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亮和岳奇峰半个小时后,一起赶到了“苏宝集团”的总部。
三人坐定,俩人看向苏豫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激动和兴奋,眼前可是史上最年轻的一位少将啊!
除掉苏豫的身份,一直以来,苏豫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主心骨,而此次设立北望特区,相当于给北望的发展插上了能翱翔的翅膀,无法想象三年以后北望特区会是怎样一副繁荣景象。
苏豫轻咳了一声,“二位大人,你们这样看着我,我有点受不了啊!”
“哈哈哈!少将大人,没办法,你这,我们没办法不仰慕啊!”
岳奇峰比安永亮更随性一些,他虽然是几个人里年龄最大的,性格脾气却显得非常年轻,他笑着打哈哈。
“得,咱直接说正事,”苏豫话音一转,拿起了安永亮带来的几张数据,“刚刚我粗略看了一下整个北望特区的人口情况,可能我们第一步要处理的,就是人的问题了。”
“前段时间,建国和大龙那边都反馈过一个用工荒的问题,目前几个大厂基本上把原先一些合并分流老厂的员工都消耗完了,随着他们生产线的扩展,以及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产业入驻北望,人的问题成为了当务之急。”
“我的意见是,北望特区要先走一步,对于原有的国有企业进行改制,率先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试点,冗余的人员该分流的分流,该下岗的下岗,下岗后的职工先进行再就业培训,再进入人才市场,由用工企业择优录用。”
“针对体制内人员,也要鼓励他们离职创业,一些无用的机构和单位,该砍的砍掉,精简人员也势在必行。”
“还有就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如何出台一些政策,让他们走出来,明年咱们北望基本上能够大部分实现半机械化的农业生产,一方面可以鼓励农村创业,一方面就是让他们到城市里来务工,这能很大程度解决用工荒问题。”
“还有,这两天关于筹建北望大学的文件应该就会到,这不光是一个大学,也是北望未来人才聚集的一个洼地,请二位一定要重视并作为头等大事来推进。”
苏豫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终于停下来喝了一口水。
段成君作为记录员,也停下笔,甩了甩手,跟着这家伙,别的不累,就是手累。
苏豫看着段成君的模样,憋着笑说道,“老段,下次不用辛苦你记录了,我会让小助理整理出来交给你就是了。”
段成君摇了摇头,“不行,不要找助理,我干就行,安全第一。”
“我这个助理不是人,是电脑,你放心好了,不会有问题。”
“电脑?能整理你的讲话稿?”段成君虽然知道电脑这个物件,但这玩意究竟能干嘛,他没有概念。
安永亮和岳奇峰跟苏豫接触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上面讲得这些,他们基本上都能理解。
改制、下岗、再就业,这些说实话对他们的思维冲击很大,不过既然苏豫说了,按他的意见落实就行,在这个问题上,他俩的想法完全一致。
“这些政策出台,需要北望人的思想有一个大转变,毕竟触动到了每个人最核心的利益问题。”安永亮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苏豫点点头,“确实是这样,不过好在就现有的几个大集团,就足够容纳这些下岗人员,如果他们能获得比原来更高的劳动报酬,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会小很多,这是咱们北望的优势所在。”
岳奇峰拍了一下沙发的扶手,“就按苏豫说的办,改革嘛,必然要打破那些旧的体制,打翻一部分人的饭碗,只要对北望的未来发展有利,这一步就必须走。”
苏豫没想到岳奇峰能说出这一番感悟,不由得鼓起掌来,“说得好,改革不是请客吃饭,没有阵痛,就没有新生,人的问题必须放在第一步解决,这个问题解决了,后面的路走起来才会通畅,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说着话,苏豫将“小苏同学”事先准备好的一套资料交到了安永亮手中。
“刚刚讲到的,没讲到的,我都整理在这里了,你们根据北望的实际情况再细化一下,弄一个进度表出来,今年还剩两个月时间,我觉得应该能来得及完成这个任务。”
安永亮松了一口气,“有这个资料,你也不早拿出来,害得我刚刚还在愁这些具体的措施,靠我和老岳两个脑袋,想破了也想不出几条。”
岳奇峰也凑过来看着资料笑道:“我刚刚也在担心来着,这对我们两个来说,挑战太大了。”
苏豫摆摆手,“这只是初步规划,实施过程中肯定还会遇到不少问题。”
这时,段成君突然插了一句话,“苏豫啊,我比较担心一下子提出下岗这个问题,会不会因为难以接受这个事实,而引起什么动荡?”
苏豫沉思片刻,“所以宣传工作要做好,要让大家明白这是暂时的转变身份,一切都是为了长远的收益,要明明白白讲清楚,他们会有一个更好的预期。”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设立专门的处理部门,解答工人们的疑问?安排好工人们的去出?”安永亮提议。
苏豫眼睛一亮,“这个主意不错,可以设立一个下岗再就业的管理部门。而且对于那些积极响应改制、下岗后快速重新就业或者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我们要大力宣传表彰,形成一种正面引导的风气。”
岳奇峰摸着下巴说道,“嗯,这样一来,大家看到希望,抵触情绪应该会减少很多。”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苏豫站起身来,目光坚定,“那就这么决定了,这项工作尽快落实。”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北望特区开始紧锣密鼓地开始推进上述商定的各项事务。
一条条政策密集的推出,国有、集体,甚至是刚成立不久的一些村办企业都纷纷按文件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造。
北望特区在新成立的市民服务中心内,设立了下岗再就业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深入各个即将改制的企业宣传政策,主动提供下岗职工办理培训和再就业的一条龙服务。
一开始,工人们的确存在诸多疑虑和抵触,甚至在情感上也接受不了。
但随着管理部门的耐心解答,还邀请已经成功转型的工人来现身说法,特别是有人开始在几个集团公司上班,并拿到比原来多几倍的工资的时候,下岗这件事似乎变成了一件大好事。
同时,北望大学的筹建工作也顺利开展。选址、规划蓝图、招聘师资等工作同步推进,许多教育界人士听闻北望特区的发展潜力,纷纷踊跃前来应聘。
对于农村,特区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创业,并举办招聘会吸引农民进城务工,不少年轻人看到机会,积极参与其中。
随着时间推移,完成改制的企业越来越多,下岗人员经过培训后顺利进入新岗位。
苏宝集团和盘龙集团在人员充足的情况下,规模又继续扩大。
整个北望特区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朝气,所有人都对来年充满了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