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出了军营,找了一个公用电话,按照那报纸上的寻人启事上的电话号码,在头一个数字上减掉一个数,拨打了过去。
电话响了三声。胡安便放下话筒。
按约定好的,过了一分钟后,他再次拨打了电话。
这一回,电话响了四声,那边没人接电话。
胡安又放下了电话。
过了三分钟,他第三次拨打了电话。
这一回,电话拨过去,就有人接通了。
“这里是先锋杀狗队,请问你找谁? ”
胡安一听,也说出了暗语,“我有一条狗,想卖掉。 ”
“是黄狗还是黑狗? ”
“不黄不黑的狗。 ”
“我们收,明天下午两点,你到庆丰茶楼,我们见面谈价。 ”
“好! ”
放下电话后,胡安回忆了一下,自己没有说错话。
他马上拿出笔来,在纸上,写下了“明天下午两点,庆丰楼”。
不过,写完后,他便在明天的明上,圈了一下。又在两点圈了一下。
这办法是那个警卫连长的朋友告诉他的。
“如果有人约你见面,你要注意。他要是说明天,那你加一个数字,就是后天。如果他说是下午两点,你就加三个数字,那就是五点。见面的地点不变,按他说的地方。 ”
胡安再一次拿笔,写下了“后天下午五点,庆丰楼”。
记住了后,胡安这才将那纸烧掉。
……
唐三知道对方接上了头。
但是,他们说的什么,唐三不清楚。
本来,唐三可以让电话局安排接线员监听。
但是,唐三没用这办法。
要知道,这年代,知道这方法的人很多。
这就形成了,很多的人注意到了电话局。
更有不少的人将人安排进了电话局做接线员。
所以说,很多的接线员就是受雇于人,甚至是受雇于多人。
日本人肯定不会放过这块地方。
如果唐三让人监听了,那么,日本人肯定马上就知道了。
那结果是,唐三还没去查,人家早就消失了。
正因为这样,唐三才没打电话局的主意。
他也知道,在电话中通话,有问题的人都不会说原话。
要话,都是暗语。
暗语,就是不想让人知道,听的懂的语言。
那样的话,还不如不监听。
我只要盯死了胡安就行了。
对方肯定是通知接头。
接头的一方,胡安肯定要去。
跟着胡安,就可以去到接头的地点。
也幸亏是唐三没有监听电话。
因为,那通话的内容,被人传到了挡务处人的耳中。
挡务处的人得到了消息后,便怀疑这中间有问题。
不过,他们猜测的是洪挡的接头。
所以,第二天,挡务处的人包围了庆丰楼。
在下午两点的时候,他们冲进了酒楼,抓了不少的人。
而这事,被唐三知道了。
唐三不禁乐了。
挡务处真的笨。你那一套窃听电话的方法,早就过时了!
日本人也知道这件事。
他们也笑了。
对于暗语的内容,日本人清楚。他们也是作为试探。
现在,他们试出来了。
钟国人在电话局内的布置不能小看!
当然,日本人没有去怀疑那个接头人。
要是接头人出卖的话,那么,钟方的人出动的时间,应该是明天,而不是今天。
这也让日本人清除了障碍。
今天在庆丰楼,出了那大的事,谁也不敢再在庆丰楼活动了。
而钟国人也是这样认为的。
那么,明天的接头,就会少了很多的风险。
到了接头的这一天,唐三便在庆丰楼安排了人员。
队员们很高兴。今天可以免费吃喝。
他们两人一组,进入了庆丰楼的大厅。
找到了一个桌子,点了菜吃喝起来。
庆丰楼是一个中等的酒楼,但是那菜也是很贵的。
这吃的菜,可要不少的钱。
唐三批了,可以报销三桌。
为什么要报销三桌呢?
就是那长的时间,你不可能提前走。
可要是菜吃完了,你还坐在那里喝水,那么,就有人怀疑。
你这是叫混日子!
酒楼方面也会赶你出门。
你占了一桌面,他们就少赚一桌的钱。
为了能尽量延长时间,队员们就是采取如下的办法。
第一桌吃一两个小时,再坐上半小时,结账走人。
他们走后,第二批的人上。
这样一来,三桌人,就可以混七个小时。
下午一点后,七个多小时,那就是连到了晚上八九点了。
过了八点多,酒样也打垟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胡安去了庆丰楼后开始。
这一天,胡安请了假出来,在外面吃了一碗面,便向着庆丰楼走去。
现在少吃点,吃差点,等一会儿到了庆丰楼,应该有好吃的。
胡安乘坐黄包车,直接去了庆丰楼。
对于他来说,没受到特工培训,不知道跟踪与反跟踪。
就是唐三站在他面前,他都不知道是为他而来的。
黄包车到了庆丰楼后,胡安看了看时间,现在是下午四点半。
他来早了半小时。
胡安没有停留,直接去了大厅。
他看了一眼,便在大厅中,选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
伙计上来,问道,“客官,点菜吗? ”
胡安说,“我点菜,不过上菜的时间在半个小时后。 ”
“没问题!到时你喊一声,我们就上菜。 ”
胡安接过了菜单,开始点菜起来。
“来一个煎烹大虾,一份天京烧肉,官烧目鱼。罾蹦鲤鱼,嗯,再来一个土笋冻。就这多吧! ”
煎烹大虾较之";炸烹";、";油焖";法,可产生虾皮焦脆、虾肉细嫩的效果。同时,能保持大虾的原汁原色原味,使其色泽更为艳红,味道更加鲜醇。尤其是用葱、姜、蒜炝锅爆香,更突出体现了津菜擅烹河海两鲜的特色。其成品形、色美观,油汁明亮,咸鲜而甜,香美无比。
天京烧肉,说白了就是天京当地的扣肉。
据说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多次驾临天京。一次乾隆驻在城北万寿宫,御膳由一街之隔的聚庆成饭庄供奉,在进膳中尤以烧目鱼条色香味型俱佳,深博乾隆欢心。为此乾隆特地召见厨师,封赏其五品顶戴花翎,并御赐黄马褂。
该菜自此名为官烧鱼条,这就是";官烧";的由来。官烧鱼条远近驰名,流传至今,成为最具天京风味的代表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