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处长,不妨直接告诉您,我们黑市能办到现在,并且还能一直安然无恙,那是在上头有人的!”
郭大林一口喝光杯中酒后,凑到马又新耳边小声的解释起来,说话间还夸张的用手指了指天花板。
“说实话,您每个月出给我的物资实在是太少了,要不是看在这顿饭上,我都懒得掺合!”
马又新原来生活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沪市,原本以为在沪市能混的风生水起,换到四九城也照样。
只是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黑市,背后的关系能错综复杂到这样,暗叹一句 后,马又新只能放低姿态。
“既然郭兄弟能赏脸赴宴,那就一定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还请兄弟明示!”
最开始郭大林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毕竟做生意都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
如今遇见马又新这个冤大头,郭大林不狠狠的宰他一刀都对不起黑市话事人的名头。
“马处长您也知道,这天子脚下的四九城能人辈出,就您出给我的这点东西,人家想搞来只是分分钟的事,不过嘛。。。。”
郭大林最后这一句转折故意拉长了声音,连带着马又新的心脏也被提了起来。
但马又新怎么说也是个处级干部,自然不会上赶着热脸贴人家冷屁股,一时间双方谁也没有率先开口。
眼见气氛就这么僵持起来,郭大林也不尴尬,深深的吸完最后一口香烟后,若无其事的看向马又新。
“早就听说轧钢厂福利好,冬天就连普通工人都能吃上西红柿黄瓜这种反季节蔬菜,只要马处长能提供一些,那之前商量好的粮食这些不仅照单全收,价钱还能再多给您一成!”
听到郭大林的要求,马又新并不感到意外,却也没有第一时间答应下来。
如今东城区轧钢厂能提供反季节蔬菜,就算不是人尽皆知,那也或多或少的听说过。
如果黑市里突然出现大量的反季节蔬菜,那么就算是傻子也能想到轧钢厂有人倒卖国家物资。
“蔬菜不可能给你很多的,到时候出事了,你孤家寡人的一拍屁股跑了,我怎么办?倒是细粮我可以每月多出一些。”
去年冬天,郭大林负责的黑市零散的收到了一些西红柿,物以稀为贵,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出于商人的敏感,郭大林一直在调查东西的来源。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番的走访外加金钱开路,郭大林终于知道了位于方庄的蔬菜基地和房山的西郊农场。
可惜的是人微言轻的郭大林连门都没进去,就连背后之人出面,得到的结果也是如此,无奈之下郭大林只能将目光投向轧钢厂。
郭大林能通过层层算计成功搭上马又新,自然对其性格、习惯等了如指掌,察觉到马又新害怕担责后,郭大林当机立断的转变了思路。
“马处长,您看这样行不行,您每月提供一千斤蔬菜,如果害怕被人察觉,那可以分成四批给我,这样既不会引起注意,也能保证双方安全,万一我的黑市被公安端了,那我们也可以说是从工人手里收的!”
郭大林的方案虽然让马又新异常心动,但他还是觉得数量有些庞大,最终经过二人的一番拉扯,马又新决定每月提供400斤蔬菜。
“老马,你这么干是不是有些冒险了?万一你出事了,那我和孩子该怎么活下去?”
郭大林离开后,全程充当吉祥物的马夫人终于开口说话了,只是一张嘴满满的都是对马又新的担忧。
“放心吧,当初咱们在沪市的时候不也是这么干的吗!你呀,只需要帮我守好大后方就行!”
—————————
时间转眼过去了半个月,期间马又新与郭大林成功的交易了两次,本就奇货可居的反季节蔬菜,在黑市中更是卖出了天价。
再加上还出手了许多猪肉,渐渐的,看着好似大风刮来的大黑拾,马又新的胆子也愈发膨胀。
这天又到了双方约定好交易的日子,就在马又新幻想着躺在钞票堆积成的大床上时,食堂王主任一脸严肃的敲响了办公室大门。
“马处长,现在仓库里的粮食只够一个礼拜的量了,您看计划外的物资什么时候能入库?”
进门后王主任公事公办的汇报起情况,只是眼看着都快火烧眉毛了,王主任却一点也不着急,好似事不关己一样。
“什么?!”
王主任吐字清晰,每个单独的字都能听懂,但将其全部链接起来,马又新好像在听外语。
“什么叫猪肉只够一个礼拜的量?猪肉没了你不去找采购科要,跟我说有什么用?难道我还能给你养两头不成?”
此刻的马又新慌乱无比,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甩锅,可惜的是王主任表示我是不粘锅。
“马处长,您这话说的就新鲜,什么叫跟你说有什么用?你是我顶头上司,还是后勤处的处长,猪肉没了不和你说和谁说?还他妈找采购科要,你怎么不让我跟肉联厂要呢?”
听到马又新这离谱的言论,王主任好悬没被气死,立马换了一副面孔,当面回怼了过去。
“我呸,什么东西,就这还想和荀遇斗?”
负气走出马又新办公室,王主任越想越气,嘴里骂骂咧咧的同时,脚步却向着采购科走去。
果不其然,王主任刚与负责计划外物资的三科科长通完气,前来请人的办事员就如约而至。
因为提前得知消息,进入马又新办公室,三科科长直接来了个先发制人。
“马处长,听说仓库里的肉食只够吃一个星期的了,请马处长放心,虽然采购三科的每个人都超额完成了任务,但为了能让工人同志们吃好,回去我就给他们开会,保证下个月再接再厉!”
三科科长虽然嘴上说着下个月再接再厉,但态度却是十分明确,那就是采购三科全部人员都完成了任务指标,黑锅扣不到采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