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一个对待文官极其宽容的朝代。
在宋朝,无论你犯了多大的罪,只要是文官,那么最多也就是流放而已,是绝对不会被杀的。
可以说若是穿越到一个士大夫家庭,那么最安逸的时代必定是宋朝。
而相对应的,若是穿越成皇帝,那去大宋绝对是最悲催的事情。
不像是大明的皇帝,至少在万历皇帝之前,还是有些权利和自保能力的,即便是崇祯皇帝,想要杀文官,那也是手起刀落,毫不含糊。
而宋朝的皇帝,相比起来显然要悲催的多。
宋朝十八个皇帝,不说最后两个八九岁继位,什么也不懂的末代皇帝。
真正在南宋被灭之前的皇帝一共有十六个。
这其中被大臣和太后集体指认为精神病的皇帝两个,被迫禅位的皇帝两个,没病没灾,突然爆死的就更多了,加上宋太祖赵匡胤,有五六个之多,再加上一个傻子,两个被女真人俘虏,然后虐待致死的皇帝。
可以说只要当了宋朝的皇帝,就没有几个能没病没灾过完这一生的。
这其中还要加上两个没后的皇帝。
说这些宋朝的皇帝尽皆死于意外,蓝武是绝对不相信的。
有好几个皇帝都是刚想要改革,立马就精神病发作,或者干脆直接就死了。
蓝武是真不相信,天下会有这么巧的事儿。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和科举文官的坐大绝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然文官群体内也有真正心向国家的,就比如宋朝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两次改革。
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王安石的熙宁变法。
但结果都是支持他们的皇帝爆亡,变法失败,主导者惨遭流放。
这就是重文轻武,在开国之初就定下国策,要和士大夫共天下的宋朝。
其实在蓝武看来,哪有什么共天下,真正主导大宋朝局的从来都不是那些宋朝的皇帝,那些人都只是摆放在明面上用来背锅的傀儡而已。
宋朝真正的掌权者乃是学阀。
就是那个取代了门阀,通过科举上位,更加聪明,更加难对付的士绅、官绅组成的群体。
而且随着两宋三百年,元朝一百年的发展,这一股学阀势力已经再次完成了一次进化。
除了士绅、官员之外,他们之中又掺和了第三股势力,商贾!
商贾有钱,官员有权,士绅有地!
甚至有时候这三者三位一体,就是一个群体。
而在前世,这样的人有一个统一的称呼,资本!
历史上在嘉靖朝开始形成的浙党、楚党、晋党,后来的东林党、阉党,其实就是这样的一群人。
这些人通过编织关系网,把皇帝牢牢的锁在网里,后妃、官员、甚至是太监都是看管皇帝手脚的人。
在这样的一张网里,即便你有天大的本事,也根本没用!
“凉国公,你是想要告诉咱,即便是采取了南北榜,但只要科举还存在一天,只要朝中的官员选拔还用科举制,那大明的朝局终究是要像宋朝一般被文官集团把持的。”
“差别只是被南方的文官把持,还是北方的文官把持,可对?”
朱棣问道。
蓝武点了点头道:“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那你的意思是要咱废除科举?”
朱棣试探着问道。
蓝武摇了摇头:“科举制的出现对于华夏来说是好事,它打破了汉唐的阶级固化,若是我们倒行逆施,废除科举,那么不出百年,大明必定要掀起一场不亚于安史之乱的大混乱。”
朱棣闻言顿时就皱起了眉头。
“那便是没法了?”他问道。
“若是大明每一任皇帝都和陛下还有燕王殿下您一样英明神武,那自然是可以一直把这个学阀群体崛起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的。”
蓝武不着痕迹的拍了朱棣一个马屁。
“咳咳!”
朱棣被这个猝不及防的马屁拍的很是受用,他轻声咳嗽了一声,掩饰自己那难以下压的嘴角,心中却是不由自主就想到了昨天看到的小本子上那位明英宗朱祁镇。
若是算起来的话,这货是他的重孙子,他若是多活两年的话,说不定临死之前还能见到。
他这个重孙子,怎么说呢!
是有心思想要做一个明君的,但可惜就可惜在,人是个傻缺。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资质不够,没有做皇帝的本事,却成了大明的皇帝。
其导致的结果是灾难性的,土木堡之变一战便把大明本来的大好局面给彻底葬送掉了。
正是从土木堡之变开始,大明皇帝再也难以握住军权了,其后虽然明武宗短暂的把军权拿回来过,但他很快就落水而亡。
从朱厚照开始,大明的军权从始至终都一直在文官的掌握之中,皇帝再也没有和文官掀桌子的能力了。
想着这些大明的未来,朱棣脸色渐渐变得沉重起来道:“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无论是老爹还是咱都不可能真的长生不老!”
“蓝武,你说我大明莫非真就逃脱不了三百年被灭的命运吗?”
朱棣说到这里,不等蓝武回答,却是又摇了摇头道:“即便天命果真如此,但大明也绝不能做另外一个大宋,被北方的异族覆灭。”
“咱宁愿到时候大明终结在一个和我爹一样的英雄豪杰手里。”
蓝武看着神色坚定的朱棣,突然就想起了当年他把大明的历史讲给朱元璋听时,老朱的反应。
和现在的朱棣几乎如出一辙。
只能说这两人不愧是父子。
“殿下,其实也不是真的一点应对之法都没有。”
蓝武看着朱棣咧嘴笑着开口道:“说到底所谓的学阀形成的原因是因为朝廷只有科举这一种选才方式造成的。”
“若是我们在科举之外,再建立一套,甚至几套选才体系,是不是就不会有这种儒家官员一家独大的忧虑了。”
“比如呢?”朱棣心中一动,好奇问道。
“比如设立一个科学院,召集天下所有有才之士,只要是能研究出一种类似于香皂的造物,便可以授官,甚至是奖励金银,殿下觉得这样被授官的有才之士,会和那些通过科举进入朝廷做官的人搅合到一块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