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扎根在农村了,真的可以大有作为吗?是骗我的?都是骗我的!为什么要骗我!”
时间一点点消磨掉了韩雪曾经的满怀激情,婚姻的现实让她看清了生活的残酷。
每当她抱着女儿,无助地蜷缩在角落里时,心里总是嘶吼着这句话,仿佛在质问命运,也在质问自己。
结婚一年后,19岁的韩雪生下了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丈夫和公婆虽然没说什么,但他们的脸色阴沉得可怕。
韩雪心里也隐隐觉得愧疚,仿佛是自己肚子不争气,辜负了他们的期望。
两年后,21岁的韩雪生下了第二个孩子,依然是个女孩。
这一次,丈夫和公婆连掩饰都懒得做了,再也没有给过她一个笑脸。
婆婆更是变本加厉,每天对着还在月子里的韩雪谩骂不止,指使她洗衣做饭,干各种粗活。
韩雪默默忍受着,任劳任怨,因为她依然觉得,是自己肚子不争气,让他们失望了。
然而,命运并没有因此放过她。
在生下第二个女儿后,韩雪在月子里用凉水洗衣、干重活,身体彻底垮了,再也无法生育。
从此,她在这个家的地位一落千丈。生第一个女儿时,她只是不受待见;生第二个女儿后,她成了这个家的奴仆,不仅要服侍一家人,还要忍受无休止的辱骂;而不能再生育后,她活得连畜生都不如。
可即便如此,韩雪依然咬牙坚持着。
为了两个女儿,她必须坚强地活下去。
然而,活着对她来说,不仅仅是苦难,更是无休止的折磨。
她的皮肤变得粗糙,失去了曾经的光泽;不到三十岁的她,看起来却像是一个四十岁的妇女。在这个家里,她早已失去了尊严,只剩下麻木和绝望。
生活的重压和精神的折磨,像一把钝刀,一点点割裂着她的灵魂。
曾经的理想和激情,早已被现实碾得粉碎。而她,只能在这无尽的黑暗中,苦苦挣扎。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像一束微弱的光,照进了韩雪灰暗的生活。然而,这束光最终却照亮了她的丈夫——安明和。
多年未曾给过韩雪好脸色的安明和,突然对她和颜悦色起来
。韩雪看着态度骤变的丈夫,虽然感到陌生,但内心还是涌起了一丝欣喜。
毕竟,这么多年来,丈夫虽然没有对她破口大骂,却始终冷漠地看着公婆欺辱她,早已让她心灰意冷,对这段婚姻彻底死心。
然而,当她明白安明和突然善待她的原因时,心中那点微弱的期待也彻底熄灭了。
她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少年没出过家门了,甚至连高考的消息都是从安明和口中得知的。
这个消息曾让她心中燃起过一丝希望,但很快她就清醒过来——那些不过是妄想罢了。
一个为了两个孩子苦苦挣扎的已婚女人,还能奢求什么呢?她只希望往后的日子里,磨难能少一些。
高考前的那段时间,韩雪过得异常舒心。
她不用再干繁重的家务,吃得也比以往好得多,因为她重新拿起了书本,开始学习。然而,她学习的唯一目的,却是为了帮助安明和考上大学。
高考那天,韩雪和丈夫一起走进了考场。交卷时,她在自己的试卷上写下了“安明和”的名字。
最终,安明和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
临行前,两人办理了离婚手续。
韩雪终于摆脱了那个让她受尽磨难的家,带着两个女儿在凤凰窝棚村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日子虽然依旧清苦,但她的心却前所未有的轻松。
没有了无休止的辱骂和折磨,她终于可以为自己和女儿们而活。
尽管前路依然艰难,但至少,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平静与自由。
安明和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春城市二轻局家具厂工作。
工作的第二年,他与同在家具厂的一名女工结婚,婚后不久便有了一个儿子。
韩雪得知安明和在春城结婚生子的消息时,内心毫无波澜。
因为安明和的父亲早已不再是大队书记,他们家的风光早已不复存在。
如今,安家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村里四处炫耀儿子的“优秀”,试图找回昔日的荣光。
对韩雪来说,安明和的一切早已与她无关。那一家人,早已从她和女儿的生活中彻底消失。
随着个体私营经济政策的放开,韩雪带着两个女儿搬到镇上,租了一间房子开起了小卖部。
生意出乎意料地红火,挣了些钱后,她干脆把租的房子买了下来,从此在镇上安了家。
几年过去,女儿们渐渐长大。大女儿十五岁,二女儿十三岁,都在镇上的学校念高中。
韩雪每天看着女儿们上学放学,心中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与此同时,安明和在城里的生活并不如意。
工资微薄的他,看到身边不少人下海经商赚了大钱,心里也开始蠢蠢欲动。
他回到村里,向父母提起做生意的想法,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弄些本钱。
然而,父母手头拮据,根本拿不出钱来。安明和只能失望地离开村子。
在镇上等车回春城时,他突然想起在镇上做生意的韩雪,便决定去看看她的近况。
他走到韩雪的小卖店外,远远地观望。
他看到韩雪在店里忙碌的身影,也看到了两个放学回来的女儿。
两个女孩都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容貌清秀,气质出众。安明和心里不禁打起了主意。
他没有回春城,而是转身返回了凤凰窝棚村。
回到家,安明和向父母提起了今天看到女儿的情景,并将自己的盘算全盘托出。
父母听完,纷纷表示赞同。
当晚,安明和没有离开,一家人谋划到深夜,才关灯睡觉。
第二天,安明和的父母突然来到镇上韩雪的小卖部,说是来看孙女。
韩雪心里顿时警觉起来。
女儿们就快放学回来了,她对这两位不速之客的到来充满了戒备。
韩雪一边整理货架,一边应付着他们的问话。
她的态度不冷不热,回答也只是一问一答,丝毫没有多余的寒暄。
她心里清楚,这么多年过去了,安明和一家人从未关心过她和女儿们的生活,如今突然登门,绝不会只是单纯地来看孙女。
她的目光时不时瞥向门外,心里暗暗祈祷女儿们能晚些回来。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放学的钟声还是敲响了。
韩雪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中的动作也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
她只希望,这场突如其来的“探访”能尽快结束,不要打扰她和女儿们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