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尘打开水壶,然后倒了一杯水递给了王大妈,“大妈,您喝点水,歇会儿。”还拿出点心,“大妈,您吃点东西,补充补充体力。”
回去的路上,王大妈感动地说:“小苏啊,今天真是多亏了你。”苏尘笑着说:“大妈,您跟我还客气啥,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除了这些事情,其他邻居但凡有点大事小情的,第一个想到的准是苏尘。
就说前几天,老李家的窗户不知咋的坏了,风呼呼地往里灌。老李着急忙慌地来找苏尘,苏尘一听,二话不说,拎着工具就跟着去了老李家。他站在凳子上,仔细检查窗户的损坏情况,又是敲又是钉的,忙得满头大汗,一点儿怨言都没有,还笑着跟老李说:“李叔,您别着急,一会儿就修好,保准这风再也钻不进来。”
还有一回,老王家的水管半夜漏了,水淌得满屋子都是。老王大半夜敲响苏尘的门,苏尘睡眼惺忪的,一听这情况,立马清醒了,披上衣服就跟着老王去他家。他在昏暗的灯光下,猫着腰摆弄着水管,身上脸上都溅上了水,可他还是乐呵呵的,嘴里念叨着:“王叔,您放心,马上就能修好,不会让您家遭水灾。”
像这样的事儿,那是数不胜数。东家的灯泡不亮了,西家的门锁不好使了,只要招呼一声,苏尘总是爽快地应着,风风火火地赶过去帮忙解决,从来没露出过一丝一毫的不耐烦。
在帮助邻居们的这一路上,磕磕绊绊的事儿也不少。有这么一回,给孙大爷翻新家具的木匠居然在活儿干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提出要涨价,这可把苏尘给气炸了肺。
“你这说涨就涨,还有没有点诚信?哪能这么办事儿!咱当初可是讲好价钱的,你现在中途变卦,这像话吗?”苏尘气得满脸通红,就像个熟透的番茄,脖子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一跳一跳的。他双手死死地叉在腰间,那架势仿佛要跟木匠拼命似的,两只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扯着嗓子冲着木匠大声嚷嚷,那声音震得周围人的耳朵都嗡嗡响。
“这材料都涨价了,我也没办法啊。我总不能自己倒贴钱给你干活,我又不是做慈善的,我总不能做亏本买卖吧!”木匠也不是吃素的,脖子一梗,脸涨得跟猪肝似的,声音比苏尘还高出好几个调,扯着嗓子喊回去,那气势丝毫不输给苏尘。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互不相让,谁也不肯服软。苏尘的脸涨得越来越红,木匠的眼睛瞪得越来越圆,气氛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眼看着就要撸起袖子大打出手,吵得那叫一个不可开交。
就在这僵持不下的节骨眼儿上,系统那熟悉的提示声在苏尘的脑海中响了起来:“冷静处理,别冲动,想想办法。”
苏尘听了系统的提示,紧紧咬着牙关,那牙关咬得咯咯作响,腮帮子鼓得高高的,像含了两个大馒头。他狠狠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又猛地吐出来,如此反复了好几次,努力压制着自己内心那即将如火山般爆发的怒火。
苏尘紧紧地闭上了眼睛,身子微微颤抖着,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告诫自己:“一定要冷静,一定要冷静。”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睁开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再次睁开眼睛时,苏尘竭尽全力让自己那因愤怒而颤抖的声音变得平和一些,缓缓说道:“师傅,咱们都各让一步。您看啊,这活儿我之所以找您,就是因为打心眼里信得过您的好手艺。您要是突然涨价,我这边确实也很为难。这样吧,材料涨价的这部分,咱们一人承担一半,您看成不?大家出来讨生活都不容易,互相体谅一下,您说呢?”
木匠听苏尘这么一说,皱着眉头,眼神有些闪烁,站在那儿沉默了好一会儿。他的双手不停地搓着衣角,心里也在反复掂量着苏尘的话。过了片刻,他的表情终于不再那么强硬,态度也缓和了许多,点了点头说道:“行吧,那就按你说的办。我也不是那不讲理的人,大家都不容易,互相理解。”
就这样,一场眼看着就要爆发的激烈争吵被成功化解了,事情也总算得到了妥善的解决。苏尘松了一口气,木匠也不再板着脸,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经过苏尘没日没夜的不懈努力,邻居们的愿望就像熟透的果子,一个接一个地实现了。
李大爷骑着那辆修好的自行车,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又一圈,脸上的笑容就像绽放的菊花,乐得那嘴巴都合不拢了,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这车子修得真好,骑起来顺溜得很呐!”
赵大哥呢,捧着新收音机,靠在椅子上,听着里面传来的戏曲,脑袋跟着节奏一摇一晃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陶醉得不行,嘴里还跟着哼上几句。
刘大嫂拉着苏尘的手,眼里满是感激,声音都带着几分哽咽:“苏尘啊,要不是你,我都不知道咋办了,真是太谢谢你啦!”那感谢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
四合院的氛围也因为苏尘的真心付出变得愈发温馨和谐。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嘴里谈论的都是苏尘的好。“苏尘这孩子,真是个热心肠!”“就是啊,多亏了他,咱们这院子越来越有人情味儿啦!”
苏尘看着眼前这一切,心里头像是灌了蜜一样甜,那种满满的成就感让他整个人都容光焕发。
这一天,阳光洒在四合院的青石板路上。秦淮茹站在院子中间,一声不吭。她整个人都在阳光里。她眼睛很亮,里头有股子坚定劲儿,就跟有火在烧似的。
秦淮茹轻轻地抬起头,看着四合院的天空,心里冒出个想法,要在这四合院开个小型加工厂。她双手不知不觉握成拳头,像是在给自己打气,那模样好像已经瞧见未来加工厂热热闹闹干活的场景了。
秦淮茹火急火燎地找到了苏尘,连气都没喘匀,就竹筒倒豆子似的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全说了出来:“苏尘啊,我这心里头琢磨了好久,我想着在咱们这四合院开个小型加工厂,你快给我参谋参谋,你觉得这事儿能成不?”
苏尘听了秦淮茹的话,先是整个人像被定住了似的,愣在了原地,过了几秒,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就跟黑夜里突然亮起的明灯似的,说道:“这想法不错啊,淮茹。不过这事儿啊,可不是闹着玩的,没那么容易就能成。”
秦淮茹用力地点点头,目光里透着一股倔强和不服输的劲头,咬了咬嘴唇说道:“我心里明镜儿似的,知道这难着呢。可我啥都不怕,我就是想搏一搏,试试能不能干成。”
苏尘目不转睛地看着秦淮茹那坚定无比的模样,她的眼神里没有一丝犹豫和退缩,那股子坚决劲儿让苏尘心里头不由得涌起了一股敬佩之情。
苏尘在心里暗暗想着:“这秦淮茹,还真是有股子冲劲儿!”于是,苏尘毫不犹豫地说道:“行,淮茹,既然你这么有决心,那咱啥也不说了,我全力支持你。咱俩好好合计合计,把这事儿规划规划。”
两人找了个安静的地方,然后面对面地坐了下来,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起来。
“我琢磨着啊,先搞点简单的手工艺品加工。咱们院里那些大妈们,那手可巧了,指定能帮上大忙。”秦淮茹兴致勃勃地说着,两只手还不停地在空中比划着,像是要把心里的想法直接展现出来似的。
苏尘听了,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陷入了沉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说道:“这想法倒是挺好,不过啊,这东西做出来得有地儿卖才行,咱得先把销路找好,可不能忙活半天,做出来一堆东西没处销。”
秦淮茹的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忧虑,那神情就像阴云突然遮住了阳光,她轻轻叹了口气说:“是啊,销路这事儿确实让我头疼得很,晚上觉都睡不好。”
就在这节骨眼上,系统冷不丁地给苏尘来了个提示:“帮助秦淮茹拓展销售渠道,前景广阔。”
苏尘心里头猛地一激灵,张嘴就说:“淮茹,你别犯愁,咱可以去周边的市场溜达溜达,找找那些批发商,说不准就能把销路给打开了。”
秦淮茹听他这么一说,脸上立马有了点盼头,赶忙应道:“那咱俩赶快去。”
接下来连着好些日子,苏尘一天不落,天天陪着秦淮茹,把周边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市场,全都跑了个底朝天。他们从这家店出来,又钻进那家店,一个一个批发商挨着去问。
“老板,您受累瞧瞧我们的样品,这质量那是好得没边儿,绝对靠谱!”苏尘脸上笑开了花,不停地跟一位批发商说着,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了。
“不行不行,我对这玩意儿压根没兴趣。”老板头都不抬,不耐烦地摆摆手,好像多看一眼都嫌烦。
秦淮茹心里头那股子倔劲儿上来了,就是不服输,赶忙又凑到老板跟前说:“老板,您就行行好,给我们个机会呗,价格方面都好商量,您怎么说怎么是。”
他们就这么一家一家不厌其烦地问,也不知道吃了多少回闭门羹,被拒绝了不知道有多少回。最后,终于有那么一位批发商,可能是被他们一直不放弃的那股子劲头给感动了,点了点头说:“行吧,那我就先瞅瞅样品。”
回到四合院,秦淮茹和苏尘连凳子都还没焐热乎,就又凑到一块,脑袋挨着脑袋,开始琢磨怎么把生产效率给弄上去。
“咱们一定得买几台新机器,就光靠着手工这么一点点弄,速度慢得要死,这根本不是个事儿!”秦淮茹急得直跺脚,说话都跟连珠炮似的。
“买机器当然好,可那得花好多钱啊,资金这方面可真是个大麻烦。”苏尘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满脸都是愁云。
就在这当口,系统冷不丁又给苏尘来了个提示:“合理规划资金,寻求合作有惊喜。”
苏尘脑子里“唰”地一下灵光一闪,忙不迭说道:“淮茹,要不咱们这么着,去银行试试贷点款,或者找找其他厂家一起合作合作?说不定这法子能成。”
秦淮茹一听这话,眼睛“噌”地一下子亮得跟灯泡似的,兴奋得声音都高了八度:“这主意好啊,那咱赶紧试试。”
接下来的日子,他俩就跟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东奔西跑。去银行的时候,什么资产证明、经营计划,各种材料准备了厚厚一沓。到了银行,跟工作人员那是好话说尽,点头哈腰,就差没给人家跪下了。
找厂家合作也不容易,一家一家地去拜访,嘴皮子都快磨破了。人家不是嫌他们规模小,就是觉得没利润,他俩是好话说了一箩筐,求爷爷告奶奶的,就盼着能有个厂家愿意跟他们合作。
经过这么一通好折腾,费了老鼻子劲,他们总算是从银行把贷款给拿到手了,还跟一家机器厂把合作协议给定了下来。
加工厂一点一点地步入了正轨,订单就跟雪花似的纷纷飞来,一个接着一个,越来越多。秦淮茹整天像个陀螺似的转个不停,忙得连脚沾地的工夫都没有,可心里头却跟喝了蜜似的,美得不行。
“苏尘,真的是多亏有你帮衬着,要不然这加工厂哪能这么顺顺当当的。”秦淮茹拉着苏尘的手,一脸感激地说道。
苏尘咧开嘴笑着说:“嗨,咱俩还说这些干啥,看着加工厂一天比一天好,我打心眼里高兴。”
在秦淮茹和苏尘齐心协力地操持下,这个小型加工厂越来越好。日子就跟那流水似的,哗哗地往前跑,一转眼,这小型加工厂的生意是一天比一天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