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
这一天,炎黄社的号外打破了节日的宁静,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
头版的位置,被一张意义非凡的照片占据。
照片上,炎国那位身居高位的陈议员,正与“燧人计划”的总指挥沈行院士紧紧握手。
他们的背景,是控制大厅里模糊却能感受到狂热喜悦的人群。
照片下方的标题,字号巨大,冲击着每一个看到它的人的眼球。
《炎国可控核聚变燧人堆成功运行,磁约束高温等离子体3600秒,q值突破5!》
配文只有短短两行:“燧人堆实现可控核聚变持续运行3600秒,能量增益系数q值>5。
号外的信息量并不算大,仅有这张照片与简短的文字说明。
寥寥数语,却蕴含着石破天惊的力量。
紧随其后,炎国电视总台获得了炎黄社的授权。
所有频道的正常节目被瞬间掐断。
取而代之的是紧急新闻的片头,急促的音乐与醒目的“突发新闻”字样占据了屏幕。
主持人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甚至有些微的颤抖,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播报了这一消息。
一瞬间,世界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随即陷入了巨大的喧嚣与震动。
无数城市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着这条快讯。
办公室里,人们停止了敲击键盘,纷纷抬头看向电视。
街道上,行人驻足,掏出手机,难以置信地刷新着信息。
网络世界更是瞬间沸腾,相关话题直接引爆了所有社交平台。
@原油操盘手007(中东Ip):“沙漠里的骆驼都知道这是个谎言!他们要是真能造太阳,我现在就把输油管吞了!”
mIt核工系匿名论坛:“要么炎国重构了基础物理,要么他们重构了ppt——建议查查沈行的论文配图分辨率。”
莫斯科退休核工程师伊万(配苏联勋章照片):“1960年我们就知道托卡马克是未来,但让q值从0.67跳到5?除非他们找到了伏特加之外的新催化剂。”
@巴拉特科技振兴会(新德里认证):“这是对全人类的盗窃!我们要求立即共享技术,否则将向国际法庭起诉炎国非法使用瑜伽能量原理!”
东京便利店夜班店员小林(转发超10万次):“所以……电费会降到每月500日元吗?在线等,挺急的。”
质疑,震惊,狂喜,担忧……各种复杂的情绪在全球蔓延。
许多普通人或许并不完全理解“q值大于5”和“3600秒”意味着什么。
但各国电视台紧急行动起来,纷纷邀请顶尖的物理学家、能源专家,制作特别节目。
专家们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公众科普着炎国这项成就的划时代意义。
这意味着,人类距离“终极能源”——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应用,迈出了决定性的一大步。
战车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这里是全球最大的仿星器实验装置wendelstein 7-x的所在地。
研究所负责人魏德尔教授,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神情严谨,此刻正坐在国家电视台的演播室内,接受紧急采访。
演播室的灯光有些刺眼,身后大屏幕播放着wendelstein 7-x装置的影像,那台耗资十亿欧元的仿星器此刻显得特别碍眼。
三年前,w7-x项目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实现了二千万度等离子体放电八分钟的记录,较此前提升了十七倍。
即便如此,他们的目标也仅仅是在未来几年将放电时间延长至三十分钟,并在二十年内,实现q值大于1的净能量输出。
主持人将话筒递向魏德尔,问题很直接:“魏德尔教授,您如何评价炎国刚刚宣布的‘燧人堆’实验结果?”
魏德尔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对着镜头,语气尽量保持着客观与礼貌:“首先,我必须向我们在炎国的同行们表示祝贺。”
“他们取得了一项极其瞩目的成就,这无疑是整个核聚变研究领域的重大新闻。”
主持人紧接着追问:“那么,您认为战车国的w7-x项目,或者说,目前国际上其他的核聚变项目,有没有可能在短期内达到甚至超越炎国‘燧人堆’的水平? ”
魏德尔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斟酌用词:“坦率地说,基于目前全球公开的技术水平和材料科学的进展来看……”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蛊惑。
“q值大于5,并且是在一亿五千万度的高温下,稳定约束等离子体长达3600秒……”
“这……这几乎是超乎想象的。”
“我们,以及国际上的其他同行,目前最大的奢望,或者说最现实的目标,是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努力突破q值大于1这个门槛。”
“炎国公布的数据,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现阶段的理解和技术路径。”
主持人的目光锐利起来:“所以,您的意思是,您怀疑炎国公布的数据存在……问题吗?或者说,您认为他们在造假?”
魏德尔没有直接掉入陷阱,他避开了主持人的引导,转而说道。:“科学的进步,离不开严谨的验证与开放的交流。”
“我个人非常希望能有机会,与炎国负责‘燧人计划’的科学家们,特别是沈行院士本人,进行一次深入、坦诚的技术交流。”
“我相信,这对于推动全球可控核聚变研究事业,将大有裨益。”
魏德尔的采访视频,迅速传遍了全球。
他虽然没有明说,但言语间流露出的那种基于现有科学认知的“不可能”判断,以及对交流验证的强调,无疑助长了外界的质疑声浪。
一时间,各种质疑的声音甚嚣尘上。
不仅仅是习惯于博取眼球的媒体和网络主播,就连一些严肃的科学期刊和学者,也开始公开发表文章,从理论、材料、工程等多个角度,分析炎国公布数据的“疑点”。
有科学家站在“科学无国界”的道德高地上,呼吁炎国展现大国担当,分享关键技术,帮助其他有能力建造可控核聚变装置的国家共同进步,加速全人类迈入聚变能源时代的步伐。
更有些国家,开始玩起了别的花样。
他们纷纷以沈行院士取得的杰出科学成就为由,宣布授予他各种国际大奖,并盛情邀请他亲自出国领奖,顺便进行“学术访问”。
其背后意图,昭然若揭。
反应最为激烈的,莫过于那些传统的能源出口国。
熊国、沙漠土豪国等国家,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公开表示,对炎国公布的数据持“严重怀疑”态度。
他们认为炎国在进行战略欺骗,要求炎国立刻公开“燧人堆”的全部设计图纸、核心实验数据、关键部件材料成分等等,以供国际社会核查。
更有甚者,在某些国家的暗中挑唆和怂恿下,一直与炎国存在领土争端的邻国巴拉特,突然在边境地区增加了军事部署,制造紧张气氛,双方的军队进行了边境对峙,试图向炎国施加额外的压力。
当巴拉特士兵在争议河谷升起“反聚变霸权”横幅时,炎国巡逻队指挥官竟从装甲车顶棚翻出一面更大的横幅:“建议贵军先解决停电问题”。
这张新闻照片成为《经济学人》年度最佳地缘政治讽刺画面。
一时间,仿佛全世界都在质疑炎国,向炎国施压。
然而,就在这波汹涌的反炎国浪潮中,出现了一个极其反常的现象。
那些以往在任何涉炎议题上都冲在最前线的“老牌帝国”——米国、约翰国、白旗国等,这次却显得异常安静。
他们的官方层面,几乎没有发表任何实质性的负面评论,白宫发言人对记者七次追问仅回应“正在评估”,。
其国内主流媒体虽然也有报道和讨论,但调门普遍不高,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压制过度质疑声音的迹象。
社交媒体上零星出现的激烈反炎国言论,也往往很快被其他新闻热点所淹没,或者干脆被平台以“不实信息”等理由悄然处理。
更诡异的是,约翰国bbc原定播出的《炎国核骗局》纪录片临时撤档,换成了一部讲述十八世纪蒸汽机发明的老片子。
这种异乎寻常的低调,让那些原本摩拳擦掌,准备跟随西方老大哥一起向炎国发难的国家,感到大失所望,甚至有些无所适从。
山姆大叔这次是怎么了?约翰牛和高卢鸡怎么也蔫了?
这种反常,同样引起了炎国高层的警惕。
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些老牌帝国,绝不会如此轻易地接受炎国在能源领域取得如此颠覆性的突破。
他们的沉默,或许比那些喧嚣的质疑,更值得警惕。
华盛顿,一间可以俯瞰国会山的宽敞办公室里。
还是穿着一身深蓝色西装的欧文正端着一杯咖啡,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屏幕上直播的沙漠土豪国“人造太阳VS真主之光”国际研讨会。。
他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眼神中却没有任何温度,反而带着玩味和算计。
他转过身,对站在身后的一群米国参议员们轻声说道。
“你们看,有时候,沉默比叫嚣更有力量。”
“让那些卖能源的家伙先去闹,让他们去试探炎国的底线。”
“我们的牌,要留在最关键的时候打出来。”
“炎国人以为他们拿到了一张王牌?呵呵,或许吧,但我们手里,也有着不输给他们的东西。”
窗外的阳光照亮了他保养得宜的面孔,却无法驱散他眼底深处那抹阴冷的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