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洒在华清宫的琉璃瓦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给这座宏伟的宫殿增添了几分庄重与威严。然而,在这看似祥和的景象背后,杨玉环的心中却如压着一块沉甸甸的巨石,难以轻松。她深知,大唐如今虽暂时摆脱了边境危机,但潜在的隐患依然如影随形。尤其是杨家在安禄山之乱前权势急剧膨胀,结党营私,贪污腐败,引发了朝廷内外诸多不满,已然成为大唐动荡的一大隐患。如今局势初定,若不及时整顿,极有可能重蹈覆辙,让大唐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杨玉环坐在镜前,绿儿正为她梳理着如云的秀发。她看着镜中自己略显憔悴的面容,轻轻叹了口气。“绿儿,你说这后宫之中,众人皆羡慕我杨家的权势,却不知这权势背后,隐藏着多少危机。”
绿儿手中的梳子微微一顿,轻声说道:“娘娘,您这是为何叹气?杨家如今荣耀加身,旁人羡慕还来不及呢。”
杨玉环摇了摇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忧虑:“绿儿,你不懂。这荣耀若是来得太快太容易,又没有足够的德行去承载,终究是一场灾祸。杨家在安禄山之乱前,权势滔天,早已引起了诸多大臣的不满。如今,为了大唐的安稳,也为了杨家的未来,必须得有所改变了。”
绿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杨玉环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对绿儿说道:“我要去见陛下,此事得与陛下商议一番。”
此时,李隆基正在御书房中审阅奏章。他眉头紧锁,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公文,心中满是疲惫。最近朝堂上的事情千头万绪,让他有些心力交瘁。
“陛下,杨娘娘求见。” 高力士在门外轻声禀报。
李隆基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快请进来。”
杨玉环走进御书房,看到李隆基一脸疲惫,心中不禁一阵心疼。她走上前,福了福身:“陛下,臣妾打扰您了。”
李隆基摆了摆手,示意她坐下,说道:“玉环,你我夫妻之间,不必如此多礼。你今日来找朕,可是有什么事?”
杨玉环深吸一口气,说道:“陛下,臣妾今日来,是想与陛下商议一下杨家的事情。”
李隆基微微一怔,脸上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杨家?玉环,你想说什么?”
杨玉环看着李隆基的眼睛,认真地说道:“陛下,臣妾深知杨家在安禄山之乱前权势膨胀,所作所为引起了诸多不满,已然成为大唐的隐患。如今局势初定,为防重蹈覆辙,臣妾决心对杨家进行严厉整顿。”
李隆基听后,陷入了沉思。他心中明白,杨玉环所言句句属实。杨家的势力在之前确实发展得过于庞大,若不加以控制,迟早会成为大唐的心头大患。可是,杨家与杨玉环关系密切,要对杨家进行整顿,谈何容易。
“玉环,你说的这些,朕也明白。可是,杨家的人众多,且盘根错节,这整顿起来,怕是会遇到不少阻力。” 李隆基缓缓说道。
杨玉环点了点头,说道:“陛下,臣妾知道此事困难重重。但是,若不整顿,大唐的未来堪忧。臣妾愿意以身作则,从杨家内部开始,先对杨氏子弟进行约束和教导。对于那些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的,绝不姑息。”
李隆基看着杨玉环坚定的眼神,心中十分感动。他握住杨玉环的手,说道:“玉环,你能有此觉悟,朕深感欣慰。你放心,朕定会全力支持你。若想大唐长治久安,杨家的问题必须解决。”
得到了李隆基的支持,杨玉环心中有了底气。从御书房出来后,她便开始着手准备整顿杨家的事宜。她首先召集了杨家的主要成员,在华清宫的偏殿中召开了一次家族会议。
杨家的众人得知杨玉环要召开会议,都纷纷前来。杨国忠、虢国夫人等重要人物都坐在殿中,脸上带着疑惑的神情。
“玉环,你今日召集我们,所为何事啊?” 杨国忠率先开口问道。
杨玉环看了众人一眼,神色严肃地说道:“今日召集大家,是为了杨家的未来。想必大家也都清楚,在安禄山之乱前,杨家权势膨胀,引发了诸多不满。如今,为了大唐的安稳,也为了我们杨家的未来,必须进行整顿。”
众人听了,都面面相觑。虢国夫人皱了皱眉头,说道:“玉环,你这是什么意思?杨家如今为大唐立下了不少功劳,为何要整顿?”
杨玉环冷笑一声,说道:“功劳?虢国夫人,你可还记得杨家在安禄山之乱前的所作所为?贪污受贿,结党营私,这些难道也是功劳?如今大唐刚刚经历了动荡,若我们杨家还不知收敛,迟早会招来大祸。”
杨国忠脸色微微一变,说道:“玉环,你说得严重了吧。我们杨家向来都是忠心耿耿,为大唐效力的。”
杨玉环看着杨国忠,目光坚定地说道:“忠叔,您是杨家的长辈,我敬重您。但是,事实摆在眼前,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从今日起,杨家所有人都必须遵守大唐的律法,不得再有任何违法乱纪的行为。对于杨氏子弟,要加强教育和约束,让他们成为对大唐有用的人。”
杨国忠沉默了片刻,说道:“玉环,你既然已经决定了,那我们杨家便听从你的安排。只是,这整顿起来,恐怕会得罪不少人。”
杨玉环说道:“忠叔,为了大唐,为了杨家,哪怕得罪人,我们也必须这么做。若因为害怕得罪人,而放任杨家继续堕落下去,那才是真正的大祸临头。”
在杨玉环的坚持下,杨家众人虽然心中有些不情愿,但也只能勉强同意了整顿的决定。接下来的日子里,杨玉环开始对杨家进行全面的整顿。她首先制定了一系列的家规,对杨家子弟的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对于那些违反家规的,一律严惩不贷。
同时,杨玉环还要求杨家的人不得干涉朝政,不得利用权势为自己谋取私利。她亲自监督杨家的生意往来,杜绝一切贪污腐败的行为。对于杨家的子弟,她也安排了专门的老师,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培养,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有才有德的人。
在整顿杨家的过程中,杨玉环也遇到了不少阻力。有些杨家子弟习惯了以前的骄奢淫逸,对这些新的规定十分不满,甚至有人暗中抵制。但杨玉环毫不退缩,她对这些人进行了严厉的惩罚,杀鸡儆猴,让其他人不敢再有违抗之心。
而在朝堂上,李隆基也在积极配合杨玉环的整顿行动。他下令对杨家的产业进行清查,对于那些来路不明的财产,一律没收。同时,他也对朝廷中的官员进行了告诫,不得与杨家有不正当的往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杨家的风气有了明显的改善。那些曾经骄奢淫逸的子弟,开始收敛自己的行为,努力学习,为将来报效大唐做准备。杨家的生意也变得更加规范,不再有贪污腐败的现象。
杨玉环看着杨家的变化,心中十分欣慰。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要想让杨家真正成为大唐的助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她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而李隆基看到杨玉环为整顿杨家所付出的努力,心中对她更加宠爱和敬重。他深知,杨玉环不仅是他的红颜知己,更是一位深明大义、心系大唐的奇女子。在杨玉环的帮助下,大唐的未来似乎变得更加光明。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杨玉环和李隆基继续携手努力,为大唐的繁荣昌盛而奋斗。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唐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让百姓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而杨家,也在这场整顿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成为了大唐稳定发展的一股积极力量。这场整顿,不仅改变了杨家的命运,也为大唐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