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
睿王去沧云山剿匪已经过去了两个月。
朝中的局势也变得复杂起来,靖王和宣王都在发力,做着最后的博弈。
几乎每天都有官员上书,提议早日立下太子,至于立谁,支持靖王和宣王的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虽然皇帝老儿还在犹豫,但所有人都知道,立储的日子快了。
另一边,皇甫奇趁着靖王和宣王斗法,调整着户部的人员结构,扫清了孙敬亭留下的官员,彻底掌控了户部。
接着,他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以财政为由,精简官员,缩减开支,提升办事效率……
皇甫奇确实非同一般,很快便将夏明月所写的财政学运用到官僚体系之中,甚至给官员制定了业绩考核。
考核不通过的,要么扣俸禄,要么罚款。
这种做法显然太过激进了,惹得不少官员纷纷上书弹劾。
由于弹劾皇甫奇的奏折太多,皇帝老儿叫好叫停了业绩考核一事。
夏明月又教了皇甫奇一招,让他搞试点,只在户部实行业绩考核。
户部已经大换血,基本都是新人,初来乍到,自然不敢弹劾尚书。
而且这些新人都是皇甫奇精挑细选的,大多都有真才实学,而且有报国之志,其中还有他的学生。
所以KpI考核在户部推行得十分顺利,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
御书房内。
夏宗泓翻看着奏折,脸上露出了笑容。
一旁边伺候的刘喜不禁有些好奇,陛下每次批阅奏折都会发脾气,今天竟然笑了,真是见鬼了。
“皇甫尚书果然不负朕所望,财政终于稳住了。”
夏宗泓笑着喃喃自语,也解答了刘喜心中的疑问。
“陛下知人善用,小小财政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刘公公适时地拍了个马屁。
“财政是国之根基,可不是个小问题!”
“陛下说的是……”
夏宗泓批阅后又换了一份奏折,眉头瞬间拧了起来。
又是提议立储……
朕还没死呢,急什么急?
夏宗泓想骂人,但他也知道,早日立储有利于稳定人心,也可以避免内斗,只不过他还在靖王和宣王之间摇摆不定。
之前他一直喜欢宣王,但上次劫法场一事闹得太大,让京都百姓口诛笔伐,失了民心。
宣王太过狂妄了,真的适合继承大统吗?
但靖王又太过平庸,没有主见,同样让他担忧。
夏宗泓心思重重地放下了奏折,随口问道:“宣王最近在做什么?”
对于靖王和宣王的日常,宫中都有记录,除了主动汇报外,还有探子暗中盯着,算是在考核两人。
刘喜忙道:“记录都是些日常,不过每天都有朝中大员去宣王府拜访,应该是商谈政务……”
“商谈政事需要去他的宣王府吗?”夏宗泓不满地哼了声。
刘喜看了眼夏宗泓的神色,小声道:“昨日宣王殿下去了天牢,看望过孙敬亭。”
夏宗泓一听,脸色立刻阴沉下来。
“靖王呢?”
“靖王最近去户部比较勤……”
“又去要银子吗?”
夏宗泓气得一拍桌子,想要发火。
刘喜立马解释:“陛下误会了,靖王是去向皇甫尚书讨教学术,以及一些财政问题,听说靖王一直虚心求教,进步很大,连皇甫尚书都夸赞了靖王殿下。”
“真的?”
夏宗泓有些不信,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刘喜。
“陛下就是借老奴十个胆子,老奴也不敢诓骗陛下啊,这些都是内务府的记录,陛下若是想看,老奴去拿过来……”
“不用了,去将靖王叫过来。”
夏宗泓知道记录不可全信,决定亲自考一考靖王。
不一会,靖王接到传唤,匆匆赶来。
“儿臣叩见父皇……”
“起来吧!”
靖王颤颤巍巍地站起身。
他偷偷看了眼父皇,不知父皇传来他干什么,以前每次传唤,都是他犯了错,要挨训斥,所以本能地有些紧张。
“最近在忙什么?”
“儿臣最近忙于礼部事务,另外还去户部向皇甫尚书学习了如何处理财政问题,儿臣想为父皇分忧……”
“那就说说财政,都学到了什么?”
“财政乃国之根基……”
靖王虽然平庸,但好在听话,特别是章皇后的话,他这些天不仅总是去拜访皇甫奇,还认真看了那本财政学,所以记住了不少内容。
此时说来,侃侃而谈,有模有样。
皇帝老儿越听越是满意,随后又追问了几个问题,靖王也都答了上来。
考核完之后,夏宗泓将靖王打发离去。
“刘公公,你觉得如何?”
“老奴听不太懂,但能听出来靖王殿下的进步很大……”
刘喜怕皇帝老儿起疑心,没敢多说。
“靖王确实很有进步!”夏宗泓满意地点了点头。
刘喜稍稍松了口气,他暗中帮助章皇后和靖王,害怕皇帝老儿看出来,需要拿捏好分寸。
一个时辰后,天色渐晚。
“陛下,早点歇息吧!”
夏宗泓放下奏折,不等刘喜问,直接说道:“摆驾紫兰殿。”
现在袁昭仪最受宠,几乎取代了孙淑妃,这段时间皇帝老儿要么回养心殿自己睡,要么去紫兰殿宠幸袁昭仪。
受宠程度甚至超过了之前的孙世兰。
入夜时分。
刘喜将皇帝老儿送到了紫兰殿。
袁蓉将夏宗泓接入了寝宫休息。
刘喜一把年纪了,自然不会整夜守着寝宫,在安排好小太监和宫女值守后,带着一个小太监离开了紫兰殿。
“刘公公……”
刚出紫兰殿,一个倩影跟了上来,正是夏明月。
“九公主!”
看清来人,刘喜忙抱拳一礼。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袁蓉受到恩宠,夏明月这个九公主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了。
“不知九公主有何吩咐!”
既然追了出来,肯定是有事的。
“本宫有件事向刘公公请教……”
夏明月说着声音一顿,看了眼刘喜旁边的小太监,意思不言而喻。
刘喜自然懂,立刻将小太监支走了。
“九公主有何指教?”
夏明月警惕地左右看了看,抬手示意道:“刘公公,还请移步里面?”
这丫头想干什么?
刘喜满腹疑惑,跟着夏明月又走回紫兰殿,来到了一处僻静的角落。
“殿下有什么事,还请直说。”
“刘公公,和你打听一个人!”
“什么人?”
“刘义……”
刘喜浑身一颤,脸色瞬间变了。
太平侯府一直没有找到刘河,夏明月有些等不急了,决定冒险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