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自己心里清楚,要不是机缘巧合,自己根本娶不到宋知夏这样的媳妇儿。宋建军要是看不上自己,那可太正常了。
设想一下,要是将来有哪个穷小子敢把汤圆给哄走了,他估计连杀人的心都有。
而且在宋建军眼里,自己估计连穷小子都不如,毕竟人家可嫌弃自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难得看到他如此窘迫的样子,宋知夏辛苦忍笑。怕他想太多,还得好言好语安慰他。
“放心吧,我爸他还挺好相处的,应该也不会挑你的毛病,谁让他女儿看上你了呢?他除了认账,也没别的办法了。”
听她这么说,江河忍不住高兴起来,捧着她的小脸在唇上用力嘬了一口。
“媳妇儿你真甜!”
宋知夏被他弄的有些不好意思,含羞嗔了他一眼,看的江河恨不得连饭都不吃直接上炕。
不过他扛得住饿,媳妇儿和闺女可都不能挨饿呀!这么想着,他快步朝着灶房去了。
“我去炒菜!马上就能吃饭!”
看他恨不得小跑起来的猴急样儿,宋知夏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实在没忍住吃吃笑了起来。
江河买的火车票是腊月二十七的,腊月二十五这一天,他忙完了一年的工作,早早的回到了家。
先把一只鸡给四奶送过去,又拎着一只鸡和一瓶酒往老房子那边去,今年他们不在家过年,提前把酒送过去,过年的那天江海和江洋可以陪着江大强一起喝两杯。
王桂香接过东西,又抱怨了几句他乱花钱之类的。
“你们自己还有没有?现在圆圆能吃东西了,应该多给她做点好吃的,我们这把年纪了,吃什么都一样。”
她虽然和宋知夏有了隔阂,但是汤圆是她的亲孙女,是江河唯一的孩子,总归还是关心的。
“我们今年不在家里过年,就没准备那么多吃的。你和爹别省着,汤圆有我们呢!”
一听这话,王桂香一下子就炸了。
“你说什么?不在家过年?那你们去哪里过年?”
“去南城,夏夏几年没回去过了,我陪她回去看看。”
王桂香还要说话,却被江大强抢了先,怕她又说出什么不好听的话。
“应该的,你媳妇嫁进来也有几年了,正好趁着你有时间,一起带孩子回去看看。不过汤圆还小,你们路上小心点。”
有了上次的教训之后,江河也不敢再掉以轻心。听了江大强的话,连连点头答应。
“知道,会注意的。爹,娘,我们过了年就回来,你们别担心。”
江大强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王桂香见他们父子俩三言两语的就把事情定了下来,更不高兴了。
“那么远,你们说去就去了?要是路上出了事怎么办?老三,你跟我说实话,是不是你媳妇心里还在跟我生气,所以才闹着要去娘家过年的?”
江河一个大男人,本来心思就没那么细腻,他更没想到,本来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到了王桂香这里,居然能发散到这个程度。
“娘!你说什么呢?真没有~本来是打算秋收结束那会儿去的,后来不是赶上家里出事了吗?所以我才和夏夏商量着等过年的时候去的。
你想想看,算上没结婚的时候,她来咱们这儿都四年多了,也就那年回去过一次,怎么可能不想家?而且她姥姥年纪也大了,很应该回去看看老人家。”
听到江河这么说,王桂香才勉强信了。“那你们路上注意安全,这大冷天的,一定要多给汤圆穿点衣服,别冻着她了!还有,千万别让她离了你跟前,我听人说外面有好多专门偷孩子的,真是丧良心!”
不管王桂香说什么,江河全都点头答应了,儿行千里母担忧,当初他头一回去部队的时候,王桂香也是唠叨了半天。
到了腊月二十七的一大早,一家三口吃了早饭,就大包小包的准备出发了。王桂香赶着拿了几个馒头过来,难得的用的纯白面。这还是之前江河送过去的,他们自己一直没舍得吃。
“我一早起来蒸的,还热乎着,你们拿着路上吃!听说火车上的饭菜卖的可不便宜,还是自家做的实惠,别去花那个冤枉钱!”
江河有些犹豫的看看宋知夏,原本两个人是打算路上买着吃的,家里不管带什么上车,最后都是冷冰冰的,这大冬天的,吃冷的可不好受。
宋知夏看着王桂香手上的白馒头,知道这是特意给他们做的,心里忍不住有些触动,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伸手接了过来,轻轻的说了一声“谢谢”。
王桂香也不大自在,但是她说不出什么好听的话,只好干咳了一声,故意粗声粗气的。
“都是一家人,谢啥?行了,不耽误你们赶火车了,快走吧,把圆圆包严实点!”
一路上,宋知夏的心情都有些复杂,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评价王桂香这个人了。
你要说她坏吧,那也算不上,毕竟她真心实意的对儿孙好,平时自己这里省一点那里抠一点,最后都省给儿孙了。
但是你要说她好吧,她之前说的那些难听话,在宋知夏看来,都是她心里的真实想法。哪怕过了那么久,只要一回想起来,宋知夏还是忍不住气愤。
最后,宋知夏默默的叹了口气,心想:既然远不了也近不了,那就这样吧,大家客客气气的过下去,反正以后也不会经常见面,为了江河和汤圆,她愿意和王桂香维持着表面上的和气。
人生中本来就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无奈,也不差这一星半点的。
跟宋知夏一路上的沉默不同,汤圆小朋友好像知道要出远门了,一路上格外的兴奋。每次宋知夏替她把脑袋蒙起来,她就会马上有把小脸给露出来。
如此反复了几次,宋知夏终于被她给打败了,只好拿围巾把她的头和下半张脸都给严严实实的围住,只留下一双大眼睛骨碌碌的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