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几人重新坐下后,陈帆又道:“再次郑重的欢迎诸位加入。”
“只要利于避难所建设,你们可以大胆的设想,我向诸位承诺,你们所需的物资我都能提供。”
最后这句话换做别人说简直是狂妄自大。
但是从陈帆口中说出,不知道为什么这几个见惯大风浪的人竟然没有一点怀疑。
他们离开陈帆办公室的时候已经是晚上。
这几人从单间换到了5楼的小套间,这是陈帆对避难所核心人员的小福利。
虽然只是很小的两房一厅,但是比2-4楼的上下铺单间好太多了。
他们正在领取钥匙分配房间的时候,对门一个姑娘走了出来,看到有几个人在此,她礼貌的跟几人打了声招呼。
然后看向郑洁问道:“郑姐,帆哥在家吗?我想让他帮我弄点木瓜种子。”
郑洁笑笑,“小冰,他应该在的,那么晚了你不怕打扰陈先生和王小姐吗?”
白小冰笑嘻嘻道:“好吧,那我明天在找他。”
然后白小冰看到农建文的女儿惊讶的道:“姐姐好漂亮,我们避难所又多一个大美女。”
他的话引得几人哈哈大笑。
目前五楼是提供给那些知道自己秘密的人居住的,这批管理人员是第一批住进来的“外人”。
除了管理层,目前知晓陈帆秘密的32人也都住在五楼的小套间,这也算是对最初帮助陈帆“创业”的那批人额外的优待。
第二天,这几人正式“上班”。
办公地点就在陈帆办公室的旁边。
这一天,这几人没有提出任何一条建议或者意见。
不过他们也没有在办公室,而是到处走到处看。
陈帆知道以他们谨慎的作风,在还没有完全了解现状之前不会做出任何举措。
今天的陈帆化身采购小陈。
一会儿出现在负二层油库和水库补充能源。
一会儿出现在二号馆地下负二层,为农业部基础建设添砖加瓦。
一会儿出现在食物库房,补充未来一周的食物。
一会儿又出现在汽车修理厂,为黄业兴补充维修配件。
避难所人多了,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多了,可惜市面上的垃圾车早就在大转移的时候被人改装成房车开走了。
又或者说,外面所有货车早就没了,毕竟货车的底盘高,能够搭载更多的货物远行,比越野车更实用。
车辆稀缺程度可想而知。
要不然当初陈帆弄回那几辆越野车也不会被丽江小区的人羡慕了。
陈帆从系统购买了一辆垃圾车,好在对于如今系统币过三亿的陈帆来说,垃圾车根本不值一提。
只不过垃圾车出现后,电力部门的人又嚷嚷着要增加履带货车,因为那个太阳能发电设备的进山路实在太难走,每次都只靠皮卡车拉实在不方便。
于是两辆价值700万的3栖履带运输车出现了。
这价格就有点疼了,可是一想到一辆履带运输车的两个巨大车厢,相当于两台泥头车的载货量,咬咬牙也就算了。
可建设部的看到民生组和电力组都增添了交通工具,他们也不干了。
老三的原话是:“你们只是小部门,都能申请到新的大型运输设备,我们可是大部门,哪能靠皮卡拉运建筑材料?效率太慢。”
手心手背都是肉,于是陈帆大手一挥,又买了3辆履带运输车,系统币又减少1050万。
特么的下来转悠一圈不见一千多万。
吓得陈帆躲回办公室。
这几辆大家伙的出现工程部的人又喜又愁。
喜的是它庞大的运输能力和通过性。
愁的是车身太高大,避难所一楼出入口进出不了,如果停在室外搬运货物,搬运人员几分钟前在零下60多度的气温工作,几分钟后又回到室内20度。
反复如此简直是给医疗部添堵。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拆!
把避难所一楼大门扩大。
好在避难所原身是建材市场,地下停车场的高度不同于普通商场,否则要动地下停车场大门更让人头疼。
末世的建设工作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事情,更多的是末世前那些不起眼的小事。
只不过这些小事放在如今的极端气候,那就是大事。
截至今天,面试合格279人,距离350人还差一些,还有大量的幸存者涌来,外面聚集的人数已经超过4500人。
郑洁说该能在天黑前完成第一阶段的人数目标。
而今晚将是陈帆再次期待的一晚。
因为避难所人数超过1000。
他要确定系统是否达到这个数值后再翻五倍。
现在每人可以获得系统币,988人能给陈帆提供六千万出头的系统币,按理说已经很梦幻了。
可是陈帆有着更宏大的计划,系统币储存的数额越多,越有保障。
再说了,谁会嫌钱多呢。
今夜,陈帆在自己的独立餐厅召开晚宴。
参加晚宴的人都是未来避难所的管理成员。
十几人的大圆桌上摆满了末世前五星级酒店才有的食物。
除了知晓陈帆秘密的人,那几个新加入的人一脸不可思议看着桌上丰盛的食物。
一开始他们以为这些都是冰冻了几个月的食材。
可当他们把那鲜美的刺身送入口中后,已经找不到任何形容词来表达内心的震惊。
这顿饭更像是新旧两批人相互熟悉的家常饭。
原本大家只是聊着过往,感叹末世的无情。
聊着聊着自然就聊到了未来计划。
这里对于未来唯一有发言权的就是陈帆。
因为避难所的路最终还是要看陈帆怎么走。
见大家看着自己,陈帆放下酒杯看向气象组的郝朝阳道:“我为什么把郝老从官方避难所找过来,就是为了能第一时间掌控末世气候。”
“如果末世的气候能长期稳定在我们可以待在邕城的话,我们将会在此避难所的基础上扩建。”
“一旦避难所也无法抵御接下来的气温,我们将提前准备,追随当初官方的足迹南迁,前往赤道地区找到一块适合我们继续繁衍生息的土地。”
农建文不知道陈帆的秘密,提出了搬迁避难所和长途迁徙的难度。
另外几个刚加入的人也有这个担心,建议从现在起就要着手准备了,甚至为了这里的物资以后能轻松带走,建设工作以更简洁轻便的施工方案为主。
那几个知道陈帆秘密的人,终于体会到当初为什么陈帆要跟他们坦白了。
不知道陈帆的能力会产生意见不统一,虽然他们的初衷是为了避难所好。
无论如何,避难所的发展要照着长期生存而规划。
但是现在还不是对这些新人公开秘密的时候。
所以,这顿饭陈帆还有一个目的,和提前和知晓自身秘密的人配合编造一个物资不用愁的善意谎言。
……………………………..
新书上架第一天,希望得到各位书友的催更和五星好评。
每一条评论、书评我都看了,骂不合理的地方我只是不想水数字。
比如:开车的时候开窗,零下60度不可能完全打开吧,肯定是开一条缝隙。
再比如:有书友说用发电机不如烧煤经济,这一点我知道滴,另一个号的书就是用煤发电,只不过现在的室内避难所通风和空间问题,暂时如此(不想剧透)。
诸位书友也不希望我用大量篇幅来百科吧?
如果愿意的话我当然乐意,能水好多字呢。
有合理的建议,如果不影响后续剧情发展我也会改,并且在最新章节附带提示!
主角不是重生者,人无完人,最后求大家轻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