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逝,木之遥出了月子后,整个人都焕然一新了。
期间她虽然有些难过,但在杨建业和安安的陪伴下,缓了过来,毕竟是她自己做的决定。
做这个决定,就不要后悔了。
调整好心态后,木之遥带着刚刚会走路的安安去了杨婶家。
一是,为了感谢之前帮忙照顾安安,虽然杨建业已经谢过了,但杨建业是杨建业,她是她。
总归得上门感谢,邻里之间的情感是要维护的。
二是,在家呆了一个月,杨建业严格按照打听来的规矩,不让吹风,不让她下床,愣是在床上呆了一个月,准备出来透透气。
木之遥看着自己干净的模样,不由得在心里面庆幸自己的聪明机智,洗漱打扮。
还好趁着杨建业出去上班的时候,悄咪咪的烧了点热水,擦拭了下。
不然木之遥都不敢想象自己一个月以后,是多么邋遢的形象。
其实杨建业知道木之遥趁他不在家的时候,烧水了,毕竟家里面的水和柴火,都是他准备的,他自己知道数量。
不过是不愿意说罢了,看自己妻子确实没有怎么样,才放心的让她烧水的。
木之遥从家里面带了些礼物,准备给杨婶的。
等到了杨婶家附近,发现平时在院子门口的小集体不见了。
走到杨婶家,敲了敲门,“杨婶,你在家吗?”
杨婶家并没有人回应木之遥,她还在疑惑,杨婶她们去哪了?
这时候赵婶她家传来了声音,她家院子里面似乎有人,声音越来越近。
转过头,看向赵婶家,她家的院子门被打开了一丝小缝,赵婶将头探出来,神秘兮兮的看了四周,就看见了木之遥和安安。
再次看看周围有没有人,发现没人,向木之遥招了招手,让他们过去。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周围没有人,但被赵婶那种神秘兮兮的氛围,所感染,蹑手蹑脚的抱着安安走过去。
假如有人从远处看,估计会以为是个小偷小摸的人呢。
等木之遥到门口,赵婶将他们拉了进去。
刚一进去,就看见了杨婶,洪婶都在赵婶家,她们两个人身边还站着个一个穿着灰色布衣,满脸沧桑的中年妇女。
一看她就知道,是个农民,满手的茧子,全是干农活弄出来的。
那位婶子身边,有个竹子编织的篓子,上面还有块布遮着,里面似乎装着什么,怕被人发现。
看见木之遥进来后,杨婶她们笑了起来,热情的招呼她过去,去到她们那边。
赵婶半推半拉的将她带到杨婶那边,说,“原来还准备去喊你的,谁知道你就来了,直接来找我们了,真是心有灵犀啊。”
调侃了木之遥一句,正好准备给她介绍人,于是指着那位中年婶子道。
“她是我大嫂张春花,你喊她张婶就行,今天从赵家村那边,带了点东西给我,我看了下,正好准备喊你们看看有需要的嘛。”
听见赵婶这话,木之遥乖乖的喊了声,“张婶。”
随即,摇了摇怀中的安安,哄着他,“安安乖,喊奶奶。”
安安现在已经可以开口说话了,只不过有些不连贯,走路也是磕磕绊绊的,不怎么顺畅。
突然安安笑了起来,笑容灿烂的喊道,“奶......奶。”
杨婶给予了很高的情绪价值,“安安,都会喊人了啊,来,杨奶奶抱。”
双手拍了拍,安安顺势往杨婶那边倒,还伸出了双手。
木之遥将人往前送了送,杨婶接过安安,在逗他。
洪婶也跟了上去,一起逗安安,“来,喊奶奶。”
赵婶看着她们笑了笑,随即带着木之遥往张婶那边走。
张婶有些紧张的笑了笑,手指不断地交叉,摩搓着。
看到她的样子,可能是第一次见,不习惯见陌生人吧。
木之遥心下想着,面上朝张婶乖巧的笑了笑。
说实话,木之遥那圆圆的脸蛋,长得是非常符合年纪较大的长辈们的审美。
张婶似乎被安慰到了,看上去没那么紧张了。
于是将她边上的竹篓上的布扯开,露出里面的东西。
看了一眼竹篓里的东西,是几只肥胖的兔子。
“这是我家那位去山里面抓的,很新鲜的。”
赵婶也推了推木之遥,让她选一只,“小木,你快选一只。”
看了眼杨婶和洪婶,问道,“赵婶,你们选了吗?我一个小辈。”
木之遥话一出,赵婶也就明白了她的意思,“没事,你杨婶,洪婶早就选过了。”
“说句不好听的,这篓子里面你选一个,剩下的都是我的。”
听见赵婶的话,木之遥心下一松,直接挑了起来,选了只比较中规中矩的,大小适中的兔子。
“赵婶,我选好了,这是给钱还是什么?”
赵婶看了眼张婶,说了句,“你给钱吧。”
还好自己随身带了钱,不然这就尴尬了。
木之遥在心里面想着,有些庆幸。
将钱递给了张婶,问赵婶要了个篮子,将兔子装了进去,赵婶又给了块布给木之遥遮着。
似乎是兔子分完了,没什么事情了,就开始聊八卦。
家属院里面的八卦大都已经说完了,没什么大事,就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哪家又打小孩了,哪家小孩处对象了,都是这些零零碎碎的小事。
赵婶这时候问了张婶一句,“嫂子,村上有什么新鲜事吗?”
大家都被这句话吸引了,全都看向了张婶。
张婶吞了吞自己的口水,想了一会儿,才开口道,“村上新鲜的事?”
“最近村上又来了一批知青,没什么别的大事了。”
现在还有下乡知青?
木之遥想了下,好像确实,现在政策还是知青下乡,接受再教育。
现在下乡,知青很难回城里面,不过还好,还有几年就会恢复高考了。
到时候说不定,肯定会有人考回城里面。
还有可能会有抛妻弃子,抛夫弃子的人出现。
对未来这样的人,保持鄙视的心态。
回过神,听见张婶说道。
“倒是有件事,里面有个女知青,叫做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