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娇娇看着她,说道,“逃,回来的路上,我已经听到不少人都要离开这儿,咱们自然也要走。”
童二丫身形一颤,仿佛受了什么天大的打击。
她刚成亲就要没家了?
不不不,她走了,她爹娘怎么办?
“那我现在回去跟我爹娘说……”
说罢,她便要冲出去。
被周娇娇直接拉住,“你娘家都是特殊情况,不管是征兵还是旁的什么人,都不会为难他们,他们不会有事儿的。”
他们不走还能捡便宜。
想想,全村的人都走了,他们留下的菜地什么的,里面成熟的菜是不是就能让他们摘了?
可如果让他们跟着进深山,他们只会更难,若遇上猛兽,其他人都能跑,他们跑不了,怎么办?
所以周娇娇不是冷血,是冷静。
童二丫拧眉看着周娇娇。
周娇娇道,“你若是想回娘家去,也行……”
童二丫脑子里顿时想到什么,立刻便拒绝了,“我已经嫁给你哥了,你别想赶我走。
我自然是跟你们一起走。但是……我还是很担心他们……”
她转头看向周母和吴玉娘,“娘,大嫂,你们先帮我收拾着,容我回去和我爹娘说一声好吗?”
周母本想拒绝,但也体谅认为子女担心爹娘的一片孝心。
便成全了她。
童二丫转身就跑。
周娇娇看着她的身影,总觉得有什么不对的,但是又说不上来到底有什么不对。
“娇娇,你先回去收拾吧。幸好咱们之前有准备,现在倒也不麻烦。”
周娇娇回神,没精力再想别的事儿。
点头,转身马上回了家。
周娇娇回到院子里,看着满院子的折耳根,还有摇摇椅,新凳子,油布包裹的床……
想到刚回来的时候,那乱糟糟脏兮兮的屋子,如今已经是焕然一新,是个能让人安心住下的小家。
可是她刚习惯了这里,便又要离开了。
她不舍,也没办法。
快速地收拾好东西,米,油,盐,油等东西通通收进空间里,被褥衣服油布等她全部拆下来,挑着走。
她刚收拾好,便听到隔壁孩子的哭声。
周娇娇想起了芋儿。
这才走过去。
只见王叔和王婶婶正一脸不悦地坐着,张慧跪着。
孩子也跪着在哭。
她便猜到了什么,走进去,“王婶婶,这孩子以后在我们家吃,就住在你们家。”
几人同时看向周娇娇。
王叔王婶婶眼底是无奈,张慧眼底是感激,芋儿眼底是悲凉。
王叔道,“娇娇,我们也不是铁石心肠的人,只是你也知道的,养一个孩子……不是给一口饭吃就行了,你们家两个孩子,你难道只给一口饭而已吗?”
孩子们要读书,要买新衣服,要治病……
事情不少。
他们家的条件,如何能养得起一个孩子?
周娇娇微微愣了一下。
也是没想到后面这些。
她看向张慧,张慧立刻道,“爹娘,这些我都会……”
张慧的话还没说完,王婶婶便说道,“张慧,如果你一定要养这个孩子,那你……”
王婶婶没说的话是什么,周娇娇能猜到。
所以她直接道,“王婶婶,这孩子除了和她娘一起睡在你们家外,其他的一切,我承担。”
王叔和王婶婶愣住了。
张慧也怔住了。
芋儿更是如空气凝固一般,看着周娇娇。
此时,在芋儿的眼中,周娇娇是泛着佛光地拯救她的菩萨。
是她生命的救赎。
王婶婶,“娇娇,你……你怎么……”
周娇娇轻轻笑了笑,“王婶婶,你还记得山体滑坡的时候你和我说的话吗?我一直都记得,所以现在和娘家和好了。
芋儿如果离开了张慧,不会有第二个人把她当人看,她这么小,哪怕去大户人家当婢女也很少有人会要。
就算人家要了,她什么都不懂,很可能会做错事,几板子下去,她的小命就没了。”
听完周娇娇的话,王叔和王婶婶也沉默了。
张慧感激得眼泪直流。
芋儿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周娇娇了,只能对着她又磕了几个头。
周娇娇扶起她,“你上次对你娘的态度确实让我不喜,但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是做娘的心头肉,我能看到你娘对你的心疼。
她想救你,只是她自己没有这个能力,我想帮帮她,帮帮你,也算是帮我自己……”
芋儿又何尝不是当初的自己。
王婶婶轻叹一声,“罢了,既然娇娇愿意帮你们,那我也不犟了。
只是张慧,你得记住,我和你爹平静安逸惯了,不喜欢麻烦。”
张慧立刻高兴地应下,“是,谢谢爹娘。芋儿,快谢谢外公外婆。”
芋儿连忙又对王叔王婶婶行礼。
嘴里甜甜地含着外公外婆。
王叔和王婶婶脸上都是一片错愕和讶异。
他们这辈子没有孩子,也没想过有一天能做外公外婆。
二人对视一眼,眼底都在表达一个意思,这称呼……听着好像还不错。
周娇娇解决了这件事,这才转身默默地出去了。
下午,周娇娇都在周家,帮忙一起收拾他们的东西。
这时候,外面却响起了一个人的声音,“开会了开会了……”
周娇娇拧眉,“这时候开会做什么?”
周父道,“先去听听到底发生什么事儿再说。”
几人都点头。
决定先去看看。
一炷香后,众人聚集在村长的院子外。
周娇娇大概看了眼,除了王叔和李大宝这种受伤的,村子里的壮年基本上都被带走了……
村长看了眼众人,确定每一家都来了,才说道,“我知道大家对朝廷抓壮丁充军的事儿很有异议。
但咱们剩下的人还要活着啊,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地等着战乱来了等死。”
刘长舌问村长,“那怎么办?村长有什么主意?”
村长道,“是这样的,我已经和附近六个村子的村长们说好了,咱们七个村合伙,一起离开这个地方,等战乱结束后,我们再回来。”
秦玉霞,“我们为什么要走?郡主造反是郡主的事儿,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没必要走吧。”
“是啊,造反的又不是我们,凭什么让我们背井离乡?”
“这儿是我的家,我也不想离开。”
他们心里觉得,上面打仗造反是上面的事儿,肯定不会波及底层的老百姓的。