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今日五连更】
紧接着,朱由校又下旨,将修建大明英烈祠的圣旨明发天下,还特意传旨到九边军中,随后便宣布退朝。
江宁迈着慢悠悠的步子往宫外走去,李邦华跟他并肩同行。
江宁皱着眉头,心里满是感慨。
自从土木堡之变后,于谦当上了兵部尚书,虽说这一举动挽救了大明,可也让五军都督府自此没了兵权。
在洪武、永乐那时候,五军都督府可是军事方面最高的行政官署。
全国军官的升迁,都由五军都督府说了算,同时,五军都督府还有统兵、练兵的权力,调兵则是皇帝直接下旨,兵部说白了也就是个管后勤的部门。
但现在呢,兵权都由兵部掌管,江宁这才觉得自己办起差事来困难重重 。
但如今,兵部尚书由内阁首辅孙承宗兼任,他可是朱由校的老师,算是自己人。
至于兵部侍郎李邦华,这段时间做事尽心尽力。
江宁实在不好意思对自己人下手,生怕寒了身边人的心,为此,他不禁眉头紧皱 。
随后,江宁与李邦华回到军营。
没过多久,杨鹤之子杨嗣昌前来报到。
江宁打量着眼前这个年约三十的男子,见他神色庄重,面容透着坚毅。
对于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江宁早就盼着能将其招致麾下了。
他脸上挂着笑意,开口问道:“令尊把你调到这军营里,你心里可有怨言?”
杨嗣昌摇了摇头,神色认真,郑重说道:“承蒙皇上赐予俸禄,自当为皇上分忧解难。
报效国家,本就不该分文官武官,无论身处何处,都是在为国效力。”
江宁满意地点点头,就连身旁的李邦华也不禁出声称赞。
这时,江宁笑着开口:“小杨啊,本官现在有个差事,你跟我一道去办了。”
杨嗣昌顿时满心疑惑,问道:“不知江大人说的是什么差事?”
江宁嘴角一扬,说道:“跟我一块儿去国子监抓壮丁。”
杨嗣昌一听,只觉脑袋“嗡”的一声,以为自己听错了。
紧接着,江宁把朝堂上的事情简略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杨嗣昌沉思片刻,随后躬身领命:“下官全听大人差遣。”
随后,江宁点齐两千士兵,带着杨嗣昌就要启程。
李邦华也非要跟着去,他心里直犯嘀咕,就怕江宁一个冲动,做出啥过激的事儿,到时候文臣武将之间的矛盾只会闹得更凶。
江宁倒也没在意,便带着李邦华一道前往。
之后,江宁又派人去请魏忠贤,这老魏他用起来是越来越称手。
没过多久,江宁、杨嗣昌和李邦华率领两千士兵抵达国子监。
此时,魏忠贤早已带着东厂番子在那儿等候多时。
江宁见状,不禁暗自感慨,老魏还真是随叫随到,这份敬业劲头,自己都得自叹不如。
魏忠贤大老远就满脸堆笑,朝着江宁喊道:“江大人呀,您奉旨到国子监招募学子进军营当军官,咋还把咱家也给叫来了?”
江宁嘿嘿一笑,说道:“魏公公,待会儿可能需要您出手呢!”
魏忠贤一听,满心疑惑,自己虽说舞文弄墨不咋在行,可打架那是一个能顶五个的厉害角色。
江大人把自己拉到这国子监,到底要搞啥名堂?
不过他也没多问,暂且搁下了这心思 。
没过多久,国子监祭酒王绍徽就带着一众国子监官员前来迎接。
刚一见面,王绍徽急忙向江宁和魏忠贤行礼,说道:“下官见过江大人、魏公公。”
江宁还没来得及开口,王绍徽便笑着说道:“下官接到江大人奉旨前来挑选学子进军营出任军官的消息,已经把学子们的档案整理妥当。”
眼见王绍徽如此配合,江宁微微一怔。
按常理,国子监祭酒这等职位,对自家学生宝贝得很,面对从国子监挑人进军营这事,理应拼死抵抗,怎会这般主动?
江宁心里直犯嘀咕,一时摸不着头脑。
不过,他很快回过神,笑着应道:“如此一来,那就有劳王大人了。”
说罢,便与魏忠贤领着众人,浩浩荡荡朝国子监内走去。
走进国子监,江宁瞬间愣住了。
只见一众学子正在学堂里诵读诗书,可他们的模样却让人心惊。
这些学子没有一个不是面黄肌瘦,身形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们吹倒。
原本朗朗的读书声,在这一张张憔悴面容的映衬下,也显得有些有气无力。
江宁都震惊了,以为自己跑错地方,来到难民营了 。
江宁满心疑惑,开口问道:“王大人,为何这些学子个个面黄肌瘦?
莫不是国子监缺粮了?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学子。
朝廷也不至于穷成这样吧?”
王少辉一脸严肃,赶忙回应:“江大人有所不知,下官也是前不久才担任国子监祭酒。
此前,这些学子都被惯坏了。
下官大力整顿后,依照太祖年间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在饮食方面严格把控。
他们一时难以适应,所以才这般模样,过段时间适应之后,保证一个个生龙活虎的。”
江宁听完,一脸懵逼,当场愣住。
这时,李邦华赶忙笑着出来解释:“江大人有所不知,太祖爷那时候,为了不让学子们好逸恶劳,不知百姓疾苦,特意规定每隔十日,才能吃一顿精粮,平日里都是吃粗粮。”
江宁听了,不禁感到好奇,当即提出要去国子监的伙房看看。
这一看,可把江宁惊到了。
只见锅里满满一锅食物,有猪肉、鸡肉,还混着萝卜、白菜。
可再仔细一瞧,这哪像给人吃的饭,简直就是猪食,里面还掺杂了不少麦糠。
紧接着,开饭时间到了,一众学子无奈地排起队去打饭,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不情愿与难受。
而王绍徽正带领着一帮官员,手里紧紧握着戒尺,神情严肃地来回巡视。
只要有学子胆敢浪费粮食,或是对饭菜提出意见,二话不说,板子立刻就会落下去,直打得那些学子惨叫连连 。
这时,李邦华凑近江宁,低声说道:“江大人有所不知,这王绍徽不久前是走了魏公公的门路,才谋得国子监祭酒这个职位。”
江宁顿时恍然大悟,闹了半天,原来这王绍徽是自己人。
江宁在周围仔细转了一圈,竟意外发现了一个熟人——侯方域侯公子。
此刻的侯方域,哪还有往日里的傲然神气,整个人面黄肌瘦,神色憔悴不堪,不知情的人,恐怕还以为他是遭遇灾荒,被饿得不成人形了。
江宁瞧着这些学子的凄惨模样,不禁连连摇头。
心想着,这王绍徽简直是用错了地方,他这般手段,去刑部任职才合适啊。
这么厉害狠辣的人,却安排来国子监当祭酒,这不纯粹是杀鸡用牛刀嘛!
瞧把这些学子折腾得,都没个人样了。
这时,李邦华笑着说道:“这位王大人自打担任祭酒,就直接启用太祖年间的旧制,如此一来,在道义层面把所有人的嘴都堵住了。
现在这些学子,就算想出去吃点好的,也只能等到每月月休那两天才行。
如今国子监的学子,可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溜出去,又是风花雪月,又是吟诗作对,还总跑去酒楼大吃大喝了。”
一众学子用餐完毕,此时王绍徽手持戒尺,一脸严肃地说道:“今日,五军都督府左都督江大人奉旨前来国子监,招募学子前往军营担任军官。
你们当中若有人愿意,可自行报名,去留全凭自愿。”
不少学子听完,脸上满是不屑。
这时,一名年轻学子赶忙起身,问道:“不知军营里伙食怎样?”
江宁看向这名学子,微笑着答道:“三日米饭,两日面食,饭菜虽不算精致,但管够,顿顿都有肉,另外还有煮鸡蛋白面饼子、白馒头,保证吃饱。”
话一出口,台下不少学子瞬间激动起来,纷纷举手,表示愿意前往军营担任军官。
不过,仍有不少学子坐在原地,一动不动。
这时,王绍徽凑到江宁身边,低声说道:“江大人,那些不愿意去的,都是官绅子弟。
而愿意去的,大多是农家学子。”
江宁顿时明白,轻轻点了点头。
随后,他踱步到侯方域身旁,笑着打趣道:“侯公子,见了本官,怎么连个招呼都不打,莫不是不认识本官了?”
侯方域吓得赶紧站起身,说道:“学生见过江大人。”
江宁接着笑着问:“侯公子有没有兴趣到军营之中担任军官,跟着本官干?”
侯方域听完,脸上露出纠结的神情。
他科考落榜后,便来国子监读书,这段时间被王绍徽这个活阎王折腾得够呛。
刚刚听到江宁描述的饭菜,他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可他身为南京户部侯恂之子,属于官绅阶层,要是跑去京营跟着江宁混,只怕他爹知道后,会大发雷霆,甚至有可能打死他。
这时,江宁笑着劝说道:“侯公子呀,跟着本官走,那可是有香喷喷的白米饭、白面饼子,还有大馒头,顿顿都能吃到肉,光想想就让人馋得直流口水呀!”
侯方域听了,咬咬牙,心一横,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赶忙施了一礼,说道:“学生愿意跟随江大人前往京营,担任军官。”
江宁满意地点点头。
随后,李邦华把愿意前往京营担任军官的学子信息全都整理造册,还将他们的档案打包收好。
之后,江宁就在国子监里四处闲逛起来。
这时,魏忠贤急忙跑过来,满脸堆笑地说:“江大人,咱家能干点儿什么呢?
咱家大老远跑过来,总不能啥都不做吧?”
江宁听了,不禁有些尴尬。
本来他是打算借着魏忠贤的名头来吓唬吓唬学子。
没想到这王绍徽比魏忠贤还狠,把学子们都快折腾得没了半条命,相比之下老魏简直是个活菩萨。
但老魏古道热肠,自己也不能辜负他的一番心意。
江宁眼珠子一转,笑着说道:“前段时间,本官和李邦华大人从吏部挑选了一部分还没担任官职的举人和进士,如今已经下发公文,让他们到京城来担任军官,
如今已经有不少人到京城了。
不过,这些人里有不少文人学子,恐怕他们心里不乐意。
所以,这件事就交给魏公公你啦。”
魏忠贤听完,眉头紧皱,开口说道:“江大人呀,虽说朝廷下发了公文,可如今大明重文轻武,只怕他们不愿去京营。
咱家也不好强逼,毕竟咱家也是个斯文人,得讲究体面不是。”
随后,江宁脸上露出一抹坏笑,说道:“魏公公,您可能有所不知,成祖永乐年间颁布过一道政令。
只要朝廷下发公文,官员要是没有其他特殊情况却拒绝赴任,那就可以处以宫刑。
到时候,要是有谁敢不听话,咱们就按成祖爷的办法处置。”
魏忠贤一听,顿时恍然大悟,紧接着也笑了笑,说道:“还是江大人您这法子妙啊!
这事就包在咱家身上,只要他们进了京,一个都别想跑,要么乖乖进兵营,要么就净身入宫!”
看着老魏这般热情的劲头,江宁不禁浑身打了个冷颤。
随后,他与魏忠贤、李邦华带着那些愿意进入军营担任军官的学子返回京营。
刚到京营,其中一名学子就赶忙凑上前,急切说道:“江大人,学生腹中实在饥饿难耐,能不能先让学生吃一顿饱饭呀?”
说完,一众学子都眼巴巴地望着江宁。
江宁见状,微微一笑,说道:“当然可以!”
言罢,大手一挥,白米饭、大馒头、白面饼子,还有汤煮鸡蛋便一一被端了上来。
学子们见状,立刻狼吞虎咽起来。侯方域更是吃得豪放,一手抓着馒头,一手拿着大饼,还满满盛了一碗白米饭,吃得那叫一个畅快。
看着学子们这副模样,就连一旁的李邦华都大为惊讶,忍不住感慨道:“若不是老夫今日跟着一道去,还真以为这是从哪儿招来的难民呢。”
没过多久,学子们便吃饱喝足。
江宁一把将杨嗣昌拉到身前,笑着对众人说道:“想必你们愿意来军营担任基层军官,并非心甘情愿,而是被国子监祭酒王大人折腾得没了办法。
但本官得告诉你们,如今在军营中担任军官的文人可不在少数。
就拿我身旁这位杨嗣昌杨大人来说,他可是吏部尚书杨鹤之子,之前还担任过户部郎中,原本前途一片光明,如今也投身军伍。
还有前不久武举恩科的武状元卢象升,以及孙传庭等人,他们都是文人举子出身,却依旧毅然决然地投身军伍。
相信本官,你们不会后悔今日所做的决定。”
杨嗣昌也赶忙接过话头:“江大人所言极是,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是在为国效力。
你们大多数都是寒门学子,即便你们侥幸在科举中高中,可真正能谋得官职的又有几人呢?”
这时,一名学子站起身,恭敬地拱了拱手,说道:“江大人,您的好意,学生们都懂。
今后学生们一定会好好吃
不对,好好干。
正如杨大人所说,就算侥幸高中,又有多少人能担任官职呢?
更何况我等皆是寒门子弟,家中贫困,又没有什么背景人脉,即便入仕为官,也不过是芝麻绿豆般的小官。”
随后,江宁笑着对杨嗣昌说:“杨大人,这些学子就托付给你了。
接下来,先安排他们教将士们读书识字,等和将士们相处一段时间后,再让他们一同参与训练。
这段时间,给学子们改善下伙食,你瞧瞧,他们一个个都饿得面黄肌瘦的。”
杨嗣昌微笑着点头回应:“江大人放心,此事交给下官,下官明白该怎么做。”
江宁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侯方域左手拿着白面馒头,右手握着白面饼子,怀里还揣了好些。
走到江宁面前行礼说道:“江大人,学生有个请求,恳请您答应。”
江宁一脸疑惑,问道:“哦?说说看。”
只见侯方域“蹭”地一下跪了下来,咬咬牙,仿佛下了很大决心,说道:“江大人,若您不嫌弃,学生想拜您为义父。”
听到这话,江宁以为自己听错了。
眼前这侯方域年纪比自己还大,竟要拜自己为义父。
他满心疑惑,问道:“侯公子,你这是为何呀?”
侯方域眼含热泪,说道:“江大人,如今学生投身军营,走武将这条路,要是被我爹知道,肯定会打死我。
与其被他活活打死,索性我也不认他这个爹了。
学生想拜您为义父,今后跟着您改姓江。”
听到这番话,江宁惊得目瞪口呆,即便他平日里见多识广、历经世事,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回应。
侯方域可怜巴巴地望着江宁,心里暗自嘀咕:“爹呀,实在是孩儿这段日子过得太苦了,与其让您白发人送黑发人,还不如孩儿自己谋条出路。
侯方域打定主意,既然已经做了一次违背祖宗的决定,再多做一次又何妨,反正他也打算跟着江大人姓了。
跟着眼前这位江大人,说不定以后的日子能好过些,似乎也是条不错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