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时玉波直吸冷气。
他们家总共也就那几十两,还是县令大人给的。
这要是一下子都拿去买马了,接下来家里还有他的读书可都是问题。
“时兄如何打算的?”沈书凡问道。
见几个人都是好奇的看向自己,时玉波抿抿唇,犹豫了一下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我打听了要是随着专门往边境去的商队,找一辆马车跟着他们很方便还安全,就是有点慢。”
本来是想着他们几个人一起去。
可现在看来,他们可能不太能一路。
“咱们这边也有去那边的商队吗?”
“有的,今年服徭役的人已经去了,税收要送过去,有的就是商队护送。”
各衙门的差役是有限的,收上来的税要是送往京城,再由京城送往各边境更费劲。
所以一般这个时候,京城各衙门口会按情况,把就近的一些州府的税直接送往各边境军衙。
如他们宝泽县的就要统一送去荣江府,再由府城接收后,安排差役找商队送去边境衙门口·交接。
之所以选商队,还是因为如果路上有损耗的话,商队是要负责的。
毕竟这个时候各个地方的山匪水匪路匪的可不少!
但这事儿吧,好处就是有差役有商队的护卫,要安全一些。
坏处就是比较慢,各县城都送到府城,交接、称量以及赶路都要比平时自行赶路更慢。
沈庆远看了看沈书凡,沈书凡轻轻的点点头。
沈庆远就道:“时兄你这法子不错,要是咱们能去同一个地方的话,咱们一起,路上还有个伴!”
“还有我。”孙昊也道:“我也能省下买马的银子了呢!”
时玉波顿时就松了一口气:“好,我打听着一些,衙门那边一有消息,我就来告诉你们。”
“成啊,我们也得经常去县城,到时候就先去昊哥儿家那边留个信!”
“就这么说定了!”
眼下就是等他们要去哪个地方去历练。
张新举和时玉波临走的时候,沈守义给他们俩人的回礼里就有藕。
“这么新鲜的藕真是难得!”
“喜欢就常来,还能吃一些日子!”
“谢谢沈叔,我们这还连吃带拿的挺不好意思的。”他们来的匆忙,一人只买了两斤点心。
来到才知道,沈庆远和沈书凡家住隔壁。
他们又给分了一份出去。
在沈书凡家吃饭,可是有鸡有肉还有鱼的,虽然说鸡鱼都是自家喂养的,但这可比他们家过年时吃的还好了。
那两斤点心,实在是有些拿不出手。
“客气啥?都是自家的东西,你们大老远的来看书凡和庆远,就不要这么见外!”
“好。”
沈守义的藕卖的还不错,还没长成的时候,就有县城的人驾着马车来买了。
那时候还是小藕节,据说那些贵人就喜欢吃这样的。
因为这东西很少有人弄。
但凡有点地儿,很少有人挖个坑喂鱼养藕。
都是能多种点粮食就多种点,实在种不了的,就种菜什么的。
最多也就是一些大户人家弄点专供观赏的荷花,那也就是放在盆里,或者是弄个小池子。
这如沈书凡家现吃现去河里摸出来的藕,他们也是第一回吃。
新鲜,还有着比府城的客栈吃过的更多了一种甘甜。
待孙昊他们离开。
沈庆强和沈庆恒坐在那里有些发愣。
青风端上来茶水,一人一碗边喝边说着话。
“三郎,四郎你俩干啥呢,无精打采的。”沈庆远伤的那么厉害,还天天的陪他小妹妹熬夜,也没他俩这么蔫。
沈庆恒叹气:“别提了,干啥都没劲,你和孙昊真要去边境吗?”
“恩,武秀才必须去。”
“我也会跟着去。”沈书凡道。
“哦,你……书凡,你为啥也去?”沈庆恒哥俩吃惊的看着他问。
他们知道沈书凡身手好,但去边境历练可不是闹着玩的。
萧达可是说过,也是有死伤的。
这也是沈书凡、沈庆远没有和家里人多说这事儿的原因。
幸好孙昊那小子也瞒了这条。
“夫子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去长长见识,下年的乡试有机会的话,我们都想下场 ,你俩呢,咋打算的?”
“成亲生儿育女呗,在家里的这些日子快要烦死了!”
他们哥俩一直以为自己还没长大。
爹娘才刚给他们又生了个小不点的弟弟。
回来之后,看到同村的小伙伴已经娶亲了,而且还怀了身孕。
这些日子,去老宅的人不少 。
很多都是去给他们说亲的,尤其是沈庆强和沈庆恒哥俩都是童生,可是相当抢手的。
其实不止他们,县城那边的大郎二郎也一样。
哪怕不打听,阿爷阿奶自己就会说的。
“大郎定亲了,好像是大伯的同窗家的姑娘,二郎也相看的不少,接下来就轮到我了。”沈庆强也是回来之后才意识到他已经到了成家的年纪。
沈庆恒抵触更大一些:“我可没想过随便娶个女人,五郎,我和你们一道去边境咋样?”
“二伯同意吗?”
“偷偷去呗。”要和他爹说的话,那肯定不会同意啊。
否则也不会宁愿逼他们哥俩也把他们从府城弄回来了。
沈庆远和沈书凡同时拒绝:“不行。”
“……就知道你俩不同意。”沈庆恒有气无力的趴到了桌上。
“我们是去历练,真有事轮也得往后排才轮到我们,你不一样,你要去的话,就是去当兵,很危险的。”
“我知道啊。”所以才想着跟着沈书凡他们一道去凑个人数嘛。
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有些想当然了。
他们自己去到都得听别人的,更不用说他还只是个武童生了。
沈庆强有些奇怪的问道:“四叔四婶放心让你去边境吗?”
“庆远也去,有啥不放心的?”
“……你反过来说的话,我还更相信一些!”
在家里阿爷生病的那些天里,糊涂着时就一直说三叔跟四叔学坏了啥的。
其实沈庆强兄弟俩挺羡慕五郎的。
要是他们爹娘也能和三房似的跟着四房学就好了,至少他们也不会眼看着到手的秀才名头就这么飞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