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时、王勇和张老二三人背着四幅画轴,脚步匆匆地走进了西安城郊一家毫不起眼的小旅馆。三人一进房间,便迫不及待地将画轴放在那张略显破旧的木桌上。
艾时的双手有些颤抖着,生怕力度过大损坏了画轴,轻轻解开其中一个画轴的系带。随着画轴缓缓展开,一幅如梦如幻的画面映入眼帘。画中,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矗立在云雾缭绕的山间,宫殿的飞檐斗拱错落有致,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宫殿前,一位身着锦袍的男子手持酒杯,身姿飘逸,正对着眼前的美景举杯畅饮。男子的眼神中透着豪迈与洒脱,仿佛世间万物皆在他的掌控之中。
在画面的左下角,是李白那独树一帜的落款——“太白”。字体奔放不羁,笔画粗细不均,却又充满了一种独特的韵律。落款旁,一方朱红色的印章格外醒目,印文为“谪仙人”。印章的颜色虽然已经有些黯淡,但依旧能清晰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仿佛在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画的空白处,是李白的《清平调·其一》,字迹犹如行云流水,笔锋刚劲有力,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情感。
王勇和张老二也各自打开了一幅画轴。一幅画的是滔滔江水奔腾不息,江面上一叶孤舟顺流而下,舟上的人昂首挺胸,极目远眺,配的是《早发白帝城》;另一幅则是描绘了静谧的山林,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一位诗人席地而坐,仰头望月,对应的是《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每一幅画都栩栩如生,与诗中的意境完美融合,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李白生活的那个时代。
三人满心欢喜,以为这下会大赚一笔。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的打击。他们联络上几个买家。买家们来到旅馆房间,小心翼翼地展开画轴。起初,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光芒逐渐被疑虑所取代。其中一个买家皱着眉头,仔细端详着画轴,良久才开口说道:“这画和字看着确实有几分古朴的韵味,可李白的真迹太罕见了,谁也不敢保证这就是真的。万一收了赝品,那损失可就大了。”其他买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最终,他们都带着遗憾的神情离开了。
无奈之下,三人决定花一些钱找西安的资深文物专家鉴定,希望专家能给出一个鉴定书。他们带着画轴,满怀期待地来到专家们的工作室。专家们看到画轴,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讶与好奇。然而,当他们询问画轴的来源时,艾时三人只能含糊其辞地说是帮朋友拿过来鉴定。专家们虽然心存疑虑,但还是认真地开始鉴定。他们戴上手套,拿着放大镜,仔细地观察着画轴的每一个细节,从纸张的纹理、墨迹的渗透程度,到印章的材质和印文的风格。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每一位专家都给出了同样的结论:虽然能看出纸和字都是老的,但他们也从未见过真正的李白真迹,所以无法确定这四幅画轴就是李白的真迹。
最后,一位姓李的文物专家看着他们,语重心长地说:“想要确定这是不是李白的真迹,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现在仅存世的一幅李白真迹在四九城故宫博物院,要是能把故宫那幅真迹借出来,找一个笔迹鉴定专家,对比一下笔迹,就能真相大白了。”艾时三人听后,心中一沉。他们心里明白,故宫的那幅真迹岂是那么容易借出来的,就算真的借出来了,找笔迹鉴定专家鉴定,这件事肯定会闹得满城风雨,到时候,有关部门肯定会追查画轴的来源,一旦被发现他们的行径,画轴不仅会被没收,他们三人也会面临无法想象的后果。
他们心里清楚这四个画轴是李白的真迹,却毫无办法。艾时坐在旅馆房间的床边,眉头紧锁,沉思良久后说:“既然这画轴我们在内地暂时不能变现,联络一下马恩华试试看,毕竟咱们还救了他的命。”王勇疑惑地说:“老马不是在陕西吗?”艾时摇了摇头说:“他只在陕西又做了一些生意,深圳才是他的大本营。”
艾时拿起电话,拨通了马恩华的号码。电话那头传来马恩华调侃的声音:“哎呦!老弟你怎么又有闲空给我打电话?那几幅画没少赚吧?”艾时苦笑着说:“想卖都没人敢要呀,你有没有认识的藏家?”马恩华听后,沉默了片刻说:“原来是这样,我香港倒是认识了一个实力比较雄厚的藏家柳老板,不过他从不来内地收货,我之前跟他合作都是直接去香港,你们来深圳,我安排船送你们去香港,我告诉你们地址你直接去提我马恩华就行。”
艾时三人听后,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他们收拾好行李,几经辗转,来到了深圳。在马恩华的安排下,他们偷偷登上了一艘破旧的小渔船,在夜色的掩护下,偷渡到了香港。当他们踏上香港的土地,眼前的繁华景象让他们目瞪口呆。高楼大厦直插云霄,街道上车水马龙,霓虹灯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芒,与他们生活的内地城市截然不同。
他们没敢多耽搁,直接去了香港九龙城区一个靠海边的海景别墅。到了别墅门口,艾时上前按下了门铃。不一会儿,一位身着黑色西装的管家走了出来,他面容严肃,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惕。艾时连忙说:“我们是内地马恩华介绍过来的。”管家听后,微微点了点头,回身走了进去。
过了一会儿,管家再次出来,微笑着说:“里面请。”艾时三人走进了别墅,瞬间被眼前的豪华景象震撼了。别墅内部是典型的古典中式风格,宽敞的大厅里,摆放着一套古朴典雅的红木家具,每一件家具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线条流畅,工艺精湛。墙上挂着一幅幅名家字画,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天花板上,一盏华丽的水晶吊灯洒下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房间。地面是由光洁的大理石铺成,倒映着吊灯的光芒,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
在管家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了会客厅。会客厅里,一位五十多岁的男人正站在窗前,静静地欣赏着窗外的海景。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过身来。只见他身着一件剪裁得体的中式长袍,面料上乘,质感十足。长袍上绣着精致的暗纹,在灯光的映照下若隐若现。他的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面容白皙,眼神深邃而有神,透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儒雅气质。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几位就是马恩华介绍来的朋友吧?”男人微笑着说道,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我是柳逸尘,幸会幸会。”说着,他走上前来,与艾时三人分别握手。他的手温润而有力,握手的力度恰到好处,让人感受到他的真诚与热情。
握手完毕,柳逸尘示意大家坐下。管家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香茗,茶香四溢,瞬间弥漫了整个会客厅。艾时从背包里拿出四幅画轴,小心翼翼地在桌面上展开。柳逸尘的眼神立刻被画轴吸引,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精致的放大镜,开始仔细地观察每一幅画。
柳逸尘看得十分专注,他的眼神在画轴上不停地移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时而微微皱眉,时而轻轻点头,脸上的表情随着观察的深入而不断变化。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整个会客厅里安静得只能听到放大镜与画轴轻微摩擦的声音。艾时三人紧张地坐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他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柳逸尘,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忐忑。
将近两个小时后,柳逸尘终于抬起头来。他轻轻地放下放大镜,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四幅画,不管是不是李白的真迹,我全要了。”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一口价,五百万。”
艾时心中一喜,但他还是努力保持着镇定。“成交!”他果断地说道。双方再次站起来握手,这一刻,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柳逸尘走到靠在墙角的一个抽屉前,打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张现金支票,递给了艾时。艾时接过来,看了一眼,然后递给了王勇。王勇打开背包,拿出一个笔记本,把支票夹到了笔记本内。
从柳逸尘家里出来后,三人坐上出租车,找到了一家内地人开的旅馆住下了。艾时对王勇和张老二说:“我们来一次香港也不容易,要不咱们出去转转?”王勇和张老二都表示很累了,要休息。艾时一个人走出旅馆,来到了一个步行街。
步行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各种和内地不一样的小商小贩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艾时穿梭在人群中,看着街边的商品,品尝着不一样的小吃,感受着香港独特的风土人情。他的心情格外舒畅,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到了很晚,艾时才回到旅店。当他远远地看到旅店门口闪烁着的警灯时,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立刻警惕起来,躲到了一旁。一个多小时后,警车终于离开。艾时装作若无其事的走进旅店,老板娘一看到他,立刻跑了过来。
“你总算回来了,出事了!”老板娘焦急地说道。“你们那两个人打起来了,那个姓张的把姓王的杀了!”
“啥?杀了?”艾时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的脑袋瞬间一片空白,仿佛被一道惊雷击中。他呆呆地站在原地,心中充满了震惊与恐惧。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