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一代人未完成的使命,将由另一代人继续。】
......
......
[从成吉思汗开始,经窝阔台,蒙哥再到忽必烈,历三代共七十余年,蒙古人建立的元帝国,终结了各据一方的分裂局面。]
[继隋唐之后,再次实现了华夏的大一统。]
......
[董仲舒第二个击中刘彻的词语,便是大一统。]
[继续推行‘强干弱枝,消除诸侯’的政策。]
[实现国家领土和权利的完整统一。]
[这是秦汉以来的大趋势。]
[春秋中,隐喻的‘大一统’三字,更被董仲舒提炼为‘天地永恒’的原则,‘古今共通’的道理。]
......
[长久以来,华夏人一直坚守着一个共同的理念。]
[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国家。]
[即使在漫长的分裂时期。]
[‘华夏’的观念,依然经久不衰。]
......
【老子和孔子双星闪耀!】
......
[他们站在华夏思想史的原点,成为后来者仰望的高山。]
[就在那个伟大的时代。]
[在亚洲东部的华夏。]
[老子和孔子双星闪耀。]
[由孔子和老子阐发的华夏原生思想,沿着星河变幻的轨迹向前演进。]
[深深的影响了后世华夏两千年。]
......
[南宋,]
[被后人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时期。]
[一批学者,带着各自的思想沉淀,走上历史舞台。]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自宋以来,高扬的理学,下沉到市井乡野的儒家文化,更进一步融入了华夏人的精神基因。]
......
[他们承继了华夏此前一千年的思想和精神。]
[这些思想如同一条亘古不绝的大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好的华夏人。]
[川流不息。]
[不舍昼夜。]
.........
.........
评论区
【大一统是华夏人刻在dNA里的执念。】
【网友1:在我们这一代,祖国必将再次一统!】
【网友2:对,不能留给下一代,问题要在我们这一代解决!】
......
【大一统真的很牛批,难度更是难上加难,如果现在的欧罗巴在过去的某一个时刻实现了大一统得多强啊!!】
【网友1:汉斯猫申请两次大一统了,这不他们都不同意】
......
【儒家,也就干了这么一件有意义的事,大一统这一个核心价值是对每一个站立顶峰之人最大的诱惑。】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之说,他的学说以儒家为中心,综合名、法、道,杂以阴阳五行说,贯穿神权、君权、父权、夫权,形成封建神学体系。其中,“天”是最高的哲学概念,他以天道论为出发点,通过“天人相与”“天人感应”的学说将自然观与社会观相联系,建构了其认识论、人性论等学说。其天道论对西汉时期谶纬神学的流行起到了推动作用。东汉哲学家王充评价其:“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
【近代战争为国牺牲最感触的话就是,我们这一代不拼,不流血,那我们的下一代会付出更多,甚至失去流血的机会。】
【为什么不能出现一个大一统的星球?】
【秦昭襄王打残了六国,秦始皇完成了收割。】
【山河一统,九州归一!】
......
【儒家教人做圣人 道家教人做自己。】
【老子的道让人们强大,而孔子让这种强大内敛,自我束缚。】
【儒墨道法,四种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两千年的精神底蕴。】
【网友1:何止,百家,虽然剩下不多,但何其璀璨】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你能想象这是一个饭都吃不饱的时代人说出的话吗?敬,先贤!!!】
【董仲舒的儒和后世的儒是不同的。】
【春秋初期,孔子和老子各自创办人仁与顺应自然,战国时期涌出了一个个伟大的思想墨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实行民贵君轻,春秋战国时期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是华夏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和第一次思想解放。】
【老子的思想构建了华夏哲学思想的基本框架,儒家思想构建了华夏普世的基本框架,两者缺一不可。】
......
万界时空
若是之前就清朝破防,其他朝代则是就为的沉默。
那么这一次,被点到名字的,确确实实引起了一片哗然。
......
春秋战国
“大统一!”
“儒家?可是儒家并不是大统一!”
“儒家不适合治国!”
“儒家不行,或许是后世那个董仲舒的儒家!”
“董仲舒不是神棍吗?”
“什么神棍,那是神汉,是沟通天地神明的祭祀,想来是他在儒家的道路上更迈进了一步。”
“可若是儒家不行,那后世为何如此推崇?”
“不要忘了,还有老子呢!”
“老子虽然可以治国,但对于我等强国,大国无用。”
“是的,后世好像并不在用他们,若是用他们,那么我们现在就如同后世一样了。”
“虽然如此,但我们还是要养着一些儒家弟子,或对我们有用。”
......
秦朝
儒家闹得贼欢腾。
毕竟后世在怎么夸你秦始皇,你不搞分封怎么能行!
这不符合我们的学问。
再说了,这也不仅仅是我们不乐意。
真以为我们能闹这么大,没有那些贵人做推手嘛?
必须搞分封。
至于董仲舒,他懂个什么儒家儒学。
必须批判。
所以,面对儒家越来越过分的要求,秦始皇眼中寒光闪烁。
他没动手是因为......
他在等。
等扶苏!
他要看看扶苏,能不能下狠手。
天幕都如此了,他若是还不能,那......就换人吧。
这一刻,秦始皇是极其冷静的。
......
汉朝
“呼......”
董仲舒不由的长出一口气。
“太好了,终于帮我洗脱骂名了。”
一想到自己的名声本就不怎好,结果前段时间还被天幕骂成神棍。
若不是修养足够,他就要自杀了。
幸好,天幕给他翻案了。
“‘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这句话,很好嘛。”
随后他起身,冷冷的望向屋外。
在他看不到的地方,是反对他的儒家学子。
“后世盖棺定论的事情,我看看现在谁还敢反对!!”
......
当然,此时最高兴的不是别的,而是宋朝,准确的说是南宋。
“虽然我不懂什么是‘东方的文艺’复兴,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我们说的。另外,后世也承认自宋以来,高扬的理学,下沉到市井乡野的儒家文化,更进一步融入了华夏人的精神基因。”
“这是莫大的赞美,前面还说我们‘宋开文’呢。”
他们被压抑的太久了。
天幕指着他们的鼻子骂。
实在是憋屈。
现如今。
由不得他们不高兴。
对此,已经提炼出这句话的张载,此时越发的受人瞩目。
他们,下意识的忽略视频开头的那段话。
‘从成吉思汗开始,经窝阔台,蒙哥再到忽必烈,历三代共七十余年,蒙古人建立的元帝国,终结了各据一方的分裂局面。继隋唐之后,再次实现了华夏的大一统。’
............
【吾将上下而求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