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雅这段时间都在忙着新妆造的事情,研讨,试妆,还有改进,不断地来回重复,虽然累,但好歹也有了一些收获,而且还因此认识了一些新的人。
新认识的人里有负责拍卖行业的,恰逢北城拍卖会,便送了她两张邀请函,让她有时间去玩儿。南雅原本对这些是不感兴趣的,但想到前段时间和林疏的那次滑雪旅程不算完美,就想着再补偿她一次。
【宝贝,这周六有时间没?】她给林疏去了一条微信。
消息发过来的时候林疏正在开会,她是会议结束后才看到的:【刚在开会,才看到消息,周六还行,怎么了?】
【我这有两张拍卖会的邀请函,你和我一起去呗?】
【拍卖会?】这东西简直离她太远了。
林疏回她:【我还是不去了吧,去了也买不起,要不你再找找你身边的其他人?】
【我不找她们,就找你,说就爱和你待一块儿。再说了,买不起怎么了,买不起还不能去看看吗?】
【而且我最近忙新妆造的事,别提多累了,你就当是为了我,和我一起去吧。】
她一撒娇,林疏就没办法:【那好吧。】
【耶!】
南雅发了个转圈圈的表情包过来,林疏看了眼,笑着放下手机。
周六。
林疏还是第一次参加拍卖会,她原本以为南雅带她来的地方不会太正式,以休闲娱乐居多,没想到来了之后才发现,竟是如此奢华高档的场合。
一进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镶着金边的“保利拍卖”几个大字。往里走,会看到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幅精致油画,还有展示柜里陈列的各种雕塑和珠宝古董。
稍一低头,就会发现连脚下的大理石地板都明显能看出经过了精心雕刻和打磨,所见之处,皆散发着一股奢华和优雅的质感,无不令人咋舌。
林疏有点不想进去了,她拉南雅的胳膊:“要不我还是不去了吧。”她是真的买不起。
南雅感觉到了她的紧张,安慰道:“来都来了,不进去多亏呀,咱俩就当来见见世面,看看又不吃亏。”
话虽这样说,可其实南雅早早便在今天的拍卖名录里看中了一款发簪,觉得特别适合林疏,她打算一会儿就拍来送给她。
但事成之前她一个字都不会透露,她想给林疏一个惊喜。
她俩进去后,按照邀请函的信息找到了自己的座位,陆陆续续地也有其他人进来,很快现场便坐满了。
现场人虽不是很多,但也是坐无缺席,所以整体下来也没什么太多的空间。南雅正打算活动下,扭头间,突然注意到了两抹熟悉的身影。
一男一女,就坐在她们正前方第一排的位置,交头接耳,亲密无间。
“靠!”南雅忍不住骂了一句,“这也太巧了吧!北城就这么小吗?怎么在哪都能碰上这俩人?”
听到声音,林疏侧眸,果然下一秒也看见了第一排的那两个人。不过和南雅不同的是,她因为角度的问题,不仅能看到顾砚深和林夏的身影,还能看到他俩浓情蜜意的眼神。
“疏疏,我们走,”南雅拉她起身,“看见他们就恶心,不想和他们待在一个空间。”
至于簪子什么的,她可以后面再帮林疏买,和一个簪子比起来,她更不想林疏受委屈。
哪知刚才还不想进来的林疏,这会儿却显得比她淡定:“没关系的,这是公众场合,我们能来,她们自然也能来。”
这话,即是劝南雅,也是劝她自己。
北城这么大,以后还有无数次可能会再和她们遇见,难道她每次都要躲着吗?归根到底,做错事情的人,也不是她。
南雅见她这样,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你不用勉强自己的,要是觉得不舒服,我们现在就走。”
“真没事,坐下吧,来都来了,反正看看也不吃亏。”林疏用她刚才的话回她。
“那好,”南雅一直都很尊重她的决定,“一会儿你要是觉得不舒服了,一定和我说,我们马上就走。”
“好。”
竞拍很快开始,原本对这场拍卖会还很期待的南雅,因为刚才看见了林夏和顾砚深两个人,心情一下就跌到了谷底,注意力都没怎么在拍卖会上,倒是一直对着他俩翻白眼了。
其实也不怪南雅注意到他们,实在是因为林夏太招眼了。任何一件拍品只要一出来,她总是第一个举牌,真心喜欢的,不管最后竞价多高,顾砚深都会同意。至于没那么喜欢的,他也会放任她去举,喜欢就拍,不喜欢就放弃。
好似这场拍卖会于她而言就是一场游戏,只不过是他哄她开心的一种手段罢了。
南雅在旁边看得直咬牙,忍不住骂了好几句脏话。
好不容易拍卖会进行到一大半,终于到了她想要的那款发簪,拍卖师报完价后,南雅便立马举牌:“50万。”
闻言林疏一愣,立马扭头看她,小声开口:“我们今天不是只来看看的吗?”
“但你不觉得这支发簪很好看吗,即可以用来挽头发,还可以用来当装饰物,我以后肯定用得上的。”这个时候,南雅还不想暴露,还想留着惊喜。
“可这也不是你的风格啊?”林疏还是有些疑惑。
“风格也是可以变的嘛。”
“那倒也是,你喜欢就好。”
她们说话的间隙,台上的拍卖师已经两次询问南雅的举牌价格了,都没有人再次举牌,就在南雅以为这支发簪马上就要归她所有时,却突然从前排传来了一道清晰响亮的声音:“60万。”
是林夏,而且她举牌的时候还特意回头看了她和林疏一眼,眼底满是挑衅。然后她靠近顾砚深耳边说了两句话,很快,顾砚深也朝他们看了过来,眼神冷冰冰的,明显带着不耐烦。
“这小贱人,”南雅忍不住爆粗口,“我今天还就和她杠上了!”
“70万。”她再次举。
“80万。”林夏丝毫没打算放弃。
“90万。”
“100万。”
“150万。”
“200万。”
……
“500万。”
最后一次,是林夏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