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到朝歌,帝辛却并未将其放在心上,依旧与妲己在宫中寻欢作乐。他轻蔑地笑道:“小小西岐,竟敢螳臂当车,朕只需派一支军队,便可将其剿灭。”然而,他不知道,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战,已然拉开帷幕,商朝的命运,正悬于一线。
比干,这位殷商的王叔,为人忠肝义胆,心系社稷,见帝辛在妲己的迷惑下日益昏聩,心中忧虑如焚。
一日,妲己佯装心痛难忍,昏迷不醒。身旁的宫女们吓得惊慌失措,赶忙去请帝辛。帝辛匆匆赶来,见爱妃如此模样,心急如焚,赶忙传太医诊治。然而,太医们一番折腾,却毫无办法。
这时,一位自称能救妲己的道士被带到帝辛面前。道士称,妲己乃千年狐妖,心脏偶有不适,需用七窍玲珑心入药,方能治愈。而普天之下,唯有比干丞相拥有七窍玲珑心。
帝辛听后,竟毫无犹豫,即刻宣比干进宫。比干得知缘由,心中悲愤交加,他不敢相信,帝辛竟为了妲己,要取自己的性命。但为了殷商的江山,他还是强忍着悲痛,面见帝辛。
“陛下,老臣一片忠心,日月可鉴。如今您却听信妖言,要取老臣之心,这让天下臣民如何看待?”比干痛心疾首地说道。
帝辛却冷冷道:“王叔,若能救爱妃性命,牺牲你一颗心又何妨?况且,你难道忍心看着朕的爱妃就此香消玉殒?”
比干无奈,深知已无法改变帝辛的决定。他仰天长叹,随后,在悲愤中,自行剖腹取心,将那七窍玲珑心呈给帝辛。比干身死,商朝上下一片哀恸。
此时,闻太师正在外征战,听闻此噩耗,犹如五雷轰顶。他立马跨上墨麒麟,日夜兼程赶回朝歌。
一进朝歌城,闻太师径直奔向比干府邸。看着比干空荡荡的府邸,闻太师老泪纵横,“比干啊比干,你一生忠义,却落得如此下场,这叫老臣如何不痛心!”
闻太师转身入宫,怒视帝辛,质问道:“陛下,比干丞相忠心耿耿,为我大商鞠躬尽瘁,您为何要听信妖言,害他性命?如今,大商栋梁已折,陛下难道还不醒悟吗?”
帝辛却一脸不耐烦:“太师,朕自有决断。你莫要再拿这些事来烦朕。”
闻太师心中绝望,他深知,帝辛已被妲己彻底迷惑,无可救药。但他依旧不愿放弃,只盼能以一己之力,挽回殷商的颓势,只是,这一切似乎已变得无比艰难。
西岐大军在姬发与姜子牙的率领下,一路势如破竹,向着朝歌城节节逼近。沿途,饱受殷商暴政之苦的百姓箪食壶浆,热烈欢迎西岐军队,许多小股武装力量也纷纷加入,使得西岐军威大振。
李靖的父母,李太公和李老夫人,久居陈塘关,虽远离朝歌,却也听闻了帝辛的种种暴行。他们眼见百姓在殷商暴政下民不聊生,心中义愤难平。
一日,父子三人围坐家中,谈及天下局势。李太公长叹一声,说道:“如今帝辛荒淫无道,设炮烙之刑,建酒池肉林,百姓苦不堪言。我虽年迈,却也不忍见苍生受苦。”
李靖点头称是:“父亲所言极是,孩儿也早有此感。只是身为殷商将领,一直犹豫不决。”
这时,李老夫人也开口道:“如今西岐姬发,在姜子牙辅佐下行仁政,深得民心。若能助西岐推翻殷商,也算为天下百姓做件好事。”
李太公目光坚定,看向李靖:“吾儿,你武艺高强,又有哪吒这等英勇的孩儿。我们李家不能再坐视不管,应助西岐一臂之力。”
李靖思索片刻,想到自己镇守陈塘关时,百姓对殷商统治的恐惧与无奈,终于下定决心:“父亲,母亲,孩儿听您二老的。”
于是,李靖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往西岐,表明愿率陈塘关将士相助之意。同时,李太公和李老夫人在陈塘关积极筹备,鼓励百姓支持西岐义举,筹备粮草物资。
西岐方面,姬发与姜子牙收到李靖的书信,大喜过望。姜子牙说道:“李靖父子威名远扬,若得他们相助,伐纣大业又添助力。”
不久后,李靖亲率陈塘关精锐将士,带着充足的粮草,奔赴西岐。姬发率众人出城相迎,李靖一家与西岐众人相见,共商伐纣大计。从此,李靖一家正式加入西岐阵营,为推翻帝辛的残暴统治,开启了新的征程。
当帝辛得知西岐大军兵数日之内。连破数城。,一向沉迷酒色、疏于朝政的他,终于慌了神。朝堂之上,大臣们议论纷纷,一片慌乱。帝辛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了闻太师身上,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闻太师,如今西岐叛逆,公然犯我朝歌,唯有你能领军退敌,朕命你即刻出征,务必将那姬发、姜子牙等人一举剿灭!”帝辛语气急切,眼中满是焦虑。
闻太师心中虽对帝辛的昏聩不满,但念及殷商数百年基业,还是单膝跪地,沉声道:“陛下放心,老臣定当竭尽全力,保我大商江山。”
领命之后,闻太师立刻着手调兵遣将。他深知西岐有姜子牙辅佐,绝非易与之辈,于是挑选了殷商最精锐的部队,又点齐了数位能征善战的将领。
出征之日,朝歌城外军旗猎猎,闻太师身披黑色战甲,头戴金盔,威风凛凛地跨坐在墨麒麟上。他目光如炬,扫视着眼前的将士,高声喊道:“将士们,西岐叛逆,妄图颠覆我大商。我们身为大商子民,当拼死扞卫家国。今日一战,只许胜,不许败!”
“必胜!必胜!”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震四野,士气高昂。
随后,闻太师一挥手中的金鞭,墨麒麟嘶鸣一声,带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西岐营地进发。
西岐营帐内,姜子牙正在与姬发商议战事,忽有探马来报:“启禀丞相、主公,闻太师率领殷商大军前来,距离我军营地已不足十里!”
姬发微微皱眉,看向姜子牙:“丞相,闻太师威名远扬,此次来势汹汹,我们该如何应对?”
姜子牙微微一笑,镇定自若地说道:“主公勿忧。闻太师虽厉害,但我们也有制胜之策。且先按兵不动,待我观其阵势,再做计较。” 说罢,姜子牙起身走出营帐,登高远望,只见远处尘土飞扬,殷商大军如黑色洪流般滚滚而来。一场决定商周命运的大战,即将在这片土地上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