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周,霁祥起了个大早,对着就连他眼馋已久的早茶下了手。
早茶是华夏极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现象,在广东、江苏、上海等地尤为盛行。
相信大家对江苏的扬州炒饭要耳熟些,却较少听闻过扬州早茶,它融合了淮扬菜的精细与茶文化的优雅,主要特色在于面点的制作。
如三丁包,以鸡丁、肉丁、笋丁为馅,味道鲜美。
千层油糕,层层叠叠,甜而不腻。
翡翠烧麦,碧绿的青菜馅,清香爽口……
还注重茶的品质,常选用当地的绿杨春茶,汤色清澈,香气清高。
除了扬州早茶,镇江早茶也独揽一方至味。
镇江早茶以“三怪”闻名,即“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
肴肉是用猪蹄制成,肉红皮白,光滑晶莹,肥而不腻,搭配姜丝和香醋食用,味道绝佳。
锅盖面面条筋道,汤鲜味美,面条在锅中与锅盖一起煮,光是想想就饿了。
而上海的早茶既有本帮特色,又融合了各地风味。
生煎包就是上海早茶的代表之一。
霁祥这周要做的,却是经典的广东早茶。
广东早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咸丰同治年间。
当时广州有一个叫“一厘馆”的地方,是提供茶水和简单糕点的小茶肆,供体力劳动者边喝茶边吃点心边歇脚、聊天。
后来,“一厘馆” 发展为茶居,进而演变成茶楼,早茶也成为广东人喜爱的饮食和社交方式。
茶点是广东早茶的核心,分为干湿两类。
干点有虾饺、叉烧包、肠粉、糯米鸡等。
虾饺外皮薄而透明,内馅是鲜美的虾仁,口感爽滑。
叉烧包外皮松软,内馅是香甜可口的叉烧肉。
肠粉口感软糯,搭配鲜美的酱汁和馅料……
湿点则有各类粥品、汤品和炖品。
广东早茶对于茶具的使用也相当讲究,一般会使用小巧精致的茶壶、茶杯和茶海。
茶壶多为紫砂壶,能更好地保留茶叶的香气。
广式早茶和四川的早餐比起来要精细地多,对于色香味中‘色’的要求有着相当之高的标准。
当然,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广东的早茶真的很难挑出一个辣的菜。
传统的做法都是讲究清淡鲜美和原汁原味,现在能吃到辣的大多经过了一定程度的改良。
趁霁祥忙活之际,时间倒回昨天晚上八点半。
校董何彦的庭院。
褚校长带着另外几位学校高层人士,如约而至。
一番寒暄后,众人围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开始谈论起大学校园周围农业基地建设项目的捐赠活动。
“何董,这次农业基地建设对咱们学校意义重大,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实践场所,还能助力周边乡村发展。”
褚校长诚恳地说道,眼神中满是对项目的期待。
何彦微微点头,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褚校长所言极是,我也一直关注着学校的发展,这捐赠的事儿,咱们可得好好谋划。”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从基地的规划布局,到捐赠资金的具体用途,再到未来的运营管理,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不知不觉,夜色已深。
何彦站起身来,热情地对褚校长说:
“褚校长,今晚就别回去了,在我这儿住一晚,咱们明天再接着聊,顺便尝尝我家厨师做的早餐,手艺很不错的。”
褚校长一听,这不行啊,差点没绷住脸上和熙的表情,连忙摆手,脸上带着几分不好意思却又十分坚定的神情:
“何董,实在不好意思,我必须得赶回去。”
“诶——客气啥,又不是多麻烦的事!”
褚校长还是摇头:”我们学校新开了一家早餐店,老板的手艺栗叔都自愧不如,他家的早餐是我一天都舍不得错过。”
这话一出,在场的校董和其他领导们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一位高层忍不住问道:“褚校长,一家早餐店能有多好吃?栗叔可是担任过星级酒店的行政主厨,说得我都好奇了。”
褚校长笑了笑:“等你们尝了就知道,那味道,绝对让你们忘不了。”
何彦来了兴致,客套话意思意思就行了,能让褚校长这般夸下海口,那必然不会假。
“既然如此,明天早上咱们一起去尝尝,我倒要看看这早餐有多大魅力。” 众人纷纷附和。
于是,一个离谱的饭局就在所有人你一言我一句中定下了。
等霁祥忙完,天边出现了微微泛白的景象。
他又洗了把脸才从后院走到堂前,行至半路脚步一顿。
霁祥茫然地看了看时间,早上五点五十五。
这个点大橘们都没起来,但是他却反常地感知到门外聚集了一大批活跃的生命体。
怎么天气越冷,学生就起的越早?
迟疑地打开门,天还没亮,大学生惊喜的小眼神却堪比小路旁的路灯还要耀眼。
很难想象受到万众瞩目待遇的霁祥此刻的心情。
大家早已默契地排成一条长队,门一开,除了站在第一个的学生,其余的全都从侧面探出头来,满脸期待地盯着他看。
有点像那个很有名的节目千手观音,啊不,这个应该是千头观音。
庞大的队伍中,五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夹杂在其中就变得不那么显眼了。
何彦冻得手脚快要失去知觉了,硬邦邦地站在原地。
他以为的早餐,应当是早上九点左右的,没想到褚校长刚过五点钟就带着副校长和两辆车到他们楼下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