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纪六这个人,苏家一家子都觉得可信任的。
为了丈夫,周幸澜也不反对了。
特别是苏玥最先开口让留下他,一家子都下意识地相信这位小锦鲤。
于是,纪六的留下全家通过。
并定下规矩,别整什么小姐姑爷小小姐娘家仆人这些关系,纪六只是苏平安的跟班侍卫,对苏平安夫妇称呼老爷夫人,苏泽苏玥才是少爷小姐。
周幸澜还从纪六那里听了一些娘家的事,纪老侯爷夫妇,也就是周幸澜的外公外婆已经过世,当年害她的周家庶女和那个妾也被纪舅舅暗中收拾了,还是纪六出的手。
第二天纪六接过赶车的活,多出的那匹马给姬仁骑着,苏泽还是骑他的花卷,苏平安跟妻女侄子坐马车。
苏家一行人在第三天上午到的临江府城。
这次是三只老虎排成一排入城都不会被拦截,城门口值守有熟人,直接秒通过。
目前离下场还有大半个月,姬仁住客栈的话花费也是一大笔,毕竟他现在不是几年前有钱有粮的姬仁了,苏平安念他的照顾,才邀他一起来府城,并住进自家宅子。
梧桐巷苏家宅院是相当大,住是没问题的,只是下人少得可怜,只有老赵祖孙三个,直接安排空着的一个单独小院姬仁住下方便他温习,就是一日三餐不太方便,要是有专职的厨子再多几个下人……
算了,入乡随俗吧,就当给那些走投无路之人提供些工作岗位了,一个月开支多几十两,自家又不是没条件。
苏平安大手一挥,“媳妇,吃了午饭你就去牙行挑些人吧,找两个厨房的,做菜要好吃人要爱干净,洗衣打扫卫生种花浇水的这些就挑勤快踏实踏实的最好是穷苦人家出来的那些。”
“知道了,下午放你半天假,我和小玥儿去。”挑人,周女士也信小锦鲤,小锦鲤看中的人差不了。
苏泉一进家门整个人疯了似的,刚跑完宅子里的花园进来,“大伯娘,大哥自己跑出去玩了不带我,我想跟你和姐出去!”
“走,现在就去。”
“走咯~”
周幸澜和苏玥苏泉出门,纪六赶马车,苏平安还不放心,非得让女儿喊上豆豆。
临江府城街道有老虎出没这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多溜达几次就免疫了,自家人的安危重要。
不过苏玥还是把豆豆塞上马车,挤就挤一点。
第一站去布庄,给苏泉和纪六买些合适的衣裳鞋子,这才去到牙行一条街。
这次买人就不像上次苏玥和苏泽来买那么随便了,因要做菜好吃的,给中间商的钱就不能省。
挑了一家牙行进去,牙婆手里捧着一本花名岫舌灿莲花地介绍,他们牙行内的丫鬟如何听话娇俏,仆从如何能干护主,价钱如何便宜,有按贴身侍候主人而调教的,有专门做洒扫浆洗的……
中间商扯皮条的话,信一成都嫌多,周幸澜等她说完,才道,“带我们去看人,自己挑。”
“好嘞!”牙婆领着几人走去牙行后院,“不知夫人想挑哪方面的人,我好有个方向。”
“厨子和洒扫浆洗的。”
“明白!夫人请稍等。”
牙婆一拍大腿,拿着本子扭着腰进屋里,吆喝了几声,然后领出来一排十几个,有男有女,年龄在二十到四十不等。
“夫人,这些个都是做菜的好手。”牙婆一个个地介绍过去,都是在大户人家或酒楼饭馆里做过厨子的经验人士。
周幸澜低声问女儿,“小玥儿,有看得顺眼的不?”
“我看那边的两个可以。”苏玥指向排在最边上的那对中年男女。
“他们是夫妻,是几个月前兵乱平息后就到我手里的人,别处逃荒到我们临江府城的。男的烧得一手好菜,女的很会做点心,但他们还有个女儿也是我手里的粗使丫头,他们的要求是要同进一个主家。”
烧得一手好菜能做一手好点心,再带一个女儿一同卖到一家,很正常,牙婆这话是想说这两人砸她手里好几个月了没人选。
那么,一定是这两人的女儿有点小问题。
果然,还没等苏玥接着问,牙婆就说了,“那丫头力气是很大能干活,就是脑子不太好使。”
原来如此,不过应该都是小问题,大问题的话,牙婆这么精的人怎么会收?
一家人在一起,那才更稳定,苏玥觉得可以。
“让他俩留下,你把粗使丫头喊出来我选选。”
“好的小姐。”
牙婆又去喊了十几二十个丫头出来。
苏玥轻易就看出来哪个是那对夫妻的女儿了,相貌长得像,十三四岁的憨憨大脸丫头,她问了几句话,交流没问题,就不大聪明的样子,能用。
除了憨憨丫头,还挑了两个差不多大的,共三个丫头。
“娘,行了吧?”
“再找两个小伙吧,一个要会赶马车,一个家里看大门。”
宅子大,大门离前院的厅都隔着挺大个前花园,有个看大门的方便多了。
一对厨子夫妻,三个丫头,两个家丁,共七人,合计花掉九十二两银子。
年纪最大的是厨子夫妻,也是他俩最贵,可见,不论在什么年代,有一门手艺的重要性。
付完了钱,拿了几人的身契就走了,马车坐不下那么多人,稍后会有牙行把人送到梧桐巷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