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猴翻过了一座坡度平缓的山坡。约莫前行了七八里路,抬眼望去,一座洞府赫然出现在眼前。
两猴顿时来了精神,直起身子,瞪圆了眼睛仔细打量,心底暗叹,这个真不愧是神仙住的地方!
但见:
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细观灵福地,真个赛天堂!
只见洞门紧闭,周遭一片静谧,不见半个人影。美猴王忽一回头,瞧见崖头矗立着一块石碑,高三丈有余,宽八尺开外,碑上刻着一行大字: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白墨抬眼打量,发现旁边有棵松树,枝桠间挂满了饱满的松子。美猴王身手敏捷,一个翻身便上了树,摘下几个松子,笑着朝白墨抛去。
虽说美猴王心里清楚,自己此番寻仙问道,或许有人在背后暗中推动,现在既然到了,这是要夸夸的仙人洞府。
他一边嚼着松子,一边感慨道:
“这儿的人果真淳朴,白墨,这想必就是那樵夫所言的洞府了,到底是神仙住的地方,就是不一样!”
说罢,又将一粒松子丢进嘴里,赞道:
“你尝尝,这仙人洞口的松子,都带着一股仙味儿!”
白墨连忙点头附和:
“大王所言极是,您快下来,整理下毛发,咱们得给仙人留个好印象。”
美猴王利落地翻下树,拍了拍身上的灰尘,便和白墨一同走向洞口,抬手敲门。
此时,三星洞内,一众弟子正盘腿而坐,专心聆听菩提祖师讲道。祖师端坐瑶台之上,口吐妙法,周身仙鹤环绕,金莲从地涌出,神圣的声音在琼阁间回荡。
忽然,祖师像是有所感应,停下了讲道,四周的异象瞬间消失。
弟子们满脸疑惑,纷纷望向祖师。祖师坐在台上,目光穿透楼阁,望向洞门方向,只见两只猴子正朝洞口走来。
祖师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忖:
不是说好了只来一只猴子吗?怎么多了一只 ?
菩提祖师眯了眯眼,不禁回想500年前来
500年前在这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所在之处,生长着一棵菩提树。历经悠悠岁月,吸收天地灵气,它渐渐生出了灵智。
某一天,一位和尚悄然来到此地。只见这和尚周身散发着祥和的佛光,举手投足间尽显慈悲。他抬手轻轻触摸菩提树,奇异的光芒闪烁,和尚就此点化了这棵菩提树。
菩提树在光芒中缓缓化形,变成了如今的菩提祖师模样。和尚从袖中取出佛门舍利与九千年蟠桃,递给刚刚化形的菩提祖师。
祖师接过,服下之后,感觉一股清流打通灵窍,就此眼台清明一朝成仙。菩提树精满心感激,当即向和尚叩拜。
和尚微笑着开口:
“我此番点化你,是你命中的机缘。你只需帮我做一件事,便足矣。”
菩提树精连忙应道:
“承蒙佛祖点化大恩,愿听差遣,万死不辞!”
和尚缓缓说道:
“我传你一身道法,你在此地开宗立派。五百年后,会有一只来自南赡部洲的猴子前来。”
“你可收他为徒,先磨炼他几年,再传授他这门功法。之后随便找个理由将他赶走,切记不能让其暴露你的名号。”
菩提树精虽疑惑,不明白和尚为何要如此安排,但还是连连点头答应。
随后和尚脸色一沉,冷冷道:
“待你完成任务,便还你自由。今日之事,切不可向任何人透露。若有违背,定将你连根拔起,剥皮抽筋,让你在九幽烈火中受尽煎熬,永世不得超生!”
菩提树精吓得浑身一颤,连忙伏地叩拜。待他抬起头时,和尚已化作一道白烟,消失不见,只留下几道卷轴。
菩提树精打开属于自己的那卷,只见上面记载着道法三百六十旁门,有算卦驱邪之术,也有各家流派的法典,还有参禅打坐、采阴补阳等种种修行法门。便盘腿坐下仔细研磨法门。
另外两卷,显然是留给那未来猴子的。卷轴上留下了大致的日期,却未留下任何联系方式。
无奈之下,菩提树精只好在原地开辟出一处洞天福地,平日里在山林间救助那些误闯此地的凡人,以及刚刚化形、实力弱小的妖兽,收他们为弟子,传授道家旁门之术,自号称“菩提祖师”。
虽说菩提祖师吞服了佛门舍利,又吃下了九千年蟠桃,拥有了大罗金仙的修为,但这并非他自身一步步修炼而来,导致根基虚浮,空有大罗之名,实则是个伪大罗。
面对太乙金仙,他尚可应对,但若是碰上真正的大罗金仙,便毫无胜算。而且他手上除了由自己菩提枝化成的拂尘,再无其他法宝。
为了增强实力,时常飞向南赡部洲,寻找仙山,与那里的散修交流心得,换取法宝。菩提祖师闲来无事还寻得一些武林功法,加以改良,传授给那些没有仙根的弟子。
前些日子,按照和尚留下的信息推算,那只猴子应该已经来了。
菩提祖师望着洞外的两只猴子,心中暗自思量:
“这会是我要等的那只猴子吗?和尚留下的信息,日期确实写的是今年。可如今都已入冬,天寒地冻的。若这不是那只猴子,那便只能等到来年了。”
“但要是等到明年,可就错过既定的日期了。唉,罢了罢了,到了这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即便不是那只猴子,也是与我有缘之人,便收他做个徒弟。”
正思忖间,耳边传来了大弟子陈广子的传音:
“师尊,弟子遵您之命,化作砍柴的樵夫,在山下砍了一年的柴火。今日见到两只猴子,他们寻着踪迹找了过来。弟子虽不知为何会有两只,但特来向师尊复命。”
菩提祖师微微点了点头,心中对一代弟子陈广子的办事能力还算满意。所以说这陈广子平时在众弟子中高傲无比,但对他这个师傅确是尽忠尽职。
祖师招来一个道童,吩咐道:
“外面有前来求仙的猴子,你去开了洞门,引他们进殿来。”
那道童恭敬地施了一礼,口中应道:
“弟子领命。”
随后转身,迈着轻快的步伐往洞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