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风水**
**一、风水的起源与发展**
(一)起源
风水,又称堪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时期。在中国远古时代,人们就有选择合适居住地点的朴素意识。当时的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环境,发现山清水秀、地势高大平坦且避风的地方往往更适合居住。例如,靠近河流但又在洪水不易侵袭的区域,这样既可以方便取水,又能避免洪水灾害。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巢居选择靠近树枝交错较为稳固且利于遮风挡雨的大树,穴居选择在干燥、背风且洞口朝向较好的山洞,这可以看作是风水观念的雏形。
(二)发展
1. 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风水观念开始与祭祀、占卜等活动相结合。当时的城市规划已经开始考虑到方位等因素。比如都城的选址,要遵循“择中而立”的原则,认为位于天下中心的地点才是最为吉祥合适的。同时,通过占卜来决定建筑的建造方位、时间等重要事项。
2. 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阴阳五行学说开始兴起并与风水观念相融合。风水家们将山川地势与阴阳五行的特性相联系。例如,认为山的南面为阳,北面为阴;水的北面为阳,南面为阴。而且,不同的地形地貌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被赋予了不同的属性。孟尝君在选择封邑时,就有专门的堪舆家对其进行考察论证。
3.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风水学说逐渐形成体系。秦始皇营建咸阳,都城布局与风水思想有着密切联系。汉代的风水着作开始出现,《堪舆金匮》《宫宅地形》等书籍是早期风水理论集大成的体现。此时的风水理论不仅在住宅选址、营建方面有所发展,在丧葬墓地的选择上更为重视,认为祖先墓地的风水好坏会影响到后代的福泽。
4. 隋唐以后
隋唐时期,风水理论得到广泛传播并且进一步深化。到了宋代,风水学说更加细分化,出现了理气派和形势派等不同的风水派别。理气派注重罗盘、理数等理论,强调方位理气;形势派则侧重于对山水形势的观察和分析,讲究“龙、穴、砂、水、向”等要素。明清时期,风水着作大量涌现,风水思想已经深入民间,从达官贵人到普通百姓,在住宅、村落的规划等各个方面都有所遵循。
**二、风水的核心要素**
(一)自然环境要素
1. 山脉
山脉在风水中被称为“龙”。山脉的走向、起伏形态等都有讲究。山脉的起伏连绵如同大地的脊骨,被认为是气脉的载体。好的山脉应该是起伏有致,主峰突出,山脉之间的连贯性好。“龙”分有老嫩、长短之分,年轻有力的山脉被认为生气旺盛。例如,衡山山脉层峦叠嶂,被风水家视为藏风聚气之处。
2. 水流
水在风水中被视为财气的象征。水的形态多样,有直水、曲水等。曲水被认为是比较吉利的,因为有环抱之意。像江南水乡纵横交错的河流,曲水有情,使得许多古老村落的选址依水而建。水的流向也是很重要的,一般认为水应该从左边来,右边去,形成“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格局。如果水势湍急直冲住宅,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会带来煞气。
3. 土地
土地的质地、肥力等也是风水考量的因素。肥沃的土地适合耕种,能养活居民,象征着繁荣昌盛。土地的形状也有说道,方形或圆形被认为较为规整,比不规则形状的土地更好。
(二)方位要素
1. 八卦方位
八卦将方位分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对应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方位上则是西北、西南、东方、东南、北方、南方、东北、西方。不同的方位与人的命运、家庭等不同方面相关联。例如,住宅的正东方位属于正位,象征着家庭的活力和发展,如果东方位布局合理,居住者在事业上可能会有积极的发展。
2. 五行方位
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各自对应不同的方位。北方属水,南方属火,东方属木,西方属金,中央属土。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在风水中布局时也要考虑这种关系。例如,在一个住宅中,如果南方是厨房(属火的地方),周围的环境需要配合适当来调节五行平衡,避免火气过盛。
(三)时空要素
1. 时间
风水讲究不同的时间对居住环境的影响。例如,根据出生的年份和时间,一个人的风水命卦不同,在住宅的选择和布局上也会有不同的要求。而且,不同的朝代时期,风水的理论也会根据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等背景有所发展和改变。
2. 空间
在空间上,不仅要考虑房屋内部的空间布局,如房间的功能分配、家具的摆放等,还要考虑房屋周边的空间环境。房屋周边的高低建筑物分布会影响到气场的流动。如果房屋前方有高大建筑物阻挡,会阻碍气场的进入,被认为是一种煞气。
**三、风水理论的流派**
(一)形势派
1. 概念
形势派主要强调对山川地势的自然形态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直观地查看山脉的走向、河流的蜿蜒、地势的高低起伏等确定风水的好坏。形势派认为气依附于山水,山水秀丽、形势优美的地方气场必然是好的。
2. 代表人物与着作
形势派的代表人物有杨筠松等。杨筠松在唐朝时期是着名的堪舆大师,他的着作《撼龙经》《疑龙经》等系统阐述了形势派的堪舆理论,主要讲述了如何寻找龙脉、辨别山脉的形态和气场的强弱等内容。
(二)理气派
1. 概念
理气派注重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八卦理论和罗盘等工具,通过计算方位、时间等理数来确定风水格局。理气派认为,气是一种隐藏在宇宙万物中的能量,这种能量的分布与数理、方位密切相关。通过精确的计算,可以判断一个地方的风水好坏,并且指导家居、建筑等的布局。
2. 代表人物与着作
理气派的代表人物有赖布衣等。赖布衣在宋代以风水奇才闻名,他的着作《理气穴法》等阐述了理气派的理气理论,包括如何通过罗盘确定方位的数理关系,从而判断住宅或墓地的吉凶等情况。另外,八宅风水也是理气派的重要分支,以《八宅明镜》等为代表着作,主要通过对住宅方位和居住者的生辰八字进行匹配,来判定各个房间的吉凶情况。
**四、风水在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一)住宅建筑
1. 住宅选址
传统住宅选址首先要考虑周边的山水环境。通常会选择前面有开阔的田野或者水域(象征着广阔的前程和财富),后面有靠山(代表稳固的依靠)的地方。例如,在徽州地区的古村落,村落大多背靠青山,面临溪流,体现了风水观念中的山水和谐理念。
2. 住宅布局
在住宅内部布局方面,大门的位置至关重要。大门是住宅的气口,被视为接纳生气和财气的入口。大门不能正对着河流、道路等直冲之物,否则会有煞气进入。室内房间的布局,按照八卦方位,不同方位对应不同的功能。如卧室一般布置在相对安静、气场适宜的位置,以利于居住者的休息。同时,家具的摆放也要遵循风水原则,例如床头不能对着镜子等,以免惊扰气场。
(二)宫殿建筑
1. 规划原则
宫殿建筑的风水规划更为严格。以北京故宫为例,故宫坐北朝南,处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这种布局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同时也符合风水上的方位观念。故宫前面有广阔的午门广场(前庭),象征着天子的威严和皇家的广阔天地。后面的景山成为故宫的靠山,在风水上形成依山而建的格局,象征着皇家的根基稳固。
2. 细节体现
在宫殿建筑的细节上,也体现了风水思想。例如故宫内的太和殿,建筑高大雄伟,位于故宫的中轴线上,并且位于天圆地方的观念中的北面中心位置,被认为是天帝所在的方位,这既体现了封建王朝的等级制度,也符合风水理念中关于方位和气场的设置。
**五、风水与现代社会的碰撞**
(一)风水的科学内涵探讨
1. 心理暗示方面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风水的一些积极影响可能更多地体现在心理暗示上。当人们的居住环境符合他们心中风水的吉相时,例如居住在一个宽敞明亮、布局合理的住宅里,他们可能会感觉心情舒畅、充满活力,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会对生活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是风水学说中所谓的神秘力量的作用,而是心理学上的积极暗示效应。
2. 自然环境规律方面
风水理论中对自然环境的关注,部分符合现代科学的规律。比如,风水强调水流、植被等对环境的重要性,现代科学也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水源清洁、周围植被茂盛的地区往往空气质量好,生态环境佳,有利于人们的居住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持。
(二)风水存在的争议与规范
1. 心理暗示方面
然而,风水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许多人认为风水学说缺乏科学的实证依据,其中一些概念如气、龙脉等难以用现代科学来解释。一些人过度迷信风水,花费大量的金钱进行所谓的风水调整,如拆除原有房屋结构、布置奇特的风水饰品等,却没有实际的改善效果。
2. 伪风水及规范需求
在现代社会,出现了很多所谓的“伪风水”现象。一些人打着风水的旗号进行欺诈活动,传播不科学的观念。这就需要对社会风水现象进行规范。一方面,要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让人们正确辨别风水的科学与迷信部分;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对风水相关的欺诈行为进行监管,避免人们因迷信风水而遭受经济损失。
(三)风水的文化传承价值
1. 民俗文化的体现
尽管风水存在争议,但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从古老的家族观念、居住理念到传统的审美观念等都在风水中有所体现。例如,传统建筑中的风水讲究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理念。
2. 文化遗产保护
在一些古老的村落、建筑中,风水观念是其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这些地方的风水布局、建筑选址等方面的风水特色是研究传统文化和地方风俗的重要依据。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需要客观地对待风水元素,保护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六、正确对待风水**
(一)理性审视
我们应当理性地审视风水学说。在充分了解其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区分其中合理的部分和迷信的部分。例如,在传统的住宅设计和园林建筑设计中,可以借鉴风水关于尊重自然、营造优美环境等理念,而不是盲目地遵循那些缺乏科学依据的说法。
(二)融合现代科学
将风水中合理的元素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参考风水对自然环境的重视,规划更多的绿地、公园等生态空间。在室内设计方面,依据风水的一些合理布局原则,如合理的采光、通风等,打造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同时,要用现代科学知识解释风水中的一些现象,让更多的人能够科学地认识风水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现象。
风水作为一门古老的文化学问,在传统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正确地对待它,既要挖掘其文化价值,又要摒弃其迷信成分,让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