当时不过还是个稚嫩的孩童罢了,可是时光匆匆,他终究也会逐渐成长起来呀。若是哪天不幸又被强行拉去充当壮丁,咱们李家岂不是就要断后了吗?而美娘呢,更是个命苦之人呐。她刚刚嫁到咱们家,满心欢喜地期待着与你共度余生,可未曾想你却突然离她而去。为娘我日日夜夜为此事忧心忡忡,反复思量,最终实在是别无他法、走投无路之下,才不得不狠下心做出这般艰难的决定——让青儿和美娘为咱家留下一丝血脉传承下去。庄儿啊,娘知道这样做对你太不公平了,娘真的对不起你啊!”话音未落,杨氏已是泣不成声,再度悲恸大哭起来。
李庄听到这番话,只觉得脑袋里仿佛有无数道惊雷同时炸响,嗡嗡作响。这些突如其来的真相犹如一把把沉重无比的铁锤,毫不留情地狠狠砸向他的心头。他整个人呆若木鸡般站立在原地,目光空洞无神地直直望着前方,脑海之中已然乱成一团浆糊。兄丧嫁弟这种事情,虽然从古至今偶尔也有所耳闻,但任谁能够料到,本应早已逝去的长兄竟然会在此时此刻如此鲜活地出现在眼前!
他呆呆地望着眼前满脸愁容的母亲,视线不由自主地移到了一旁正低着头专心致志拨弄着火堆的琉璃身上。只见琉璃纤细的手指不断摆弄着柴火,似乎想要从这微弱的火光之中寻得一丝温暖和慰藉。
他的嘴唇微微颤动了几下,喉咙里仿佛堵着一团棉花,想说点什么,可话到嘴边却又如鲠在喉,怎么也吐不出来。难道要责怪自己的妻子吗?那个平日里温婉柔顺、弱不禁风的女子。在那般令人绝望的困境之下,她又能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呢?
要不责怪一下弟弟吧?但转念一想,弟弟同样是迫不得已啊!身不由己地陷入这场混乱的漩涡当中。
至于母亲……想到这里,他的心猛地一揪。母亲可是给了他宝贵生命的那个人,从小到大,不辞辛劳地将他抚养长大,这份恩情比山高、比海深,他又如何能够狠下心去埋怨怪罪于她呢?
如此一番思索下来,一个荒诞至极的想法突然涌上心头——或许,自己当真该命丧沙场,唯有一死才能让所有的一切不再继续深陷于当下这种混乱不堪、难以收拾的局面。
就在这时,一直默默拨弄着柴火玩耍的琉璃像是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一般,轻轻地叹息了一声,然后动作轻柔地缓缓站起身子。她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到李庄跟前,抬起头,用那双清澈如水般的眼眸凝视着他,目光既温柔似水又坚定不移。紧接着,她朱唇轻启,柔声问道:“李大哥,如今事情的真相你已然知晓清楚,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呢?”
李庄缓缓地抬起头来,目光直直地射向屋顶。那一片片灰暗的瓦片,在昏黄摇曳的烛光映照之下,竟透出一股令人窒息的压抑之感。他就那样呆呆地望着,许久之后,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仰天长叹了一声。
这声长叹,犹如从他灵魂深处迸发而出,似乎想要将积压在心底已久的所有痛苦和无奈,都随着这口气一同宣泄出来。然而,即便如此,那沉重的负担依旧如影随形,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紧接着,他嘴角泛起一抹苦涩至极的笑容,转头看向一旁的琉璃。此刻,他的声音已经带上了明显的沙哑,其中还夹杂着无尽的疲惫:“我又能如何呢?一边是与我血脉相连的同胞兄弟,另一边则是我曾经拜过堂、明媒正娶的结发之妻啊!可谁能想到,造成这一切悲剧的始作俑者,竟然会是生我养我的亲生母亲……如今的我,甚至连一个活人都算不上,只是个行尸走肉罢了。你告诉我,面对这样错综复杂的局面,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求得一线生机?”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不远处默默注视着儿子的杨氏,看到李庄这般痛苦不堪的模样,只觉得自己的心像是被千万把利刃同时切割一般,痛彻心扉。她咬了咬牙,强忍着内心的悲痛,艰难地拖动着那因过度悲伤而变得无比沉重的身躯,一步、两步……就这样步履蹒跚地朝着儿子所在的方向走去。
每迈出一步,对于杨氏来说都如同跨越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需要耗尽全身的力量。但她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因为她深知,此时唯有走到儿子身边,给予他哪怕一丝一毫的安慰,或许才能稍稍减轻一些他所承受的巨大痛苦。
她缓缓地伸出那双手,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啊!上面布满了厚厚的老茧,每一道裂痕都像是岁月刻下的深深印记,粗糙且干裂。这双饱经风霜的手,此刻正紧紧地拉住李庄的手,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她的声音颤抖着,如同风中残烛般微弱而又急切,充满了无尽的哀求:“庄儿啊,是娘的错,全都是娘不好,娘对不住你呀!你要是心里有气,只管往娘身上撒,想骂就骂,想打就打,哪怕是想要了娘这条命,娘也绝无怨言。只求你别跟兄弟闹别扭,伤了和气。咱们这个家可不能散呐,以后还得靠着你们兄弟俩撑起来呢……”说到这里,她的双腿突然一软,眼看着就要朝着李庄跪下去。
李庄见此情形,顿时大惊失色,他连忙伸出双手,用力扶住母亲摇摇欲坠的身体,焦急地喊道:“娘,您快别这样!儿子如何能受得起这般大礼啊!儿子从未怪过您半分,儿子深知您的一片苦心,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咱李家着想。您放心吧,儿子不会让您失望的,一定会和青弟齐心协力,把这个家好好地经营下去。”话音未落,李庄的眼眶已微微泛红,泪水在其中打转。
琉璃静静地凝视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切,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感慨,不由自主地暗暗叹息起来。只见她那如柳叶般细长的眉毛微微蹙起,仿佛两道弯弯的月牙儿挂在了白皙的面庞之上。
稍作停顿之后,琉璃轻启朱唇,缓缓说道:“依我看呐,李大哥,事已至此,咱们不妨换一种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您想想,当年您和大嫂并未行过洞房花烛之事,而如今大嫂却与您的弟弟已然有了夫妻之实。倒不如……您就成人之美,给大嫂写一封休书,好让大嫂能与您的弟弟名正言顺地重新拜堂成亲。这样一来呢,对大家都算是有了一个交代。”
说到这里,琉璃稍微顿了一顿,接着继续说道:“至于您嘛,如果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一事实,愿意跟他们一同在家里生活下去,那自然是再好不过啦。当然,如果实在无法忍受共处一室,大丈夫志存高远、胸怀天下,您完全可以背上行囊,走出家门,去外面广阔的天地里闯荡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伟大事业呀!”
李庄默默地聆听着琉璃这番话语,一时间竟愣在了原地。他缓缓地低下了头,原本宽阔的额头此时紧紧地皱成了一团,犹如一块被揉皱的绸布一般。那双深邃的眼眸此刻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迷茫和挣扎之色。
站在一旁的杨氏同样沉默不语,只是若有所思地一会儿瞅瞅李庄,一会儿又将目光投向琉璃,心里反复掂量着琉璃所提出的这个建议。此时此刻,对于杨氏来说,似乎这真的就是目前摆在面前唯一一条可行之路了。
母子二人对视一眼之后,那短暂的目光交汇仿佛让时间凝固在了这一刻。他们似乎能够透过对方的眼眸,直接窥探到彼此内心深处的想法。就在这一瞬间,一种无言的默契在两人之间悄然蔓延开来,而这种默契所传递出的信息便是相互间的认同。
只见李庄微微颔首,表示同意琉璃所说的话。他那原本紧绷着的面容稍稍放松了一些,但依旧透露出一丝凝重之色。对着琉璃,李庄缓声说道:“姑娘所言甚是,确实颇有道理。只不过这件事情关系重大,牵扯甚广,咱们不能轻率行事,还是得从长计议才好啊。”
琉璃听闻此言,嘴角轻轻上扬,勾勒出一抹淡淡的微笑。她那双美丽的眼眸如同繁星般闪烁着光芒,轻声回应道:“李大哥,依小妹之见,此事万万不可拖延下去。正所谓‘夜长梦多’,时间一久,恐怕会生出许多变数来。不如我们明日就动身去拜访族中的长辈们,大家一起商量对策,也好早日把这件事给妥善解决掉。”
对于琉璃的提议,李庄和其母杨氏皆表示赞同。他们深知这件事情已经迫在眉睫,如果再不采取行动,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稀薄的云层,如金色的细沙一般纷纷扬扬地洒落在这座古老村落的时候,李庄和母亲杨氏早早就从睡梦中醒来。他们迅速起床,匆匆完成了简单的洗漱。随后,母子俩便并肩踏上了前往族长住处的路途。
一路上,李庄的心情异常沉重,就好似有一块巨石压在心头,令他有些喘不过气来。他每迈出一步,都感觉脚下像是被铅块拖住似的,步伐显得颇为拖沓。而走在一旁的杨氏,则不断地用言语宽慰着自己的儿子。尽管她努力想要让气氛轻松一些,但从她那不时流露出忧虑神色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其实她自己心中同样也是忐忑不安。
两人一路沉默不语,终于来到了族长家那扇朱红色的大门前。李庄停下脚步,抬头望着眼前这扇高大而庄重的门,心中不禁涌起一阵紧张。他深深地吸了口气,仿佛想要把内心的不安都压下去一般,然后抬起手,轻轻地叩响了门上的铜环。
清脆的敲门声在寂静的街道上传得很远,不一会儿,门后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随着“吱呀”一声,门缓缓打开,一位白发苍苍、面容慈祥的老者出现在他们面前。只见这位老者身穿一袭素色长袍,腰系一根黑色腰带,虽然年事已高,但双目依然炯炯有神,透露出一种威严与睿智。毫无疑问,此人便是族长。
族长看到站在门外的李庄母子,先是微微一愣,似乎对他们的到来感到有些意外。但很快,他脸上便浮现出热情的笑容,连忙伸手将他们迎进屋内。
走进院子,穿过一条幽静的小径,三人来到了宽敞明亮的正堂。正堂内布置得简洁大方,四周摆放着几把雕花太师椅和几张古色古香的茶几。李庄和杨氏小心翼翼地在椅子上坐下,而族长则微笑着走到主位上坐定。
此时,族长目光如炬地注视着李庄母子,眼神中带着几分疑惑。过了片刻,他率先打破沉默,轻声问道:“你们今日前来,可是有什么要紧之事?”听到族长的问话,李庄心头一紧,下意识地看了看身旁的母亲。只见母亲杨氏紧紧握着衣角,脸色略显苍白。犹豫再三之后,李庄终于鼓起勇气,张开嘴巴准备回答族长的问题。然而,话到嘴边,他的嘴唇却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起来,一时间竟不知该从何说起。
杨氏见儿子如此窘迫,心下一横,咬了咬牙,站起身来对着族长说道:“族长啊,今日我们来此,确实是有一件天大的事情要向您坦白。”说完,她稍稍停顿了一下,整理了一下思绪,随后便将李庄归来的经过,以及当年所发生的那些令人痛心疾首的往事,毫无保留地一五一十地讲述给了族长听。
族长听完之后,原本平静如水的面庞瞬间像是被乌云笼罩一般,变得阴沉无比,凝重之色溢于言表。只见他紧紧地皱起眉头,两条眉毛仿佛扭结在了一起,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纹。他就这样陷入了长久的沉思之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整个房间里安静得只能听到众人轻微的呼吸声。
终于,在过了好一会儿之后,族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然后用一种低沉而缓慢的语调开口说道:“此事的确极为棘手啊!它不仅关系到咱们家族的声誉,更涉及到家族一直以来所遵循的规矩。但是,事已至此,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想出一个妥善周全的解决方案来才行。”
坐在一旁的李庄听闻此言,赶忙抬起头来,目光直直地望向族长。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丝期待与渴望,就好像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急切地说道:“族长,我们心里也清楚这件事情实在是太难办了,但还是希望您能够大发慈悲,帮我们指点一下迷津,给我们指出一条可行的道路啊。”
族长微微颔首,表示理解李庄此刻的心情。然而,他并没有立刻回应李庄的请求,而是再次闭上眼睛,继续思考起来。又是一小段沉默过后,族长终于睁开双眼,再次缓缓说道:“依我个人来看,既然李青和美娘二人如今已然有了夫妻之实,而且李庄你自己也心甘情愿地想要成全他们俩这段姻缘,那么不如这样——你亲自写下一封休书,将美娘休掉,然后再让李青和美娘重新举办一场盛大的拜堂成亲仪式。当然,这场仪式一定要当着全体族人的面举行,如此一来方可堵住悠悠众口,以正视听。至于李庄你嘛,如果愿意留在家里生活,那咱们就尽快为你张罗一门新的亲事,让你重新迎娶一房媳妇,安安稳稳、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可若是你心中另有打算,想要出去外面闯荡一番事业,咱们李家自然也是不会横加阻拦的。”
李庄和杨氏听完族长所说的话后,不禁频频点头,表示完全认同族长的看法。只见李庄双手抱拳,朝着族长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恭敬地说道:“多谢族长指点迷津,晚辈定当谨遵您的教诲,就按照您的意思去办理此事。”
说罢,在族长有条不紊的安排之下,李家上下立刻忙碌起来,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李青与美娘的盛大婚礼。这个消息仿佛一阵春风迅速传遍了整个村庄,顿时让原本宁静的小村变得热闹非凡。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村民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的身影。
有的人感慨命运多舛、世事难料;有的人则真心实意地为这对新人即将步入婚姻殿堂而欢欣鼓舞;还有些人心怀怜悯,对李庄所经历的种种不幸遭遇深表同情。然而,无论众人持有何种态度,这场婚礼已然成为了全村瞩目的焦点。
夜幕悄然降临,李家宅院里灯火辉煌、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喜庆氛围。宽敞开阔的院子当中整齐地摆放着一张张精致的桌椅,每张桌子上面都铺满了琳琅满目的丰盛菜肴。一盏盏大红色的灯笼被高高悬挂起来,宛如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散发出柔和而又温暖的光芒,将人们那一张张充满喜悦的脸庞映照得格外清晰。
此刻,李青与美娘身穿着华丽的大红喜服并肩而立,静静地站立在堂屋前方。他们二人手牵着手,彼此深情凝视对方,脸上绽放出如春花般灿烂的幸福笑容。而李庄则默默站立在一侧,他的目光先是落在李青和美娘身上停留片刻,眼神之中虽然流露出一丝丝难以掩饰的落寞之情,但很快便被一种豁达和释然所取代。
婚礼现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好不热闹。在这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一场盛大而隆重的婚礼拉开了帷幕。李青身着一袭鲜艳的喜服,英姿飒爽;美娘则身披华丽的嫁衣,娇俏动人。在全族人的注视与祝福下,他们手牵着手,缓步走向礼堂中央。
“一拜天地!”伴随着司仪高亢激昂的喊声,李青和美娘二人满怀虔诚之心,缓缓弯下腰去,向着苍茫大地、浩瀚苍穹恭敬行礼。这一刻,仿佛时间都为之定格,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们彼此以及那庄重的仪式。
“二拜高堂!”两人闻声而动,转过身来,面向端坐在上首的杨氏。杨氏面带慈祥的笑容,眼中闪烁着欣慰的泪花。她静静地凝视着眼前这对新人,心中感慨万千。李青和美娘恭恭敬敬地向杨氏行了大礼,感谢她多年来的养育之恩。
“夫妻对拜!”终于迎来了最关键的时刻,李青和美娘面对面而立,四目相对,目光交汇之处,似有千言万语在流淌。他们深深地鞠下一躬,彼此行礼,表示从此结为夫妻,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礼毕之后,两人情不自禁地伸出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仿佛要将这份深情永远铭刻在心间。
婚宴之上,觥筹交错,宾主尽欢。人们尽情享受着这欢乐祥和的氛围,推杯换盏之间,笑声此起彼伏。亲朋好友们纷纷站起身来,手持美酒,向李青和美娘敬酒,口中说着真挚的祝福语:“愿你们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祝你们早生贵子,儿孙满堂!” 面对大家的热情祝愿,李青和美娘一一回敬道谢,脸上洋溢着幸福甜蜜的笑容。
此时,李庄也端着酒杯,迈着稳健的步伐来到了弟弟和弟媳面前。他微微一笑,眼神中充满了兄长对弟妹的关爱之情,缓声道:“弟弟,弟媳,今日乃你们大喜之日,哥哥在此祝你们幸福美满,恩爱一生。”说罢,仰头一饮而尽杯中酒。
李青和美娘感动不已,赶忙也举杯饮下,回应道:“多谢大哥!”一时间,亲情、友情、爱情交织在一起,让这场婚礼变得更加温馨美好。李青接过酒杯,眼中满是感激,说道:“大哥,谢谢你的成全。以后你若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美娘也在一旁说道:“大哥,希望你也能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李庄笑着点了点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之后,李庄只觉脑袋开始变得晕乎乎的,眼前的景象也逐渐模糊起来。他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缓缓地朝着院子走去。
此刻,皎洁的月光宛如一层轻纱般静静地洒落下来,给整个庭院都披上了一层银辉。那如水的月色轻柔地抚摸着李庄的身躯,仿佛要将他心中所有的疲惫与忧愁都一并带走。
李庄停下脚步,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微凉的夜风吹拂着他的面庞,带来丝丝清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和泥土的气息,让他感到无比惬意。就这样,他沉浸在这夜晚独有的宁静之中,享受着片刻的安宁。
就在此时,一阵轻盈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李庄睁开眼睛,转头望去,只见琉璃正迈着优雅的步伐朝自己走来。她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如梦似幻,美丽动人。
琉璃来到李庄身边后停住脚步,关切地问道:“李大哥,你还好吗?”声音轻若蚊蝇,但却清晰地传入了李庄的耳中。
李庄微微一笑,看着琉璃那张清丽脱俗的脸庞,柔声回答道:“我没事,只是有些感慨罢了。这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风风雨雨,如今总算是尘埃落定了。”说罢,他不禁长长地叹了口气。
琉璃微微颔首,表示理解地点了点头,然后安慰道:“是啊,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无法改变。但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大好的未来等待着你去开拓呢。我相信以你的才华和能力,一定能够在这个世界上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广阔天地!”
李庄看着琉璃,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说道:“琉璃姑娘,此次多亏有你在旁出谋划策,否则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琉璃微微一笑,说道:“李大哥不必客气,这也是我应该做的。我们相识一场,也算是有缘。”
两人正说着,族长走了过来。他看着李庄,说道:“李庄啊,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是留在家中,还是外出闯荡?”李庄想了想,说道:“族长,我想出去闯闯。男儿志在四方,我不想就这样碌碌无为地过一辈子。”
族长点了点头,说道:“好,有志气!既然你决定了,我们李家也会全力支持你。你放心去吧,家中的事有我们照应。”说着,族长从怀中掏出一个包裹,递给李庄,说道:“这里面有些盘缠,你拿着,路上用。”
李庄接过包裹,心中满是感激,说道:“多谢族长!”这时,琉璃也说道:“族长,之前您答应的粮食,不知……”族长笑着说道:“姑娘放心,我李某人说话算数。明日一早,我便让人将粮食送到你们指定的地方。”
第二日清晨,阳光洒满了整个村子。李庄背着行囊,与琉璃站在村口。他回头看了看生活多年的村子,心中满是不舍。这时,杨氏、李青和美娘赶了过来。杨氏拉着李庄的手,眼中满是泪水,说道:“庄儿,你此去一定要保重身体,记得常给家里写信。”李青也说道:“大哥,你放心,家里有我照顾。你在外面要是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我们。”美娘也在一旁叮嘱道:“大哥,出门在外,要照顾好自己。”
李庄看着他们,心中感动不已。他说道:“娘,弟弟,弟媳,你们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们也要好好的。”说完,他又看了看琉璃,说道:“琉璃姑娘,那我们走吧。”琉璃点了点头,两人转身,踏上了归秦之路。
在他们身后,杨氏、李青和美娘一直站在村口,目送着他们的身影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道路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