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归吵,但该做的事一件没少。
周幸澜把菜装了三个碗,放进篮子里,这是送邻居的。
苏平安还问了句。
“饭不用?”
“他们自己会做饭,只是不会炒菜。”
“得了,我拿去交代老虎吧。”
“拿去给小玥儿交代,老虎都懒得甩你。”
行,他媳妇记仇,真心累。
苏平安拎着篮子出去喊女儿,苏玥刚刚送走堂弟堂妹。
“爹?”
“呐,让老虎去送吧,交代完了回来吃饭。”
“好的~”
苏平安在思考,是什么让儿子和女儿舍近求远呢?除了练武其它时间阿泽也喜欢跟邻居那对兄弟待一块儿,这十多户人家里,大孩子小孩子一群,儿女都和他们不怎么玩得到一块去,是见识问题吗?
村里的孩子跟那对兄弟是没法儿比较的了,那俩别看年岁小,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见识,比阿泽和小玥儿对现代的见识只多不少。
有些村人一辈子连县城都没去过,如果不是这次逃难连村都没出过、字更是一个都不认识,何谈见识?
为什么那么穷,跟见识也有很大有关系。
还是得提高一下村人的文化水平才行。
别人苏平安可以提建议,对方听取与否他管不着,但老苏家他还是可以管一管的。
“爹,你在这儿发什么呆呢,我让老虎去送了,我们回去吃饭吧。”
“好,吃饭去。”
吃饭时,苏平安跟苏泽和苏玥提了一下让他俩教堂弟堂妹认字学点拳脚功夫的事。
“可以。”苏泽相当爽快,练人嘛,多么好玩的事。
“只要有人愿意学,我没意见。”苏玥是挺想拉一把小姐妹的。
周幸澜心疼孩子,“你尽给他们找事,阿泽去练武一去大半天,小玥儿练完字晚上还得为了长高努力,哪那么多时间?”
“媳妇啊,这你就不了解了,你以为别人家的孩子有我们家的那么闲?一天能给他们半个时辰来学认字就不错了,谁不要上山挖野菜摘野果不要帮忙下地开荒?阿泽和小玥儿每天抽半个或一个时辰出来教就行。”
“村里人不知道识字好?他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去学堂?还不是因为要花钱,花很多钱。你动动嘴跟人家说学这学那倒是容易,笔墨纸砚算谁的?”
“确实是个问题,我得想想办法。”
苏平安放下碗,拉上儿子女儿一起去族长老爷子那儿。
老族长也在大孙子苏永信的搀扶下想去找苏平安,两方人马对上了。
“我也正想去找你,快进屋里来。”
“哎,这烧上火盆啦?”
“人老了,怕冷,这不是你教的煤炭法子嘛,炭火不用花钱买就随便烧吧,好过冷出病。”
“嗯,还真是。”
族长祖孙俩招呼平安父子仨在火盆旁边坐下没那么冷。
见有正经事谈,屋里的妇人孩子自觉地去串门玩了。
说话前,老族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深深的无力感,真是听者伤心。
“永信回来都跟我说了村外的情况,惨啊,这世道不给人活路,我们好在捡回一条命,一家子齐齐整整,可这往后怎么办?还能不能回村?”
“族长爷爷,先不提能不能回的问题,先过好眼下吧,村也肯定能回的。”
“你说,我现在只信你。”
苏永信刚要坐下,被苏平安喊走,“永信大哥,还要麻烦你去把各家的人叫一下过来。”
“嗐,哪麻烦不麻烦的,我这就去。”
除了苏平安家,其余人家的树屋建得都集中,苏永信出去没一会儿,身后就跟着一串人。
三叔公,苏老太,韦婆子,王婆子的老伴等等,家里的当家人有,年轻的后辈也有,大家也不用招呼什么的,老人各自找凳子围着火盆坐了两圈。
年轻的没捞着凳子就站着了。
老族长的开场白是‘咳咳’两声。
然后才进入正题,“大家都听说了吧?这次他们几个回村的所见所闻?”
“听说了。”
“听说了。”
“嗯……”
大多数人的神情语气都透着一股绝望感,没半点生气。
房子没有,地不能种,村子空了,他们仰望的县城都换主了,他们迷茫啊。
“都别跟死了亲爹似的,我们比死去的那些强多啦,人还在,粮食还有,地也正开荒,吃完没了还能啃山嘛,饿不死的,我们平安啊,他是读书人点子多,今晚也是他让大家坐一起,说点事,你们只管听就行。”
老族长这话听着安慰人,实际他自己也缺人安慰,族长不好当。
这些老老少少当中,属苏老太最稳得住,老大家个个读书人,老二和老三差点,但有老大拉扯着也差不到哪去,地底下还有一个在保佑着她一家,还有一个天上掉下的小福宝。这不,她底气相当足。
苏老太说道,“比起那些死掉的和逃荒外地生死不明的,我们有命在有房住有饭吃,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大家来商量事情的不是来上坟的,哎哟,都精神点啊。”
“族长老爷子和我娘都把我的话说完了,其实,我们现在真的挺不错的,外面乱,大旱,打仗,不管是两年?三年?五年?不行就十年!但不管多久,这些灾难统统都会过去的,我们就守好这一块风水宝地,外面风平浪静了再出去。
不管这天下是谁的,县太爷谁当,跟我们没半毛钱关系,我们就是种地的小老百姓,拿着户籍证明回去,难道他们就不要百姓了?地不要人种了?
不说那些太高远的问题,我想说的是,怎么保住眼下的安宁,守住这个峡谷,等待外面风平浪静回去的那一天才是正经事。”
“是这个理。”
“平安,你就说吧,你怎么安排我们怎么做。”
“平安,你快教我们怎么做吧。”
苏平安给大家伙列了好几点。
一,增收,按照峡谷最里边的那个水潭情况来看,这个峡谷不存在缺水的问题,荒地也已经开起了,那就种地,就算种点白萝卜种子下去两三个月也有收成啊。
二,防守,另外就是守好峡谷不被人进入抢占资源,怎么守,各家轮流派人守那不叫守,有人来抢要有武力值 ,能把人打跑不被抢,才叫守,那就都练起来。少年,青壮年,最好都练一练,每人每天抽半到一个时辰强身健体,再练个几招防身制敌的招式不难吧?
三,提高,大家伙都对以后迷茫是吧,那就打算打算呗,最差就是回去种地,老一辈的除了种地确实也做不了别的,但年轻人不一定,想要有多种选择,第一就要识字,要求低一点的,跑堂伙计,账房先生自己做点小生意这些,要求高一点的,以后世道太平了,后生们是不是可以入学堂读书考功名?
别人逃荒在路上不知死活,我们这儿是不是开始养精蓄锐了?是不是强得不止一点半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