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凌轩凯旋而归,盛启王朝举国欢庆,百姓们夹道欢迎,皇宫内更是大摆筵席,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夜凌轩身着华丽的龙袍,坐在主位上,苏瑶则陪伴在侧,二人接受着群臣和嫔妃们的祝贺。
然而,在这一片热闹祥和的背后,却隐隐涌动着新的暗流。一些大臣表面上对夜凌轩歌功颂德,背地里却开始盘算着如何在战后的利益分配中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好处。后宫之中,虽然大部分嫔妃真心为皇上和皇后感到高兴,但仍有个别心思不纯之人,嫉妒苏瑶的地位,想着如何找机会打压她。
筵席上,一位新晋的大臣,名叫赵德荣,起身敬酒道:“皇上此次亲征,大获全胜,实乃我盛启之福,我等臣民之幸。只是战后百废待兴,臣以为应加大赋税,以充实国库,重建边疆。”夜凌轩听后,微微皱眉,还未等他开口,苏瑶便轻声说道:“赵大人,如今边疆百姓刚经历战火,本就生活困苦,若再加大赋税,恐会民不聊生,激起民怨。皇上向来仁厚,定不会行此举措。”
赵德荣心中一紧,他本想借此机会讨好一些权贵,从中渔利,没想到却被苏瑶当场反驳。他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又堆起笑容,说道:“皇后娘娘所言极是,臣考虑不周。只是国库空虚,若无足够的钱财,这战后重建恐难以顺利进行啊。”
夜凌轩看了看苏瑶,又看了看赵德荣,说道:“赵爱卿,朕明白你的担忧。但朕已决定,战后不仅不会增加赋税,反而会减免边疆百姓的赋税,让他们能够休养生息。至于国库的问题,朕自会想办法解决。”赵德荣听后,心中虽有不满,但也不敢再言语,只得退下。
筵席结束后,夜凌轩和苏瑶回到寝宫。夜凌轩坐在榻上,揉了揉额头,说道:“皇后,今日赵德荣的提议,让朕心中有些担忧。这些大臣中,不知还有多少人存着这种不顾百姓死活的心思。”苏瑶走到夜凌轩身边,轻轻为他按摩着肩膀,说道:“皇上,如今局势复杂,这些大臣们各怀心思也是难免。我们只需坚守本心,为百姓谋福祉,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终会露出马脚。”
夜凌轩点了点头,将苏瑶的手握住,说道:“有皇后在朕身边,朕便安心许多。只是这后宫之中,恐怕也不会太平。”苏瑶叹了口气,说道:“臣妾明白,那些嫉妒臣妾的嫔妃,定会找机会生事。臣妾会小心应对的。”
果然,没过几日,后宫中便传出了谣言。说苏瑶在战争期间,与楚逸尘暗中往来密切,甚至有书信传递。这些谣言很快便传到了夜凌轩的耳中。夜凌轩心中虽然相信苏瑶,但听到这些谣言,心中还是难免有些不悦。
这日,夜凌轩来到凤仪殿,脸色阴沉。苏瑶看到夜凌轩的样子,心中一紧,问道:“皇上,可是发生了什么事?”夜凌轩看着苏瑶,说道:“皇后,最近后宫中流传着一些关于你和楚逸尘的谣言,你作何解释?”
苏瑶心中一阵委屈,说道:“皇上,臣妾与楚逸尘之间,只有合作抗敌的情谊,绝无任何私情。那些谣言,定是有人故意造谣生事,想要破坏臣妾与皇上之间的感情。”夜凌轩看着苏瑶的眼睛,试图从她的眼神中找到一丝说谎的痕迹,但他看到的只有坚定和委屈。
夜凌轩心中的不悦顿时消散了许多,他叹了口气,说道:“皇后,朕相信你。只是这些谣言传得厉害,若不加以制止,恐怕会影响你的声誉,也会让朝堂和后宫人心惶惶。”苏瑶点了点头,说道:“皇上,臣妾明白。臣妾会想办法找出造谣之人,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
苏瑶开始暗中调查谣言的源头。她发现,这些谣言最初是从一位名叫柳嫔的嫔妃宫中传出来的。苏瑶心中冷笑,她早就知道柳嫔对自己心怀不满,没想到这次竟然使出了如此下作的手段。
苏瑶将柳嫔召到凤仪殿,柳嫔心中有些害怕,但还是强装镇定。苏瑶看着她,冷冷地说道:“柳嫔,你可知罪?”柳嫔跪在地上,说道:“皇后娘娘,臣妾不知犯了何罪。”苏瑶将调查到的证据扔到她面前,说道:“这些证据表明,是你在后宫中散播关于本宫与楚逸尘的谣言,你还有何话可说?”
柳嫔看到证据,脸色顿时变得苍白,她知道自己无法抵赖,只好哭着说道:“皇后娘娘,臣妾是一时糊涂,被嫉妒冲昏了头脑。臣妾嫉妒娘娘的地位,也嫉妒娘娘与皇上的感情,所以才做出了这种错事,还望娘娘饶命。”
苏瑶看着柳嫔,心中有些不忍,但她知道,若不加以严惩,后宫中还会有其他人效仿。于是,她说道:“柳嫔,你身为嫔妃,不思为后宫表率,反而造谣生事,破坏本宫与皇上的感情。本宫念你是初犯,从轻发落,将你降为答应,禁足三个月,你可服罪?”
柳嫔听后,连忙磕头谢恩,说道:“臣妾服罪,多谢娘娘开恩。”苏瑶看着柳嫔离去的背影,心中叹了口气。她知道,这后宫的争斗永远不会停止,但她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护后宫的安宁。
而在朝堂上,夜凌轩也开始着手整顿吏治,清除那些心怀不轨的大臣。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盛启王朝真正走向繁荣。夜凌轩和苏瑶,这对帝后,在这复杂的局势中,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着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