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像一块厚重的黑色绸缎,严严实实地笼罩了整个宫廷。白日里的喧嚣渐渐沉寂,唯有偶尔传来的更夫打更声,在寂静的夜里回荡。华灯初上,暖黄的光线透过雕花窗棂,在寝宫的地面上投射出一片片错落有致的光影,宛如一幅神秘的画卷。
踏入寝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雕龙画凤的巨大床榻,床幔由上乘的丝绸制成,轻轻垂落,在微风中若有若无地飘动。床榻之上,铺着柔软的锦被,绣着象征吉祥的鸳鸯图案,此刻却被随意地掀开一角,仿佛在诉说着主人内心的不安。
四周墙壁上,挂着一幅幅精美的字画,皆是名家手笔。其中一幅描绘的是春日踏青图,画中人们欢声笑语,悠然自得,与当下凝重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而在墙角处,一座造型精美的香炉正袅袅升起青烟,那淡雅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寝宫内,试图舒缓这压抑的氛围,却收效甚微。
房间中央摆放着一张红木圆桌,桌上整齐地摆放着一套茶具,青花瓷的茶杯在灯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旁边的矮凳上,随意地搭着一件杨玉环的披肩,那细腻的绸缎材质,在微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烛台上的蜡烛燃烧着,烛火摇曳不定,昏黄的光线在墙壁上投下两人长长的影子。光影随着烛火的跳动而变幻,时而拉长,时而缩短,仿佛也在为这对恋人的遭遇而叹息。
杨玉环与李隆基相对而坐,气氛凝重得近乎窒息。杨玉环的眼眸中蓄满了泪水,宛如一湾被惊扰的清泉,盈盈欲滴。她轻启朱唇,声音带着几分哽咽:“陛下,臣妾一心只为陛下和大唐,从未有过任何非分之想,这些谣言实在是污蔑。” 说罢,泪水再也忍不住,顺着她白皙的脸颊滑落,滴在衣襟上,洇出一片深色。
李隆基望着眼前楚楚可怜的杨玉环,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了几分。他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揪住,满是心疼。他缓缓伸出手,握住杨玉环的手,那双手柔软却微微颤抖着。“爱妃,朕自然是相信你的。” 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仿佛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魔力,“只是如今朝堂局势复杂,各方势力暗流涌动,这些谣言恐怕还会继续流传,你需多加小心。”
杨玉环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着李隆基,心中满是感动与委屈。“陛下,臣妾明白。臣妾从未想过,自己竟会成为朝堂纷争的焦点,连累陛下为难。” 她微微咬着下唇,努力抑制着情绪,“臣妾在这后宫之中,一心侍奉陛下,偶尔为陛下分忧,也是出于对陛下和大唐的一片真心,绝无干涉朝政之意。”
李隆基轻轻抚摸着杨玉环的手背,思绪不禁飘回到了他们相识相知的往昔。那时的杨玉环,天真烂漫,才情出众,宛如春日里盛开的繁花,明艳动人。她的一颦一笑,都能让他的心泛起涟漪。他们一起在宫中赏花赏月,一起聆听丝竹雅乐,那些美好的时光,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他的生活。“爱妃,朕还记得初次见你时,你身着霓裳羽衣,翩翩起舞,宛如仙子下凡,朕一眼便心动了。” 李隆基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温柔的笑意,“这些年,你陪伴朕左右,给朕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慰藉。朕又怎会因那些毫无根据的谣言,就怀疑你呢?”
杨玉环微微露出一丝苦笑,说道:“陛下,臣妾也怀念那些美好的时光。只是如今这谣言四起,臣妾担心会影响陛下的声誉,也会让朝堂上的大臣们心生嫌隙。陛下身为一国之君,要考虑的是天下苍生,不能因臣妾一人,而让朝堂陷入混乱。”
李隆基微微皱眉,神色变得凝重起来。“爱妃,朝堂之事,朕自会处理。朕绝不会让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得逞,更不会让你受到半点委屈。只是如今这局面,想要平息谣言,并非易事。” 他轻轻叹了口气,“那些大臣们,有的是真心为大唐着想,被谣言误导;有的则是心怀叵测,企图借此机会挑起事端。朕必须谨慎应对,找出谣言的源头,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杨玉环轻轻靠在李隆基的怀里,感受着他的温暖与力量。“陛下,臣妾会一直在您身边,无论发生什么,臣妾都与陛下共同面对。只是这几日,臣妾心中实在烦闷,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隆基轻轻拍着杨玉环的后背,安慰道:“爱妃,莫要烦恼。朕已经派张大人和陈大人去调查此事,相信他们定会有所发现。在这期间,你就安心待在后宫,不要轻易外出,以免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有机可乘。”
杨玉环点了点头,说道:“陛下,臣妾明白。只是臣妾心中还是有些担忧,那些谣言若一直流传,大臣们对臣妾的误解会越来越深,日后恐怕会影响陛下与大臣们之间的关系。”
李隆基微微点头,说道:“爱妃所言极是。朕也在考虑,如何才能让大臣们相信你并无干涉朝政之意。或许,朕该找个机会,在朝堂上为你澄清此事。”
杨玉环连忙说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如今朝堂局势本就紧张,陛下若贸然为臣妾澄清,恐怕会引起更多的争议,反而不利于事情的解决。不如等张大人和陈大人调查出结果,再做打算。”
李隆基看着杨玉环,心中满是赞赏。“爱妃,你心思缜密,考虑周全。朕有你这样的贤内助,实乃大唐之福。” 他轻轻叹了口气,“只是这几日,朕忙于朝政,又要处理你的事情,实在有些心力交瘁。”
杨玉环心疼地看着李隆基,说道:“陛下,都是臣妾不好,让陛下如此操劳。陛下,您要注意身体,莫要累坏了自己。” 她轻轻拉着李隆基的手,“陛下,臣妾给您弹奏一曲,舒缓一下心情吧。”
李隆基微微点头,说道:“好,爱妃的琴音,最能抚慰朕的心。”
杨玉环起身,走到琴案前,轻轻坐下。琴案是用上等的檀木制成,散发着淡淡的木香。她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拨动琴弦,悠扬的琴音顿时在寝宫内响起。琴音如潺潺流水,又似轻柔的微风,抚平了李隆基心中的烦躁与忧虑。他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着,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山林之中,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一曲终了,李隆基缓缓睁开眼睛,看着杨玉环,眼中满是爱意。“爱妃,你的琴艺愈发精湛了。听你弹奏,朕心中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杨玉环微微浅笑,说道:“陛下喜欢就好。只要能为陛下排忧解难,臣妾做什么都愿意。”
就在这时,高力士匆匆走进来,说道:“陛下,张大人和陈大人求见。”
李隆基微微皱眉,说道:“这么晚了,他们前来,想必是有重要的事情。快让他们进来。”
张大人和陈大人走进寝宫,行礼后,张大人说道:“陛下,臣等已经有了新的发现。经过这几日的调查,我们发现,这些谣言的传播,似乎与一些神秘组织有关。”
李隆基闻言,脸色变得阴沉起来。“又是神秘组织?他们究竟想干什么?”
陈大人说道:“陛下,据我们所知,这些神秘组织一直在暗中活动,企图破坏我大唐的稳定。他们利用朝堂上的矛盾,散布谣言,挑起纷争,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李隆基握紧了拳头,说道:“哼,这些逆贼,竟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搞鬼。你们可有查到他们的具体行踪?”
张大人说道:“陛下,目前还未查明他们的具体藏身之处。但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线索,正在全力追查。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李隆基微微点头,说道:“好,此事就拜托你们了。一定要尽快查明真相,将这些神秘组织彻底铲除,还朝堂一片安宁。”
张大人和陈大人领命后,退了出去。
李隆基转过头,看着杨玉环,说道:“爱妃,看来这些谣言背后,果然有阴谋。不过,有张大人和陈大人在,朕相信,他们定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杨玉环微微点头,说道:“陛下,希望此事能早日平息,让大唐恢复往日的安宁。”
两人相拥而泣,决心共同面对这些无端的指责。他们知道,前方的道路或许充满荆棘,但只要他们携手并肩,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守护好大唐的江山社稷,也守护好他们之间的爱情。在这漫长的黑夜里,他们相互依偎,彼此温暖,等待着黎明的到来,等待着真相大白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