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牧安排好各项事务后,整个团队迅速投入行动。郭敬之带领的士兵在考场工地周围日夜监视,犹如潜伏的猎豹,时刻准备出击。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出现在工地附近。他们趁着夜色掩护,偷偷潜入工地,正准备对尚未完工的建筑设施下手时,郭敬之大手一挥,士兵们如神兵天降,迅速将这几人团团围住。
“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在工地捣乱!”郭敬之厉声喝道。
这几个黑衣人见势不妙,试图反抗,但在训练有素的士兵面前,他们的挣扎显得徒劳无功。很快,黑衣人便被制服,押回了苏牧的府邸。
苏牧亲自审讯这些黑衣人。起初,他们还嘴硬不肯招供,但在苏牧威严的目光和巧妙的审讯技巧下,其中一个黑衣人终于松口。
“我说,我说!我们是受李家的人指使,他们给了我们一大笔钱,让我们破坏考场建设,阻止科举顺利进行。”黑衣人颤抖着说道。
苏牧心中一凛,果然是李家在背后搞鬼。他继续追问:“李家具体是哪些人指使你们的?还有没有其他计划?”
黑衣人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回答:“是李家的李逸风,他是李家重点培养的子弟。其他计划我们就不知道了,每次都是他派人来传达任务,我们只负责做事。”
苏牧得到这些关键信息后,立刻派人将消息传给正在调查其他线索的众人,同时他深知,不能打草惊蛇,要利用这个线索深挖下去,彻底揭露李家乃至整个六大门阀的阴谋。
与此同时,月影在江湖中的调查也有了重大进展。她经过多方打探和跟踪,终于找到了“血影堂”在京都的一处秘密据点。这是一个位于城郊的废弃宅院,周围看似荒废无人,但实则暗藏玄机,不时有身着奇异服饰的人进出。
月影悄悄潜伏在附近,观察着“血影堂”的一举一动。她发现,每隔几天,就会有一个神秘人前来与“血影堂”的堂主会面,而这个神秘人从身形和衣着来看,极有可能是陈家的人。
为了不暴露行踪,月影在确认据点位置后,迅速返回向苏牧汇报。
“侯爷,‘血影堂’的老巢已经找到,就在城郊的废弃宅院。而且,我发现他们与陈家联系密切,很可能就是陈家指使他们制造那些杀人事件的。”月影详细地说道。
苏牧点点头,说道:“很好,月影,你做得非常好。目前先不要轻举妄动,我们要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将‘血影堂’一网打尽,同时也要抓住陈家与他们勾结的证据,让陈家无法抵赖。”
另一边,苏子宁和刘愈成功稳住了那些被王家收买的寒门士子。他们不仅从这些士子口中得到了更多关于王家策划闹事的细节,还说服了其中几个士子愿意充当内应,配合苏牧他们揭露王家的阴谋。
“侯爷,这些士子表示愿意配合我们,只要我们能保证他们和家人的安全,他们会按照我们的要求行事。”苏子宁向苏牧汇报。
苏牧思索片刻后说道:“好,安排好他们的家人,确保他们无后顾之忧。让他们继续与王家的人保持联系,一旦王家有新的动作,立刻向我们汇报。”
随着调查的深入,苏牧掌握的证据越来越多,但他知道,六大门阀势力庞大,仅凭目前的证据还不足以彻底扳倒他们。而且,六大门阀在朝堂和民间的动作也越来越频繁,给科举制度的推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朝堂上,六大门阀联合的势力不断向皇帝施压,要求暂停科举筹备。他们在早朝上言辞激烈,以各种理由劝说皇帝改变主意。
“陛下,科举筹备期间乱象丛生,各地百姓人心惶惶。此时继续推行科举,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还望陛下三思啊!”一位依附于门阀世家的大臣说道。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是啊,陛下,科举之事关乎国运,不可操之过急。”
皇帝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他心中清楚这是门阀世家的阴谋,但面对如此多大臣的进谏,也不得不谨慎考虑。
“各位爱卿所言,朕会慎重考虑。但科举制度乃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举措,关乎我大华天朝的未来,不可轻易废止。”皇帝说道。
退朝后,皇帝立刻召见苏牧。
“苏爱卿,如今朝堂局势紧张,门阀世家联合施压,要求暂停科举。你这边调查进展如何?能否尽快拿出确凿证据,揭露他们的阴谋,让朕有足够的理由驳回他们的请求?”皇帝焦急地问道。
苏牧跪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已经掌握了部分证据,证明李家指使黑衣人破坏考场建设,陈家与‘血影堂’勾结制造杀人事件嫁祸支持科举的官员,王家收买寒门士子闹事。但为了彻底扳倒六大门阀,还需要一些时间收集更多证据,让他们无法狡辩。”
皇帝点头道:“苏爱卿,朕相信你。但时间紧迫,你务必尽快行动。朕能拖延的时间有限,一旦门阀世家煽动的民意达到一定程度,朕也难以抵挡。”
苏牧回到府邸后,深知时间紧迫,他立刻召集众人,商讨下一步计划。
“如今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关键线索和证据,但还不足以给六大门阀致命一击。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将他们的阴谋彻底揭露,让天下人看清他们的真面目。”苏牧说道。
谋士林羽沉思片刻后说道:“侯爷,我们可以将计就计。利用那些被王家收买的士子,给王家传递假消息,引诱他们进一步行动。同时,我们安排人手在‘血影堂’据点周围设下埋伏,等陈家与‘血影堂’再次联络时,一举抓获他们,获取更直接的证据。至于李家,我们可以让黑衣人假装继续为他们效力,暗中收集更多他们策划阴谋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