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平安也提出告辞。
“不急。”付邦德放下手里的事,视线落在苏平安身上,脸上带着欣赏,“你愿意分享砖窑的技艺不求回报,但本官不能平白让你吃亏,是本官想让百姓早日盖上房而让他们来学去的,也不好开口找他们拿银钱给你贴补,这笔账该本官出。”
付邦德说到这里,他旁边的师爷急了,大人哎,咱穷得都发不出差役的月饷了,拿什么出这一笔账啊?
付邦德压了下手,示意师爷别急。
他赶在苏平安拒绝前继续说道,“只是现在衙门里的粮饷都非常吃紧,拿几两银打赏了于你于我都是毫无诚意,是侮辱,不怕你笑话,多了县衙里也拿不出。所以,就当本官欠你一个人情,以后你想办点什么事,可直接来找本官,如何?”
银子对苏平安屁用没有,他金银多着呢。
县令大人的一个人情,也好。
付邦德也觉得很划算,他敢许一个人情出去,是相信苏平安的为人,不然,换个人别说许你个条件了,就是几两银子,他说不给,别人也奈何不了他。
而且,他有个直觉,苏平安此人断不会一直是个草民,说不定以后走得比他还高,提前卖个好,这就是人脉。
“草民多谢大人!”苏平安起身行礼,“那草民就先行告退?”
“好。”付邦德点了点师爷,师爷亲自把苏平安送出了县令的书房。
出了书房,又有别的差役过来把人送到县衙门口,再牵回自己的马,苏平安也没第一时间就回村,他准备逛一逛县城,看看有点什么可以买。
粮食铺子出售的粮食很少,限购而且很贵。
再看其他的东西,都有得卖且不限购,价格只比平时上涨一些,断没有粮食的两倍价格那么吓人。
骑马去了集市,有猪、羊和鸡鸭卖,苏平安把两个猪肉摊子和一个羊肉摊包圆了,没法,他家里三只老虎,虽说它们自己会上山觅食,但条件之下他还是想尽一尽职责给他们准备些肉。
买完了大件的肉,还找旁边的铺子买了两个麻袋装上,就搭在马背上,又去买了六只鸡,也是绑紧成一坨之后扔在马背上。
这里的家养小鸡美味啊,炒,白切,盐锔,炖汤,总之怎么做都好吃。
苏平安准备满载而归了,,可路过一个很显眼的十字街口,发现一个挺大的两层铺面正在往外搬桌椅。
他好奇,打马凑近去问,“大兄弟,这是?”
被叫成大兄弟的一看,骑马的,还买那么多肉,这是个有钱人,于是态度非常好,“我们东家这铺子开不下去要卖掉,这不,我们先把这些东西清出来。”
“卖了吗?”
“还没卖成,我们东家要的也不全是银子,他要银子加粮食,还要是细粮,这金贵东西现在谁手上会有?难卖。”
他有啊!苏平安空间内,米和面多的是,全是上上品。
本来他没那么快打算买铺子的,县城的铺子他也不是那么想要,不过问问也无妨,如果要的粮食不多,也可以拿下。
“你们东家在里头不?”
“在。”
“大兄弟,帮我带个话,如果条件合适,这铺子我倒是可以买。”
那大兄弟一听,说了声等着,就往里铺子里跑。
苏平安也下了马在旁边等着。
一会儿,那位大兄弟带着一个五十多岁的半老头出来,“这位就是我们东家,姓胡。”
“胡老板,在下苏平安,听闻你这铺子要卖?”
“是,苏老弟,我也不多说了,我的条件是银子加粮食,我家的伙计跟你说过的,你若有心,进去看了再谈?”
“行,那就看看。”
那位胡老板让他的伙计帮苏平安看着马,然后两人入内边看边聊。
苏平安从这位胡老板这里知道,他是因为之前兵乱逃往别处,他家两个儿子三个女儿都嫁在逃荒所在的县城,他这次是拿着户籍和地契回来湾塘县为的就是处理宅子以及这间铺子,然后拿着银子和粮食去往儿女所在的县城安家。
他的铺子位置好要价不高本不愁卖的,只不过他加上要细粮这一条,才卡了许多看中铺子的人。
“胡老板,你报个合适价钱,我能拿得出就买了,拿不出,也不耽误大家时间,对不对?”
“是这个理,我看你年轻人很实诚,我的价格也实在,只要一百六十两银子加五石精米。”
苏平安在心里合计了一下,倒也算得上实诚,但买卖嘛,肯定是要讲讲价的,不然,对方还以为他好宰。
“一百五十两银加四石精米,行的话,趁现在衙门还没下值,还可以去过个户。”
嗯,就是说,苏平安买个铺子,跟买两棵菜一样一样的简单。
几石米加百多两银,随手就拿了。
胡老板也没想到他这么干脆,还价也还成,没有往死里杀价,别人也有问过他这间铺子的,那压价拦腰砍,气得他都想把问价之人给砍了。
“苏兄弟,我给你实话,银子少十两我真不在意,可粮食少一石不成啊。”
“你也知道粮食金贵,现在怕是没几个能一下拿得出几石精米的,我也给你说实话,如果不要精米,我宁愿给你二百两。”
那不成!市场上精米的价格四十两银不止能买到五石,但那是有价无市,标价一两银一石又怎么样,没货啊。
“我就这价格了,一百五十两银,四石精米。”苏平安觉得他很公道的,都知道他着急去往别处着急卖,又没往死里压价。
胡老板大概也清楚,他在湾塘县得不了多久,他的要求又要细粮,一般人真弄不来,“行吧,你的粮食多久能运过来?”
“你在这里等我两刻,很快。”
“好,我等你来。”
苏平安出了铺子牵过马,骑马就往县城外跑,跑到无人城外无人处,把马背上的各种肉收进空间,再称四袋米放在马背上,又重新进城。
这一来一回时间刚好。
胡老板,还验了一下苏平安带来的四袋米,粒粒差不多大且还泛着光泽,那是精米之中的精米,相当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