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乃南阳府的大县,坐拥十二万人口。
当然,这些人口并非都簇拥在县城之中,更多的是星罗棋布般散于周遭的乡村。
在唐县,士绅、乡绅自然也是有的。
若论名气最大、势力最强,且最为富有的士绅,唐县刘家当仁不让。
当今刘家家主的族弟,在朝廷户部担任郎中一职。
郎中乃正五品官职,乍看品级不算高,可要知道地方知府也不过正五品。
虽说同属正五品,其中却也有高低之分。
知府仅仅掌管地方事务,而郎中负责的可是关乎全国的事务,手中权力非同小可。
在户部各司里,郎中承担着具体事务的管理与执行工作。
譬如在民部司、度支部司、金部司、仓部司等不同部门,郎中的职责各有不同。
民部司郎中主管天下户口、土地等事务;
度支部司郎中掌控财政预算与会计核算;
金部司郎中负责货币铸造、金银管理;
仓部司郎中则主抓国家粮食储备和物资仓储。
所以,这看似不太起眼的五品郎中,实则位高权重。
族中出了这般权高之人,在地方行事自然顺畅许多。
这些年,刘氏家族依仗族中有人做了高官,在唐县可谓威风八面。
短短二十年,刘氏家族就从原本一个毫不起眼的乡绅,摇身一变,成了手握唐县三成土地的豪族!
毫不夸张地讲,唐县没了王启武,不过是换个县令的小事。
可要是没了刘家,那绝对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家大业大,人脉又广,消息自然灵通。
唐县陷落不到半个时辰,消息就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速传到了刘家。
刘家坐落于唐县西南方向,家族庄园占地达150余亩,建筑面积两万五千平方米,整个庄园包含十四个部分,有十八个庭院、二十八座楼房,房舍更是多达七百多间。
秋日的骄阳高悬天际,那庄园仿若一头巨兽,静静俯卧在苍茫大地之上,周围群山环绕,像是忠诚的卫士,与庄园遥相呼应。
楼房的琉璃瓦在骄阳的强烈映照下,闪烁着如彩霞般绚烂的光芒,将这座壮丽的庄园装点得仿若人间仙境。
然而,随着唐县陷落的消息传来,这仙境般的氛围瞬间变得压抑至极。
仆人们和家丁们个个眉头紧锁,他们低眉垂首,脸上难掩愁容,脚步匆匆却又透着几分慌乱。
家族祠堂里,此刻更是热闹非凡。
八位男子齐聚于此,其中除了两位看上去较为年轻,约莫四十多岁的模样,其余人皆是头发斑白,或是头发花白的老人。
这些便是刘氏的族老们。
而端坐在祠堂正中的,正是刘氏族长——刘长庚。
他身姿笔挺,气度不凡,浑身散发着威严而又肃穆的气息。
他今年四十三岁,正值壮年,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些许痕迹,却更增添了几分成熟与稳重。
此时,祠堂里一片乱糟糟的景象。
各位族老们个个愁眉不展,有的微微摇头,有的唉声叹气,彼此间低声议论着。
“这贼人也不知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怎么好端端的就冒出这么一股强大的势力。”,一位族老皱着眉头,满脸疑惑地说道,一边说还一边用手轻轻摩挲着下巴上那稀疏的胡须。
“谁说不是呐,若非亲眼所见,谁敢想象会有一支几万人的部队,就这么凭空出现在唐县。”,另一位族老附和着,眼中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说话时还不自觉地张开了嘴,露出了几颗残缺不全的牙齿。
“哎,若是只有几百人,几千人,我刘氏倒是丝毫不惧,招募家丁乡勇,倒也能轻松凑个几千人出来。”
一位身材较为魁梧的族老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言语间透着往昔的豪迈,可随即又无奈地叹了口气,肩膀也跟着耷拉了下来。
“可人家有足足两三万人,还有数千重甲,便是把咱们刘家都卖了,也买不起这么多的装备啊。”,他一边说,一边双手摊开,脸上满是绝望的神情。
“诸位莫要说这些废话了,还是赶紧想想怎么解决当下的困局吧。那伙贼人已经拿下县城,随时都可能杀到咱们这里。”,一位尖嘴猴腮的族老皱着眉头,不满道。
“请河伯吧。”
伴随着这突兀的一句话,祠堂内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众人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齐刷刷地看向说话之人。
此人正是刘氏族长——刘长庚。
刘长庚微微皱起眉头,目光如炬,缓缓扫视着众人。
他神色肃穆,缓缓说道:“若只是凡间争斗,河伯定然不会插手。但我听闻那圣教教主乃是修行中人,便是王县令都被其一招制服。”
他一边说,一边微微抬起头,目光望向祠堂的横梁,斟酌道:“既然是修行者的事情,河伯便不好拒绝。”
“请河伯出面,我刘氏最多舍弃一些钱财。”
刘长庚说到这里,神色愈发肃穆,他挺直了腰杆,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而众人听了这话,也纷纷点头,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刘家的根本在于唐县的土地,以及那些店铺等赚钱的营生。
钱没了,还能再挣;粮食没了,也能再种。
可要是家族产业没了,就真的要散伙了。
河伯虽然贪婪,但总归还用得着刘氏,需要刘氏的供奉。
那叛党可就不一样了,谁知道他们是不是觊觎上了刘氏的族产啊。
众人这般思量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好,请河伯。”,一位族老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透着决绝。
“若是需要请河伯,只有我们一家还不够,我们需得联系其他乡绅。”,另一位族老微微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说道。
“不错,这事又不是咱们刘家一家的事情。”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便达成了共识。
既然那叛党是修行者,便是邪魔歪道,是祸乱天下的妖邪。
河伯受唐县世家供奉两百年,又得了朝廷的封赏,也是时候为唐县百姓出一份力了。
做出决定后,刘氏当即行动起来,迅速联系了唐县的其他乡绅世族。
经过一番沟通与协调,最终有五家答应了刘氏的邀请。
第二天,也就是杨奇伟收服王启武的那天,六家的话事人浩浩荡荡地来到唐河附近的河伯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