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这位新晋人皇,也感知到了天书的内容,心中一凛,当即转身,对着白墨行礼道:
“朕见过人道护道人!”
白墨见状,连忙伸手搀扶,说道:
“陛下万不可行此大礼,当务之急,是速速召集能工巧匠入宫,一同研究这些利民工具。”
“更要尽快将这批麦种播撒入土,莫要误了农时。”
言罢,白墨抬手一拍腰间的祥云袋,各种各样的种子和果树树苗纷纷浮现。
这些可都是他近百年来精心培育的新品种,产量都是之前的三倍。
李世民连道三声“好”,随即匆忙下旨,命人务必妥善对待这些珍贵的种子与树苗,尽快安排种植。
待诸事安排妥当,李世民在皇宫内大摆宴席,盛情宴请白墨,泾河龙王则在一旁恭敬落座。
李世民端起酒杯,望向白墨,开口问道:
“不知国师,何时下令立大圣教为国教?朕定当全力支持,让这教义传遍整个大唐。”
白墨笑着回道:“陛下莫急,此事需从长计议,时机尚未成熟。”
言罢,白墨指向身旁的泾河龙王,询问李世民:“陛下,您可知他是何人?
李世民微微皱眉,目光在泾河龙王身上仔细打量,思索片刻后,摇了摇头:
“朕着实未曾见过这位,还望国师解惑。”
泾河龙王当即脑袋一晃,变回龙头模样,紧接着“扑通”一声跪地,对着李世民“砰砰”磕了几个响头,说道:
“陛下,是小龙啊,小龙前天夜里还曾向您求救!
李世民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身体本能地向后一缩。
但很快,他便镇定下来,连忙起身,亲自将泾河龙王扶起,说道:“龙玉快快请起,有话慢慢说。”
白墨随即将观音菩萨的算计大致讲述了一番,李世民听闻后,怒声喝道:
“好一个灵山,好一个观音菩萨!”
“竟敢算计朕,还妄图加害如此忠良的龙王,实在是欺人太甚!”
可紧接着,他的眼中又闪过一丝惊慌,看向白墨,急切地问道:
“国师,朕的寿命当真今年就到尽头了吗?”
“朕还有诸多抱负未曾实现,这大唐的江山社稷……”
白墨看着李世民焦急的模样,不禁莞尔一笑。
他心中明白,自古以来,帝王皆对长生有着无尽的渴望,尤其是像李世民这样开创盛世的开国皇帝。
白墨也并无让李世民死去的打算,只见白墨手指灵光一闪,点向李世民的额头,一本专属人皇的修炼功法便出现在李世民的脑海中。
李世民迫不及待地按照功法运转体内气息,一时间,周身响起噼里啪啦的声响,这是李世民的身体正在蜕变。
随着修炼的深入,李世民身上的气势逐渐攀升,竟隐隐有逼近大罗金仙的态势。
这惊人的修为提升,得益于整个大唐蓬勃的国运与人道气运的汇聚,每一丝气运的加持,都让李世民的实力更上一层楼。
白墨看着李世民的变化,满意地点了点头,笑道:
“陛下,如今您修为大增,若是那阎王还敢派人来勾您的魂魄,您大可将他打服。”
“只要阎王不敢来勾陛下,那陛下不就等同于长生了吗?”
李世民听后,先是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起来:“爱卿所言极是!”
“朕能开创这大唐盛世,打下这万里江山,还会怕他小小阎王不成?哈哈哈!”
此时的大唐,正值盛世之初,百姓安居乐业,对李世民感恩戴德。
正是这份民心,汇聚成大唐国运功德,助力李世民修为大增。
如今大唐初入盛世,百姓对李世民心怀感激,才积累下这些功德。
再过两年,百姓安定下来信奉神仙,恐怕连地仙境界都难以达到。
当下,最为关键的是让大唐百姓彻底信服李世民这位人皇,而非天庭的诸神。
白墨思索片刻,看向正在感受自身力量的李世民,说道:
“陛下,您只需手持传国玉玺,便可为众生封神。”
“这传国玉玺,乃是皇权的象征,更是您行使封神大权的关键。”
白墨目光转向泾河龙王,接着说道:
“若陛下想救这泾河龙王,只需以玉玺册封他为我大唐龙神,保我大唐风调雨顺,从此不受天庭的辖制。”
“如此一来,泾河龙王既能活命,大唐百姓也能受益,可谓一举两得。”
李世民听闻,眼神一亮,当即拿起传国玉玺,对着泾河龙王高声说道:
“泾河龙王护泾河百年,功绩卓着,朕册封你为大唐司雨龙神,佑我大唐岁岁平安,风调雨顺!”
随着他的话语落下,玉玺中爆发出一道金光,直直地照射在泾河龙王身上。
泾河龙王身躯暴涨,如皇宫般庞大,随后飞到空中,一条万丈金龙盘旋于皇宫之上,修为也瞬间突破至太乙金仙。
与此同时,李世民的声音在每一位大唐百姓的心中响起:
“泾河龙王,乃我大唐人皇李世民亲自册封的龙神,将庇佑我大唐万万年风调雨顺。”
百姓们对风调雨顺期盼已久,此前朝廷发放的种子据说能亩产八百斤、一年三熟。
如今唐王成为人皇,又册封了护佑风调雨顺的龙王,这一桩桩喜事,让百姓们对李世民的尊崇达到了顶点。
许多百姓纷纷将家中原来供奉的其他龙王、水神雕像撤下,恭恭敬敬地摆上泾河龙王和李世民的雕像,诚心祭拜。
而另一边,观音菩萨也看到空中的泾河龙王,心中大惊。
她自然知晓当年天庭的谋划,可万万没想到,沉寂多年的人道竟会在此时崛起,唐王李世民更是成为新的人皇,还册封了泾河龙王为龙神。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打乱了她的计划,原本打算将唐王灵魂拉下地府,借此举办水陆法会的设想,如今看来已经失败了。
再看大唐皇宫中,泾河龙王完成册封后,缓缓化成人形,落回地面。
他满脸感激,对着李世民单膝跪地,恭声道:
“臣拜谢人皇陛下恩赐,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守护大唐千秋万代!”
此时,白墨见诸事已毕,也不再隐瞒,也现出原形,变回猴子模样。
反正迟早要宣扬大圣教,自己身份也隐瞒不了多久,况且李世民修为逼近大罗金仙,也已察觉到他并非人族。
李世民看着白墨的妖族模样,心中虽有些惊讶,但更多的是感慨。
李世民长叹一声,说道:
“没想到国师身为妖族,却能一心为我大唐着想,尽心尽力,朕实在感激不尽。”
说着,他又拿起传国玉玺,想要册封白墨为大唐国师,以彰显他的功绩。
白墨见状,赶忙上前拦住道:“陛下好意,我心领了。”
“但如今还不是公布我身份的时候,孙悟空尚未脱困,若是此时册封,一旦被佛门察觉,恐怕会给大唐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陛下放心,我的身份已得到人道认可,待时机成熟,再公布也不迟。”
李世民听后,觉得白墨所言有理,便点了点头,转而问道:
“国师所言极是,只是那佛门计划被打乱,想必不会善罢甘休,咱们该如何应对呢?”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杀意道:
“要不朕干脆派人杀了那陈玄奘,让佛门的计划彻底落空?”
白墨听后,问道:“陛下,为何要杀他?。”
李世民一脸疑惑,看着白墨:
“国师此话怎讲?咱们不是要阻止佛门大兴吗?”
“陈玄奘可是佛门的人,他怎会帮我们?”
白墨笑道:“陛下放心,我自有办法。”
“这陈玄奘前往西天取经,我们不一定要阻止他传经,而是要让他为我们所用。”
“陛下只需召开水陆法会,明日邀请陈玄奘前来讲经,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来处理。”
“到时候,我们不仅能打乱佛门的计划,还能让大唐的势力向西拓展,让天下人知晓,我大唐才是真正的人皇!”
李世民听后,心中也是激动,说道:
“好!一切就依国师所言,朕倒要看看,这佛门还能耍出什么花样!”
而此时的天庭,玉帝端坐在凌霄宝殿之上,面色凝重地看着手中来自地府的密报。
只见那密报上写着:生死簿竟变得透明,貌似人道重新复苏,正呼唤着天书。
玉帝心中大惊,立刻下令道:“速唤千里眼、顺风耳前来!”
不多时,千里眼、顺风耳匆匆赶来,跪地听令。
玉帝沉声道:“速去查看,究竟是何事致使生死簿出现这般异象!”
二人领命,赶忙施展神通。
片刻后,千里眼瞪大眼睛,顺风耳竖起长耳,齐声回禀:
“陛下,是凡间的李世民自称人皇,还册封那泾河龙王为大唐龙神,恐是这一举动扰乱了天地秩序,致使生死簿异动。”
玉帝听闻,拍案而起,怒喝道:
“这李世民好大的胆子,竟敢称人皇!真武大帝何在?”
真武大帝立刻出列,单膝跪地:“臣在!”
\"真武大帝听令!速带三十三天雷兵,斩了那僭越的泾河龙王!”
“再命土地、山神、四海龙王,给大唐降下三年洪涝旱灾!”
“朕倒要看看,这人皇能护得住几分!\"
真武大帝领命而去,玉帝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次日早朝,金銮殿内议论声此起彼伏。
魏征偷觑李世民面色,刚要开口,却见帝王抬手示意:
\"诸位爱卿,朕昨夜梦见皇兄建成、元吉,及玄武门旧部在地府受业火之苦......\"
李世民指尖轻叩御案道:
\"朕欲开水陆法会,超度亡魂。”
“陈玄奘法师德行兼备,就由他主持吧。\"
群臣面面相觑,虽觉\"托梦\"之说离奇,却见陛下眼尾泛青,似真有梦魇缠身,只得领旨退下。
云端之上,观音持净瓶俯瞰皇宫,眉头蹙起。
她原愁如何引李世民入局,却不想对方竟主动要开法会,这等\"巧合\"反倒让她心生疑惑。
佛光扫过殿内,却只见玄奘在偏殿抄经,仔细观察着皇宫内部的每一处角落,然而并未发现其他异常的地方。
观音心中虽仍旧存疑,但还是依照之前的布局,有条不紊地安排起来。
毕竟李世民成为人皇,主要是天庭头疼的事情,对佛教而言倒没有太大影响,甚至他们还不能轻易得罪唐王,只要能让玄奘顺利西行取经便可。
观音喃喃道:\"但愿这西行路,还能按计划走下去。\"
而观音不知道的是,如今自己在大唐干的事情,都被人道一点点传给白墨。
她走的每一步棋,白墨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