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他一同站在下面的,是另两位等着上场的肌肉男。
他俩都没江旭高,但看起来却比江旭要壮实不少,恨不能一个胳膊赶他两个粗。
不过身材很有“料”的两人,对江旭的态度还算友好,没有表现出任何看不起他的样子,三人一同站在下方观战,台上两人已经激烈地战至了一处。
千池跟以往一样,目的仅是为了锻炼、松筋骨,而不是为了打败对方。
因此他手下总是收着几分力,更不会跟上战场似的玩命,为了取胜无所不用其极,各种战略战术,能用上绝不藏着掖着,因此他现在的打法,已经算得上是相当的文明了。
不过他这个文明法,比起刚才对待江旭时,又要野蛮粗鲁得多。
毕竟胡子男跟江旭不一样,好歹是专业练过好几年的老手,据他自己所说,还打过专业赛,拿过奖,具体是什么奖,千池已经记不得了。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现在终于可以释放,积攒了近一月的力量。
对胡子男而言,跟千池交手,就是妥妥地跟高手过招。
是可以提升自己的好机会,所以他很认真地对待这次交锋。
两人完全是按照拳击比赛的规则在对战,只不过没有裁判在旁边,各种套路,全凭自觉。
本着友好磋商的原则,两人心里也都有数,不会下死手。
但真正交上手后,属于男人的好胜心,很快就会被源源不断爆发出的力量,以及不断涌出皮表的汗水,所释放出的电解质、激素、荷尔蒙等等因子带动,牢牢地占据上风。
胡子男越挫越勇,很快就全身心投入,再顾不上其他,他已经把这当成了真正的比赛,奔着打赢去的,所以他下手也越来越没轻重。
台下观战的人也都看在眼里。
两位胡子男的同伴跟着代入自己,看得振奋不已,紧紧攥着拳头,情绪不停跟随战况变动,就差高声呐喊替胡子男助威了。
江旭则是看得胆战心惊的,他几乎全程都神色紧绷,嘴唇抿紧,乃至苍白一片。
他心里一直替台上的千池捏着一把汗,担心他会被胡子男给揍了,或者是伤了,毕竟对手的体魄摆在那儿,这胡子男,一看就是专业级的选手,包括他身边的这两位,看起来也都不是好惹的。
此刻的台上人,只有千池的脑子还保持着绝对的清醒。
他不疾不徐地收着力,应付穷追不舍、拼尽全力,誓要与他分个高低的胡子男。时而进攻,时而防守,游刃有余的同时,表情和动作却适时的慌乱,以免叫人看出来,他并没有全力以赴。
直到胡子男力竭倒地,再也爬不起来,他才适时收手,上前一步,把人给拉起来。
胡子男缓了一会儿,才从打比赛的状态里出来,服气的退了下来,坐到一旁休息去了。
接下来是猛男二号,他不像最初的时候,会考虑千池才打完,公平起见,他需要先休息一下,起码得缓个十五分钟到半小时的,而是直接上去了。
这主要是因为,千池之前不愿意浪费时间,二话不说直接让他们接着上,对此他已经习惯了。
有一次不光是他们仨,还有另外两名教练也上了,他都没带休息的,体力和耐心简直惊为天人。
所以这回,他根本不用千池喊,就主动跳上了台。
千池刚才已经打了20多分钟,这次差不多也是相同的时间。
与对方交手的次数,只要超过两三次,千池大概就能摸清楚对方的套路。
包括对手出拳的优点,以及缺陷分别有哪些,他全都看得明明白白。
这是长期实战练出来的本能反应,大脑会不自觉地去分析,对手的动作与意图,跟慢动作似的,逐帧逐画地进行拆解。
之前他来拳馆,已经跟这三位交手过好几回了,这次跟他们过招,使用相同的力道,击败对方的难度其实是有所下降的。
跟三人车轮战似的打完一趟,他终于觉得身上舒坦了不少,身上挂上了晶亮的汗珠。
亲眼见着千池接连撂倒了两人后,江旭刚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安稳地落了下来。
没想到他身手这么厉害,爷爷说他是部队里出来的,果然有两下子。
江旭这才知道,刚才他跟自己打,那真就跟闹着玩似的,他有些后知后觉的,感到不好意思起来,自己这水平,哪够跟他练手的。
除此以外,不知道千池看出来没有,反正他从刚才交手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这副身体内,好像蕴藏着没被发掘出来的潜能。
这些潜能在特定的时刻,貌似能出来一些,挺让人感到不解的。
或许,这些跟他的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惜他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跟三位拳友练完,千池觉得是时候该回去了。
不宜练到太晚,老爷子还一个人待在家里呢,他不放心。
另外,让江旭一直搁旁边傻傻地等着,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虽然千池知道,就算让他在这里等到天明,他也什么都不会说的,他这人好像就不会产生,忤逆自己的想法。
可他也不能仗着自己救了人一命,当然还有好心地收留了他,就为所欲为吧,咱怎么可能会是这种人呢,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就算是,那他也坚决不会承认的。
千池看得出来,江旭应该是挺感念这份恩情的。
因为他除了刚开始,没反应过味儿来的时候,看起来会显得不太懂礼貌,一旦他接受了自己失忆的事实后,一直以来在千池面前,都表现的十分“听话”。
无论他让江旭说什么做什么,他几乎都是无条件地服从,从来不会跟他对着干。
千池还挺满意这点的,他就喜欢听他话的人。
可能是某种程度上的职业病吧,反正他公司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得听他的。
三人跟千池打过一轮,仍旧感到有些意犹未尽,不过碍于千池要先回去了,也不好强行挽留,约好了下次过来再切磋,便跟两人告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