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李德权所分析的那样,风味楼里不少客人都点了卤下水。
前来吃饭的人,都不差那几文钱,而且勉强算是个荤菜,配着下酒,别有风味。
“小二,旁边客人点的那盘是什么?”
“那是我们酒楼才推出的新菜——卤下水。”
“给我这桌也来一盘。”
“味道是不错,就是能换个名字就更好了。”一个摇着扇子的书生,跟同窗说道。
路过的钱老板听了一耳朵,顿时上前:“本人是这风味楼的东家,不知能否请兄台给这道菜起个名字?”
书生闻言,起身回礼:“好说好说。”
“就叫八戒洗澡如何?”
“八戒洗澡——猪下水。妙!妙!”
钱老板招来伙计,把修改的菜单换上,也趁机给他们普及,八戒洗澡是哪道菜。
大房
“俺看到了,那罐头是用白糖熬煮的。”
“你可看清了?”
“青天白日的,俺又不花眼,看的真真的。”
“当时你二侄子怀里抱着那么大一个装白糖的袋子,想不看见都难。”高氏边说边用手比划。
李满福没出声,就这么简单?他有些不相信。
“告诉你,明儿俺可不去上工了,你瞅瞅这胳膊,痒得很。”
见高氏今儿领了工钱,孙老太看向范氏:“明天的家务活你大嫂做,你就去二房顶替你大嫂的位置。”
不缺吃喝,范氏不情愿。
孙老太哼哼:俺们老李家凭白养了你一年多,凭啥白养,自己做工去。
范氏没吭声,第二天,孙老太早早的去三房敲门,催促范氏起床,才发现大门紧闭。
“哼,让她上工就得上工,不敢不听俺的话。”这不,懒觉都不敢睡了。
她万万没想到,这个时候,范氏背着包裹,已经走出了小刘村。
范氏这是要回娘家,她娘家在杨树村,离上一次回家,快有大半年了。
杨树村离小刘村不远,只有20里的路程,换成别人,约莫1个时辰的脚程。
可范氏不是别人,她是肥胖的范氏。胖人走路都累,不仅怕累,还更怕热,所以今天她破天荒的没有睡懒觉,早早出发。
一直等用晚饭,也不见范氏冒头。孙老太急了。
“让开让开!”
“大妞!大妞!”
“德权家的,你喊谁呢?”
“俺老三家的,是不是在二房干活呢?”
“噢,范氏啊,大家一天都没见到她,她没到这边来啊。”
范氏自嫁给李满钱,因为人长得胖,村里人都喊她的绰号“范胖子”或者“范肥婆”。
孙老太不信,范氏那么大的活人,不在二房,又能去哪?
大房一直眼红二房的生意,今儿他来闹一闹,明儿你来闹一闹,他们是有前科的,所以一行人戒备的堵着入口,不让孙老太进门。
“大伙散了吧,让奶奶进来找找看,不然她也不会死心。”李小苗发话,村民散开。
这阵子各家都因为二房,多少有了进账,日子好过起来。所以把二房的生意,当做自家的生意一样保护。
孙老太在院子里看了看,没人。又进了房间,张氏在后面陪着,其实是怕她翻找。还是没人,那范氏去哪了?
莫不是回了娘家?
赶巧李满钱今天回来吃晚饭。“怎么今天回家了,外面的人没有管你饭吃?”
“爹,你看你说的,这是俺自己家,回自己家还要什么理由。”
孙老太一听,怼道:“所以你媳妇回娘家,招呼也没打就回了。”害得她这个老太太急得打转。
“范氏回娘家了?”
“你看你,自己的媳妇,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去的娘家,还得我这个老婆子帮你看着。”
“娘你有什么可怨的,当时是你一心要娶范氏的,又不是我要娶的。”
“怎么?给你娶媳妇,过成个家样,你还说俺们当老的不是?”李满钱适时闭嘴,这时候跟老娘理论,是讨不到好的。
“你反正在家也没事干,明儿就去你岳家走一趟,把你媳妇接回来。”
李满钱只低头扒饭,好似没听见。碗一放,人又出去撒野了。
给酒楼送货的事情交给了李大路,这样李小苗就不用跟着去了,留在家里,或是监督工人干活,或是教李小宝认字。
钱老板怎么都没想到,卤下水,不是,八戒洗澡居然卖的这么火热。不到半天功夫,20斤就全卖光了。
看到昔日的下属李大路,他有点惋惜:“怎么你妹子这次没来?”
不少来这里吃饭的客人,都在问这猪下水的事。这么好的下酒菜,他要赶紧跟对方签下合约。
“没啊,家里忙着呢,东家有什么话,跟我说也是一样的。”
“也行,从明天开始,卤下水就送50斤吧。”
“好嘞!”
“给你妹子说,明天让她来谈合约的事。”
坐在风味楼的一角,李君志正把卤下水往嘴里送。“这菜属实不错,去掉了猪杂的腥臭之气,熬煮入味,增加了咸香。”
“君志兄说的正是,近来县学不少人慕名而来,你看这风味楼,生意比以往更甚。”
李君志随着同窗的话,眼睛四处扫描。忽然看到了李大路正在和一个身份不一般的男子说话,不禁一愣,他又怎么会在这里?
再想起爹爹谈起这个堂弟在风味楼跑堂,便不再好奇。
“君志兄?”
“君志兄这是怎么了,是看到什么认识的人了吗?”
“没有。”李君志含混带过,他才不会让同窗们知道,自己有个做店小二的堂弟,有碍他的身份。
等到李大飞卸货,看到几大包的猪下水,责备道:“你小子记错了吧,20斤的卤下水用不了这么多猪下水。”
李大路嘿嘿一笑:“没错,大哥,钱老板又加了30斤的量。”
不知道李德权又在隔壁哪个角落,一算50斤,乖乖,这才多久,这么快就应证了昨天自己说的话。
李大路把话转述给小妹,李小苗就开始琢磨起这个合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